美善的力量

     一個人若與上帝同在,他總是多數,也絕不孤單。    『疫』有平安,『疫』外的天空也是燦爛,特別在愛與感恩的當中,越彰顯其可貴與力量。     近來因疫情關係,世界都受到影響,馬來西亞前不久幾乎每天都有將近六千人確診,這個國家接連採連續的封城策略,因為沒有很適當的配合措施,造成很多家庭生活陷入困境,民間自主發起白布條救難計畫,就是生活陷入極大困難的家庭,就在家門口或窗戶邊,掛上白布條,就會有民眾協助幫忙提供必須的生活物資。一位年輕父親因為疫情失業,妻子孩子連三餐都有困難,他不得不試著用白布條掛在門口,雖然疑惑是否可行,但也藉此尋求協助,果然一些物資送來家門口,讓他感動又驚訝。姑且不論他們國家的政策方式,但人在無助的時候,彼此的協助,常讓生命更加的溫馨與祝福。     最近教會在關心一些需要關懷的社區民眾及學生,結果有位兄姐請行政同工協助轉來關懷奉獻,雖然不多,但他表示五月底時,因為疫情他的工作不得不結束,但他感謝主,還是有辦法去關心別人,但希望幫助更需要的人度過疫情難關。我突然想到聖經所說那位貧窮寡婦所獻上的二個小錢,他在自己有限不足下,仍然願意獻上,耶穌説:『我實在告訴你們,這寡婦,所投的比眾人還多。』路加福音二十一:4,重點不在數字,乃是在多餘而給與不足卻獻有關。或許聖經故事會一直下去的原因之一,是類似那位寡婦的故事還有,上帝的愛一直都在。     記得那位昏迷十六年的植物人嗎?他不但甦醒過來,這幾年常來關心樂齡班,最近疫情,他竟常常帶自己種的蔬菜,來協助給需要的人,與母親相依為命,他還是里長列冊的清貧家庭,但此時他讓人看見的是生命的富有與喜樂。     波羅的海有一個很小的國家,人口不過約280萬,但教育普及全國四分之一學生人口擁有電腦,科學,數學與相關領域的專有人才,這個國家叫做立陶宛,因為捐贈疫苗給台灣,才讓這個小國名聲傳遍在台灣,但他們可沒有比台灣好,根據統計他們約有10分之1人染疫,死亡數4000多人,在歷史上,他們還是一個苦難不斷的國家,但自五月起他們就開始捐贈疫苗給需要的國家,包括烏克蘭捐贈10萬劑疫苗,喬治亞1萬5000劑,摩爾多瓦(Moldova,東歐內陸國)1萬1千 Read More

屬於上帝的日子

   這戶人家住在教會附近,今年復活節感恩禮拜後,在教會附近鄰居逐家拜訪並分享福音單張和彩蛋。這個家庭跟其他家庭一樣,熱情歡迎,這位阿伯當過民意代表,言談當中,還說到他有感應到耶穌的同在,因為幾次的生病,讓他覺得基督教的上帝幫助了他,我想或許是因為禮貌,他才說這些,但對他的熱情與用心,表達祝福感謝,隨後邀請他及家人一起禱告並鼓勵來教會走走,離開時,他說:阿們的人都很好。     經過一個月,聽到他因為長年身體不適走路不穩跌倒意外撞擊到頭部,經過幾天急救仍然過世了,伯母每天以淚洗面,他還有一個多重障礙的孩子在旁邊,實在不知道怎麼走下去,說到傷心處,無法止住淚水,為他們禱告,也用上帝的話語安慰,或許這段時間的陪伴是最大的幫助。     這幾天,他與另一個女兒一起來教會,他們除了感謝教會的關心,也想問已經去世的先生現在過得如何?現在到底在哪裡?有沒有找到路可以上天堂?這是一般民間信仰的人最想知道的事,與他們在廣場分享,通過基督的信仰角度,最後他們恍然大悟,覺得基督信仰是很安慰人心且充滿盼望的信仰,人的情感難免不捨,但上帝的盼望永恆常在。搶救靈魂不是口號,而是真實的迫切。     最近因為疫情關係,每天會找時間打電話一個一個的關懷禱告,也有一些人是自己打來或傳訊息需要代禱,我發現很多的家庭或個人包括學生真的受到很大的影響,當下除了禱告鼓勵外,當然也包括心靈層面的,盡可能找資源協助他們,即便我們教會資源也很有限,但愛總能成就無限的祝福。     最近關懷住在附近學校的史瓦帝尼與烏干達二十多位的學生,很多兄姐知道後也主動幫忙,因為是外國學生,沒有家庭資源,線上的課不是在溫暖的家,而是宿舍,餐廳關門,宿舍也不能烹飪,更不能趴趴走,每天生活與日常變成一件很困擾的問題。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兄姐背後的付出真的很讓人溫馨。如果疫情是身體的隔離,那愛就是心靈的歸宿。     即使在疫情裡,每一天仍然是屬於上帝的日子。 願上帝賜福你! 『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命記三十三:25

感恩的心,感謝有祢

    你覺得世界上什麼東西是常存的?     疫情期間,有一位弟兄來電,他不善言語,也非達官顯貴,他想要捐面罩,疫情嚴峻時刻,對很多人來說或許是很需要的東西,他說已經捐了將近二百個給社區民眾,希望再繼續幫助給需要的人。     其實他的生活並不寬裕,在做資源回收的工作,微薄的收入卻有豐盛的愛心,我問他什麼原因讓他這樣做?他說體會生活的艱苦,大家要一起努力互相幫助,度過疫情的挑戰。     接下來他說出內心的故事,很多年前,他生命遭逢極大的困苦與危機,失去一切,只剩下孩子與他相依為命,也就是在人生最低潮已經走不下去的時刻,社頭附近有一位退休的警察,鼓勵他要勇敢活下去,接著介紹到我們教會,這位退休員警說:「那個教會很好,你會遇到牧師跟弟兄姊妹,相信對你有幫助。」他抱著姑且一試的心,來到我們教會,然後停頓了一下,說:「我的生命是從踏入教會,認識耶穌之後全部改變。」哽咽的聲音聽得出內心有些激盪,「我要感謝上帝,我要謝謝牧師跟教會,我在最痛苦的時候,你們陪我經過,我決定一生都要報答上帝。」幾句話,讓我內心深深溫熱的感動。     他後來跟孩子一起洗禮,也擔任教會主日禮拜協助長輩交通接送,疫情之下,愛一直都在。     日本前幾天,捐了124萬劑疫苗來台灣,沒有任何條件,連飛機也是他們自行安排出資,此時此刻對台灣來說,最迫切需要的東西,就是最珍貴的東西。來的好,不如來得巧,確實帶給我們很大的感動,當大家在感謝之時,日本當局與民間卻認為這是他們應該做的,他們感謝台灣在日本大地震時,為他們關心與捐款。看一下資料,台灣充滿愛心,那一年台灣給日本的捐款有七十四億,而2008年捐給中國汶川大地震有八十八億。日本此時的幫助,在疫情中,愛一直都在。     去年疫情之初,台灣提供美國超過1000萬片口罩,美國聯邦參議員蘇利文說:「美國記得台灣的協助」,美國此次將台灣列入第一批疫苗捐助的對象,也宣布先援助台灣疫苗75萬劑,另一位參議員沃克斯説:「我們不會讓你們孤軍奮戰,我們會在各位身邊,確保台灣人民能獲得所需,挺過疫情。」這位女性參議員,經歷戰火,失去雙腿,他知道民主的可貴,友情的重要,戰火中 Read More

倚靠主,免煩惱,心平安

所敬愛的弟兄姐妹平安:     上帝在每個沙漠裡,都預備了恩典的綠洲。     在疫情時刻,仍有愛常在。分享一首感動人心的聖詩『有時咱經過美麗清靜河墘』《我心靈得安寧》背後的故事:43歲的荷瑞修·斯塔福德(Haratio Spafford)本是一位成功的律師與房地產商,卻因為1871年發生歷史上的芝加哥大火事件,這場火讓他的家及所有的一切全部燒毀,二年後,他的妻子和只有2歲、4歲、7歲、和11歲四名女兒要乘船前往英國,卻在途中,發生輪船被鐵甲船撞到的意外事故,船很快就沉沒,船上313名乘客,87名獲救,他的4個孩子不幸喪生,只有妻子倖免於難,當妻子被救到英國時不知道如何跟先生說出這種痛苦,所以打了一封電報給他,內容只有悲傷的一句話:『Save alone』(僅我生還),這封著名的電報至今仍然保存在美國國會圖書館。    他聽聞了這件噩耗,心如刀割,當時著名的佈道家慕廸也前來安慰他,信仰成為他唯一的力量,就在這種無比傷痛的時刻他寫下用生命與眼淚的心靈詩歌: 1.有時咱經過美麗清靜河墘,樹木真青翠的路邊;   有時咱遇著大憂悶流眼淚,如經過大風湧的苦海。 [和]免煩惱(免煩惱),心平安(心平安);倚靠主免煩惱,心平安。 2.有時咱遇著歸群兇惡對敵,包圍咱四邊欲攻擊;   有時咱遇著大試煉真艱苦,致到咱心失望看無路。 3.敢採此世間萬物變換的時,地上未受贖眾子兒,   心肝真驚惶大擘腹無可靠,主所贖的百姓免煩惱。     一個半多世紀中,無數基督徒含著淚高唱這首詩歌讚美主;數不清的著名歌唱家,包括世界三大男高音一起合唱都選擇高歌這首百年經典老歌,以表達對上帝的愛與敬虔,無數經歷了人生苦難而陷入悲傷的人因唱這首歌而帶來心靈的安慰,更有無數的人被這首詩歌及背後的故事感動而歸入到主的名下。     一位神學家說:「沒有哪首詩的韻律、旋律,尤其是歌詞,能夠與這首詩歌相媲美。我們無法不憂傷或感覺好受些,但我們卻能常常因『我心安穩,我心得安寧』而得著喜樂。」     今天在疫情時刻,我們青少年與聖歌隊的弟兄姊妹們用樂器與演唱錄音來分享這首歌(https://youtu.be/EEQrjs10J90),盼望你與我們一樣『我心得安寧』 願上帝賜福你!

『疫』外的平安

    『我是亞東醫院8D病房護理師。…疫情爆發至今…承受的壓力不是外界可以想像的…在疫情嚴峻的時刻,希望大家都能收起指責,用鼓勵代替責備,一起為所有的確診者代禱,為亞東醫院所有的醫護同仁打氣,為衛福部和陳部長的努力加油,也為我們最愛的台灣加油…。』這是一位在醫療前線且需面對疫情風險極高的醫護人員分享的心路歷程。發文一出有數萬人給他鼓勵加油,在緊張的氣氛似乎帶來一些溫暖與啟示。     面對看不見的病毒,卻是有形傷害的威脅,沒有人能置身度外,很多人非常注意,今天有多少人確診?在那個縣市?他們曾經到過哪裡?甚至有人誇張到連無辜的葡萄都不敢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天下午二點都會召開記者會,你不一定有機會收看直播,但或許你跟我有一樣的經驗,一定會準時知道消息。不論是line族群或是簡訊,就不斷傳來,好像不知道也有點難。     我發覺,只要關乎大眾,人就會很關心,屬乎周遭與家人,會特別留意,但切身的事物,任何風吹草動就會觸動神經。你可以學習淡定,但心情還是起伏不定,其實,疫情不會長久居留,但平安卻是永恆的盼望,聖經很清楚提醒『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詩篇23:4。『經過』不代表是長久居住,但『上帝與你同在』卻是永恆的應許。     如果我們關心疫情,就應該會關心永恆,因為這都是屬乎你切身的事。大家熱衷疫情訊息的傳遞,積極主動,好心告知,關懷提醒,實在是美事一樁。如果,我們傳福音的態度,也能如此,你應該能想像,什麼叫做福音大爆炸!     最近配合疫情發展,我們沒有實體聚會,教會沒有關,反而打開更多的可能,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成為上帝的教會,關懷會更緊密,信心會更加添,福音會更興旺,芥菜種的意義不在於它的種子小,而是在於它的潛能大!     上帝讓我們在此時成為『平安』的代言人,成為鼓舞的力量,你可以傳遞福音的價值,向疫情困境說出上帝的得勝,聖經說:那在你裡面的比外面更大。我們為這一切禱告,上帝必得勝,疫情必結束,祂使團結成為祝福,祂讓我們禱告成為力量,不要忘了,人類歷史以來,恐懼從來沒有一次是得勝的。 &n Read More

忽然來的驚恐

     1799年,當時法國的國力鼎盛。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派遣大將軍馬桑拿,率領精銳部隊18000人侵略鄰國奧地利。當時的法國軍隊橫行於整個歐洲且銳不可當。馬桑拿的部隊進兵至奧地利邊界一座名叫弗雷其克的小城。     面對法國大軍,這座小城完全沒有任何準備。面對如此危急時刻,居民開會商議如何投降方式,降低最少傷害。但一直到下午,仍沒有結果。     最後有位長老說:「今天是復活節,我們現在無能為力守衛家園。為什麼我們不停止討論如何投降?不一起來做復活節的禮拜呢?我建議立即敲響教堂的鐘,召集居民們一起來做禮拜,至於那些法國軍隊,就交給上帝去對付他們吧!」於是城內的各教堂鐘聲齊鳴,城內居民老老少少都群聚在教堂中,吟唱聖詩慶祝復活節。     馬桑拿將軍,聽到城內傳來的鐘聲及詩歌吟唱聲,對他的幕僚說:「情勢不妙,今天早上我們大軍初到時,城裡哭聲連天,而現在他們居然有心情慶祝復活節。根據我的經驗,應該是城裡定有埋伏!」馬桑拿認為,不論對方的兵力是虛是實,法國部隊孤軍深入敵境,處境著實危險,於是便下令退兵。弗雷其克城不但不用投降,而且不費一兵一卒,用單純的鐘聲與吟唱聖詩讓法國大軍撤退。     這禮拜四台電電網設備故障,手機響起警訊,全台四百萬戶受到停電的影響,此事發生突然,甚至疫情中心在召開記者會到一半時直播突然中斷漆黑一片。很多人心中會驚慌,媒體還說有人以為世界末日來臨了。     這幾天不論台灣或世界很多事情確實很突然,印度的消息更是每天都有,似乎『突然』變成是日常。有人說『計劃趕不上變化』,但實際的情形是如何呢?其實仔細想一下,世界上有一個不變的情況是~每天都在改變。     如何看待一個問題比問題本身更重要。華德.迪士尼説:『我在一生遭遇的逆境、困難和障礙都讓我更加堅強。當你身處其中時或許不容易發現,但是嚴重的打擊說不定是你最需要的東西。』記得那位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的摩西嗎?上帝竟然要拙口笨舌的摩西面對多變的法老,告訴他,『現在去吧,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當說的話。』出埃及四:12。讓他得勝與倚靠的豈不是上帝嗎!     上帝真的是我們內在的力量與幫助,『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四:16。面對多變的生命,我們需要的不是平順無奇的安逸,而是與上帝光同行,你將無需害怕黑暗,或許我們不能改變天氣,但可以鍛鍊身體 Read More

有愛無懼

    今年台灣發生太魯閣火車意外事件,造成 49 人死亡,245 人受輕重傷,最近也因為缺水的問題,導致有些地方不得不進行限水措施,這幾天印度因為疫情的大爆發,每日高達近 40 萬人的確診,醫院與焚化爐幾乎成了人間煉獄…每天的新聞,幾乎都會有很多令人心碎或擔憂的訊息,然而比事件本身更為艱困的問題是人『內心』的驚恐與不安,所造成的影響,甚至比外在的處境更大。     上個禮拜台東池上鄉有一處放山雞舍的養雞場,遭到老鷹入侵,老鷹吃掉八隻雞頭飽餐一頓後飛走,農場主人清點損失,發現失去的不只是八隻雞,而是八百多隻的雞,原來都受老鷹所驚嚇,爭相擠向角落,造成窒息,集體暴斃。     嘉義有一處的路段上,不論是行人或是機車騎士經過,都會有烏鷲(大卷尾)飛來攻擊趕走路人,因為烏鶖在那邊築巢,為了保護幼鳥,不論是人或是大冠鷲等大型猛禽,牠都沒在怕,毫無所懼起而保護。     舊約記載猶太王約沙法,面臨摩押人與亞捫人的大軍前來攻擊,約沙法知道自己的有限,非常害怕,決定尋求上帝,他聚集大家禁食禱告,專心尋求耶和華神,上帝告訴他們:『不要因這大軍恐懼,驚惶,因為勝敗不在乎你們,乃在乎上帝。』歷代志下二十:15。約沙法王甚至設立歌唱的人,頌讚上帝,使他們穿上聖潔的禮服,走在軍隊前面讚美耶和華。不要懷疑,確實如此,歌唱的人真的走在軍隊前面,約沙法王知道,此次爭戰乃是上帝為他們爭戰,結果上帝派伏兵擊殺那來攻擊的敵人,不費一兵一卒,扭轉一切。     生命最大的戰場,不是外在環境,而是你的心靈,恐懼是人類最大的敵人。那八百隻雞並沒有死在老鷹的手上,卻是死於恐懼與驚嚇,有形的威脅並不能謀殺他們,但無形的『恐懼』卻要了他們的命。     同樣的,烏鷲為了保護幼鳥,面對極大的威脅,哪怕是大牠幾十倍的龐然大物,牠根本不當一回事,奮力反擊,保護所愛的孩子,如果恐懼是最大的敵人,那愛絕對是人類最大的力量!     今天我們慶祝母親節,從母親的身上或許可以體會到一點啟示,有的母親可能身軀柔弱,也或許膽小平凡,但『為母則強』無人能擋,世界甚至因為他們而翻轉,保羅說:『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最大的是愛。』哥林多前書十三:13。     面對環境的變遷,世界局勢的詭譎,生活各種不同的挑戰,你的『心』絕對是關鍵。大衛說:『神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救恩,我還怕誰呢?神是我性命的避難所,我還懼誰呢?』,摩 Read More

出死入生

    那是一個禮拜三的七點左右,接到萬興傳道師來電,有位年長的90多歲長輩,因為車禍意外,狀況因為不樂觀,被通知需要回到家,一般習俗,是盼望最後階段是在家裡度過。     遠在國外的子女們,非常不捨得,也因為疫情關係,實在無法及時趕回來,他們非常希望父親能在此時洗禮,把握最後機會,接受耶穌為生命的主。因為擔任他們小會議長,也盼望能幫這位老先生,打算將聖經禱告會讓同工帶領,然後趕過去,但傳道師卻又說,他目前意識不清似乎是昏迷狀況,這種情形讓我思考,如何能跟老先生講福音與洗禮的應答?在感情與關懷上,無論如何我們都需要關心,但在信仰上的洗禮是關乎自己的意願,實在不是子女或其他人可以代替決定的,特別昏迷中怎麼洗禮?     我告訴傳道師,請他們教會長執一起關心禱告,有任何情況馬上再告訴我,明天也會過去一起關心,同時預備洗禮的東西(如果能回應或甦醒),但不用預備聖餐(猜測老先生可能無法聖餐),也提醒只是預備不一定用到。當天晚上的禱告會大家也為這位陌生的老弟兄禱告,同時在想,為何人們常常總是在最後階段,才想起家人還未信主得救,才儆醒需要迫切傳福音給家人?如果我們能將這種迫切的福音放在心中,是否很多作法與態度就會不一樣?     隔天趕過去那間教會,原來老先生住教會附近,傳道師引領我到那個家庭,所有的長老在現場,家庭中一位成員,熱情充滿活力邀請我們坐下來,然後泡茶請我們喝,我問傳道師,那位老先生在哪裡?傳道師不知所措的說,就是這位泡茶的老先生,看得出,年輕的傳道師似乎也有點驚訝,他抓抓頭說:『我也不知道,怎麼突然變這樣。』     你絕對無法想像,昨天晚上還是昏迷意識不清,據描述與了解,應該是臨終的關懷階段,今天怎麼變成歡喜團聚泡茶場面?老先生真的熱情,聲音宏亮,活力的態度加上外在精神抖擻,我很驚訝懷疑,他真的是92歲?因為重聽,我大聲問他,他馬上從口袋皮夾拿出身分證給我看,牧師,我才92歲而已!     接下來,我也受感動與影響,已經六十多歲的孩子們也與傳道師用手機直播現場,我與他分享基督的十字架救恩,並邀請他接受耶穌基督為主,信而受洗必然得救,也與長老一起為他分享唱詩歌,他說很久就沒拜拜了,『我要信耶穌!大家攏作伙信耶穌尚好。』因為重聽,我的聲量是湊近的耳朵旁,然後很大聲好像講給三百公尺外的人聽。     接下來,極為感動又充滿戲劇化的洗禮,大家與遠在國外的家人一起見證這 Read More

好消息

    復活節前一天,青少年團契到圓林園公園詩歌佈道,當天人潮很多,幾乎都是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一起在公園玩。     對眾人來說,我們很特別,對青少年來說,他們似乎有些緊張,對整個公園來看,增加許多歡樂的氣氛。面對看台,從詩歌到分享,與會眾對話到一起唱詩歌拍手,很多小朋友們隨音樂起舞,青少年們發現傳福音並沒有那麼困難,反而帶來很大的喜樂與鼓舞。     會後,一位年長的老伯說,我們是拜拜背景是民間神明,但實在不知道拜這樣有什麼意義?看你們這樣,很有盼望平安,實在很好,但傳統家族束縛,不然我們也想要來基督教。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從經過到停留,然後坐下到起立再趨前專注聆聽,聖靈動工在其中,他似乎有話要說,傳道師發現也過去拿福音單張給他。     原來,很多人渴望真實的平安,原來,很多人等待那傳遞福音信息的人,原來,傳福音是那麼自然。     復活節我們預備了彩蛋給弟兄姊妹,每個人都有兩份,有一份不是給自己,而是受託要分享,因為是熟蛋,必須在極新鮮的當天去分享,是的,聖經說:『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約九:4。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萬事既然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試試看,分享一定比獨享更快樂!     願上帝賜福你! 『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馬書十:15

無可推諉

   『我給你一分鐘,跟我講,有什麼理由要買你們家的產品?』~咄咄逼人的業主,對著年輕的業務員提出只有一分鐘的要求……『我們是……,證明有能力給你最好的……我想不出你有什麼理由不選我們的產品!』這是一家曾榮獲台灣精品獎在收音機裡所做的廣告。     雖然是個廣告,卻讓我有一些反思,基督徒不斷的説要分享福音,也傳遞見證的故事,但別人『拒絕』或『忽視』甚至『沒有人告訴我』還是占大多數,如果我們真的用心深入信仰,體會基督救恩的意義,在有限的人真實經歷上帝無限的大能,我們實在找不出理由不信耶穌!也找不出理由為何不傳福音!     有一位賭徒,整天酗酒賭博,生命窮途末路,就在絕望時刻,他聽見了福音,接受耶穌且痛改前非,靠著上帝一步一步走向正途並努力工作,他的酒友同伴們不可置信的取笑嘲諷,『什麼時代了?你真的相信那個使水變成酒的耶穌?』他緩緩回應說:『我雖然沒有見過耶穌使水變成酒,但耶穌卻讓我將酒變成現在的傢俱。』     記得那位三次不認主的彼得嗎?在風聲鶴唳捉拿耶穌當中,彼得膽怯的拒絕承認耶穌~『彼得就發咒起誓說:我不認得你們說的這個人。』馬可福音十四:71。當雞鳴叫的時候,彼得想起耶穌所說雞鳴以先,你會三次不認我,彼得哭了,那應該是很傷心羞愧懊悔地痛哭。     但基督復活後,彼得全然變得不一樣,在聖靈充滿下,他站上會堂,他走向人群,他無畏生死,大聲宣揚基督福音真理,就像一個視死如歸,毫無畏懼的勇士,那一次,有三千人信主!     記得掃羅這號人物嗎?他可是迫害基督徒的帶頭者,經他手所捉拿迫害的基督徒不計其數,但在途中大馬色的經歷,耶穌親自對他顯現說話,經歷三天奇妙的帶領,這位掃羅變成了保羅,神呼召他:『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使徒行傳九:15。     保羅因著基督讓福音遍傳,即使在外邦異地,上帝通過保羅所完成的,超越之前所有。你可知道,新約聖經總共二十七卷,保羅書信就有十三卷之多,即使是現在,仍然大大影響著我們。     有人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基督卻成就人所不能的改變,雲彩般的見證人,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