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死入生

『在人是不能,在神卻不然,因為神凡事都能!』馬可福音十:27   那是一個禮拜三的七點左右,接到萬興傳道師來電,有位年長的90多歲長輩,因為車禍意外,狀況因為不樂觀,被通知需要回到家,一般習俗,是盼望最後階段是在家裡度過。     遠在國外的子女們,非常不捨得,也因為疫情關係,實在無法及時趕回來,他們非常希望父親能在此時洗禮,把握最後機會,接受耶穌為生命的主。因為擔任他們小會議長,也盼望能幫這位老先生,打算將聖經禱告會讓同工帶領,然後趕過去,但傳道師卻又說,他目前意識不清似乎是昏迷狀況,這種情形讓我思考,如何能跟老先生講福音與洗禮的應答?在感情與關懷上,無論如何我們都需要關心,但在信仰上的洗禮是關乎自己的意願,實在不是子女或其他人可以代替決定的,特別昏迷中怎麼洗禮?     我告訴傳道師,請他們教會長執一起關心禱告,有任何情況馬上再告訴我,明天也會過去一起關心,同時預備洗禮的東西(如果能回應或甦醒),但不用預備聖餐(猜測老先生可能無法聖餐),也提醒只是預備不一定用到。當天晚上的禱告會大家也為這位陌生的老弟兄禱告,同時在想,為何人們常常總是在最後階段,才想起家人還未信主得救,才儆醒需要迫切傳福音給家人?如果我們能將這種迫切的福音放在心中,是否很多作法與態度就會不一樣?     隔天趕過去那間教會,原來老先生住教會附近,傳道師引領我到那個家庭,所有的長老在現場,家庭中一位成員,熱情充滿活力邀請我們坐下來,然後泡茶請我們喝,我問傳道師,那位老先生在哪裡?傳道師不知所措的說,就是這位泡茶的老先生,看得出,年輕的傳道師似乎也有點驚訝,他抓抓頭說:『我也不知道,怎麼突然變這樣。』     你絕對無法想像,昨天晚上還是昏迷意識不清,據描述與了解,應該是臨終的關懷階段,今天怎麼變成歡喜團聚泡茶場面?老先生真的熱情,聲音宏亮,活力的態度加上外在精神抖擻,我很驚訝懷疑,他真的是92歲?因為重聽,我大聲問他,他馬上從口袋皮夾拿出身分證給我看,牧師,我才92歲而已!     接下來,我也受感動與影響,已經六十多歲的孩子們也與傳道師用手機直播現場,我與他分享基督的十字架救恩,並邀請他接受耶穌基督為主,信而受洗必然得救,也與長老一起為他分享唱詩 Read More

好 消 息

『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羅馬書十:15 復活節前一天,青少年團契到圓林園公園詩歌佈道,當天人潮很多,幾乎都是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一起在公園玩。     對眾人來說,我們很特別,對青少年來說,他們似乎有些緊張,對整個公園來看,增加許多歡樂的氣氛。面對看台,從詩歌到分享,與會眾對話到一起唱詩歌拍手,很多小朋友們隨音樂起舞,青少年們發現傳福音並沒有那麼困難,反而帶來很大的喜樂與鼓舞。     會後,一位年長的老伯說,我們是拜拜背景是民間神明,但實在不知道拜這樣有什麼意義?看你們這樣,很有盼望平安,實在很好,但傳統家族束縛,不然我們也想要來基督教。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從經過到停留,然後坐下到起立再趨前專注聆聽,聖靈動工在其中,他似乎有話要說,傳道師發現也過去拿福音單張給他。     原來,很多人渴望真實的平安,原來,很多人等待那傳遞福音信息的人,原來,傳福音是那麼自然。     復活節我們預備了彩蛋給弟兄姊妹,每個人都有兩份,有一份不是給自己,而是受託要分享,因為是熟蛋,必須在極新鮮的當天去分享,是的,聖經說:『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約九:4。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萬事既然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試試看,分享一定比獨享更快樂! 願上帝賜福你!

無可推諉

『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馬書一:20) 『我給你一分鐘,跟我講,有什麼理由要買你們家的產品?』~咄咄逼人的業主,對著年輕的業務員提出只有一分鐘的要求……『我們是……,證明有能力給你最好的……我想不出你有什麼理由不選我們的產品!』這是一家曾榮獲台灣精品獎在收音機裡所做的廣告。     雖然是個廣告,卻讓我有一些反思,基督徒不斷的説要分享福音,也傳遞見證的故事,但別人『拒絕』或『忽視』甚至『沒有人告訴我』還是占大多數,如果我們真的用心深入信仰,體會基督救恩的意義,在有限的人真實經歷上帝無限的大能,我們實在找不出理由不信耶穌!也找不出理由為何不傳福音!     有一位賭徒,整天酗酒賭博,生命窮途末路,就在絕望時刻,他聽見了福音,接受耶穌且痛改前非,靠著上帝一步一步走向正途並努力工作,他的酒友同伴們不可置信的取笑嘲諷,『什麼時代了?你真的相信那個使水變成酒的耶穌?』他緩緩回應說:『我雖然沒有見過耶穌使水變成酒,但耶穌卻讓我將酒變成現在的傢俱。』     記得那位三次不認主的彼得嗎?在風聲鶴唳捉拿耶穌當中,彼得膽怯的拒絕承認耶穌~『彼得就發咒起誓說:我不認得你們說的這個人。』馬可福音十四:71。當雞鳴叫的時候,彼得想起耶穌所說雞鳴以先,你會三次不認我,彼得哭了,那應該是很傷心羞愧懊悔地痛哭。     但基督復活後,彼得全然變得不一樣,在聖靈充滿下,他站上會堂,他走向人群,他無畏生死,大聲宣揚基督福音真理,就像一個視死如歸,毫無畏懼的勇士,那一次,有三千人信主!     記得掃羅這號人物嗎?他可是迫害基督徒的帶頭者,經他手所捉拿迫害的基督徒不計其數,但在途中大馬色的經歷,耶穌親自對他顯現說話,經歷三天奇妙的帶領,這位掃羅變成了保羅,神呼召他:『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使徒行傳九:15。     保羅因著基督讓福音遍傳,即使在外邦異地,上帝通過保羅所完成的,超越之前所有。你可知道,新約聖經總共二十七卷,保羅書信就有十三卷之多,即使是現在,仍然大大影響著我們。  &nb Read More

平凡的好消息

『我要天天稱頌祢,也要永永遠遠讚美祢的名。』~詩篇145:2   過年期間一位長輩跑來找我,他第一句話就是說:『牧師,跟你分享一個好消息,困擾我十多年的疾病已經完全好了!!』看得出雀躍的心情完全寫在臉上,『這個好消息第一個決定先來跟牧師說。』對我來說,這比新年恭喜還要真實而有價值!     他訴說這三年來因為參加樂齡班,也洗禮接受耶穌成為救主,認識了好夥伴的長輩們,互相扶持,整個心境豁然開朗,這段時間身心靈恢復正常與健康,讓他高興感動莫名,聲音激昂,中氣十足,突然想到古早的經典廣告詞:『我是阿榮!我出運了!』,為他高興外、也一起禱告向神獻上感恩。     日常的平凡,堅持的學習,不斷的參與,會產生極大的力量與不同,聽到一段分享,如果每天進步千分之一,三十年後就將會有六萬倍的成長。     每次聖經禱告會,教會常常會有一位母親提出為她幾個孩子禱告,雖然她生活比較困苦,孩子也已經成人,也經歷很多的苦難,但母親多年的禱告並沒有停止,她期待更多的禱告與力量,後來事情開始變得不一樣,孩子之前因案件入獄,出獄後努力向上,也成家立業,更脫離過去的綑綁,母親恆久的堅持與信心帶來很大的祝福。     耶穌曾說一個比喻:『某城裡有一個官,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世人。那城裡有個寡婦,常到他那裡説:我有一個對頭,求你給我伸冤。他多日不准,後來心裡說:我雖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世人,只因這寡婦煩擾我,我就給他伸冤吧,免得他常來纏磨我!主說,你們聽這不義的官所說的話。神的選民,晝夜呼籲祂,祂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伸冤嗎?我告訴你們,要快快地給他伸冤了,然而人子來,遇得見世上有信德的嗎?』路加福音十八:2~8節。     新春過年很快就結束,但每天的日子或許不應該是用『過』的,而要用愛與珍惜去創造美好,上帝讓每天都是恩典,因為祂所賜的一切都是好的。我們可以堅持天天與主同行,因為上帝一直都在!     日常的平凡,其實有著不平凡的恩典與盼望,好消息不是限於順境與逆境,而是有上帝的同在,生命就會很精彩而有力量!     新春時刻,讓我們體會信仰其實就是生活,就是日常,你的日子如何,力量也必 Read More

曠野及迦南地

『所以,你要知道耶和華你的神,祂是神,是信實的神;向愛祂.守祂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直到千代。』申命記七:9。   在新春時刻,回顧過去的一年,你是否認為美好?你是在曠野或是在迦南地?     對這個世界來講,疫情改變了很多國際的局勢,對你我來說,疫情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樣貌。今天聖經班一位兄姐分享他領受的一段話:『這一年,無論你賺錢是多還是少,經歷的事情,是好是壞,請記得,如果這一年你很平安健康,那就是最好的一年!』     最近讀到申命記,摩西提醒以色列人,不要忘記上帝在曠野當中怎樣帶領保守他們出埃及和所經歷的一切,不但要記念上帝的作為而且要謹守遵行上帝的誡命,這不只是重大事件的回顧,更是重申上帝的命令,『我領你們在曠野四十年,你們身上的衣服並沒有穿破,腳上的鞋也沒有穿壞。』申命記二十九:5。     一件普通的衣服,一雙平凡的鞋子,卻因著上帝帶出恩典的記號。你可以想像在離開埃及的那一晚,他們在極短的時間內,必須倉促離開,沒有人知道曠野會走四十年久,極為普通的衣服鞋子,看似平凡無奇,卻見證上帝一路陪伴的神蹟。     回顧這一年,雖然有處在曠野的挑戰與困難,但上帝如同雲柱火柱一路帶領我們前行,雖然有生活的艱辛與眼淚,卻在試煉中領受從神而來的嗎哪供應,雖然疫情隔離讓人如入乾旱無水之地,但祂卻使堅硬的磐石流出活水潤澤生命,即使有兇惡高大的亞衲族人,但上帝豈不是讓我們因祂得勝?     當到達漫長旅程的終點,即將進入流奶與蜜的迦南美地時,上帝也提醒不要因為所賜的加添,所擁有的更多而慎起驕傲,以致忘記上帝的恩典,賞賜的上帝,但收取的也是上帝。     『你要記念耶和華你的神,因為得貨財的力量是祂給你的,為要堅定祂向你列祖起誓所立的約,像今日一樣。你若忘記耶和華你的神,隨從別神,事奉敬拜,你們必定滅亡;這是我今日警戒你們的。』申命記八:18~19。鏗鏘的言語清楚表達上帝的聲音。     不論你是在曠野或是在迦南地,不要忘記,有上帝的同在的地方就有平安與恩典!新的一年,祈願你充滿上帝的平安與盼望,領受那美好永恆的恩典。 願上帝賜福你!

與祢同行

很多年前英國倫敦泰晤士報曾經刊登一個有獎問答,題目是:『從倫敦到羅馬的路程,最快的捷徑是什麼?』很多人打開地圖,尋找最近的捷徑,有的思考各種交通工具與路線的可能捷徑,但結果都落選,得到首獎的答案是:『一位同行的好朋友!』是的,因著好朋友同行,不會疲憊和無聊,一路上說說笑笑,會發現時間過的很快,距離好像變得很近,很快就到達目的地了。     2020年或許對很多人來說,是艱困難走的,但回首,卻發現有滿滿的恩典,這一年對我們弟兄姐妹來說是充滿感動的,我們不一定常常堅強,卻也不是時時軟弱,而是在我們軟弱時有人成為幫助與鼓勵,在我們剛強成為他人的扶持與祝福,有人說,一人行,走的很快,一群人,卻走的很遠。     迎接2021年新的開始,真的要對每位弟兄姐妹獻上感謝與祝福,看到你們彼此相愛與幫助,互相打氣與鼓舞,不分彼此同心服事,總是讓我深深的感動,即使身為牧者,還是有脆弱的時刻,但大家那種溫馨與真誠,互相體諒與用心,讓疲憊與沮喪頓時全消,或許上帝國的意義,彰顯的不只是收穫與得著,而是付出與願意的心。       有一首歌『與我同行』,歌詞說:『因你與我同行,我就不會孤寂,歡笑時你同喜,憂傷時你共泣。因你是我力量,我就不會絕望,困乏軟弱中有你賜恩,我就得剛強。經風暴,過黑夜,度阡陌,越洋海,有你手牽引我,我就勇往向前。願我所行路徑,願我所歷際遇,處處留下有你同在的恩典痕跡。』     上帝不是在你遠不能及的地方,而是在你身旁的弟兄姊妹當中,同伴同行之所以可貴,是因為真誠而且充滿愛的心,上帝國真的不遠,它就在你心裡。     感謝主!這一年有你同行,讓我們倍覺溫馨而美好,歡笑中有你同喜,憂傷時你與我同泣,我們並不孤單~更感謝那生命的主,以馬內利的上帝一直與我們同在!祂從沒離開我們,讓我們能在逆境中繼續向前,我相信,風雨或許還未停,但祂慈愛的應許必在雨後陽光下綻放彩虹的記號。     展望新的一年,我們仍舊滿懷信心與希望,因為上帝通過你,讓路途充滿感恩與讚美,也因為你,我相信將是美好而喜樂的!『願我所行路徑,願我所歷際遇,處處留下有祢同在的恩典痕跡。』   &n Read More

我們與愛的距離

那是一個戰亂的時代,相互認識的時候他二十五歲,她十八歲,1949 年結婚,當孩子才出生一歲多,李福堂爺爺就隨著國軍撤退來台,被迫與妻子分離,相隔就是五十年。 因為戰爭與時空環境因素,無法取得聯繫,半個世紀的分離讓生命似乎是支離破碎。直到 1997 年兩岸開放探親後,再次相遇並再次結為夫妻。歲月雖然流失,年華也老去,但卻在那時刻,說明歷史的起落,也見證「愛與希望」真實超越時間與空間的距離。 他們的故事被拍攝成紀錄片電影,導演也深受感動說:或許這個世代需要這樣的故事,提醒我們找回愛的真正意義。 這段日子,老奶奶心非常的難過與不捨,因為 24 日剛送走一百零三歲的爺爺,她的眼淚一直流,九十七歲年長的身軀讓哽咽顯得更低沉。但老奶奶卻說:「感謝主,我們在主裡有盼望,謝謝大家的幫忙。」聖誕節當天, 兄姐一起進行關懷社區弱勢家庭,並特別去探望安慰老奶奶,她卻向大家鼓勵,流著淚說:「謝謝,我愛你們。」基督裡的愛,甚至超越苦痛與憂傷。 回首 2020 年,似乎是近世紀來最艱困的一年,人與人,國與國,彼此好像拉長了距離,但奇妙感人的故事卻不斷的發生,記得「我OK,你先領」嗎?記得那個義大利神父的懇求禱告,卻讓台灣的愛彰顯在全世界嗎?記得有人因為年長染疫,願意放棄呼吸器,卻讓年輕人先用的故事嗎?我們與愛的距離,並沒有想像中的遙遠,它其實就充滿在我們生命的每一天。你可以咒詛但也可以選擇祝福,你可以驚恐也可以選擇勇敢面對,愛之所以有力 量,是因為上帝就是愛,愛從上帝而來,人本有神的形像,回到神創造的樣式就產生愛與力量,這不是道理,而是恆久不變的真理。 艱困不代表應該膽怯,逆境不意味應該放棄,挫折不表示應該沮喪,隔離不會是愛的距離,我們相信烏雲之上是陽光,黑暗後將是黎明的開始,英國詩人雪萊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2020 即將過去,讓我們用信心,盼望與愛迎接一個嶄新的開始,我們與愛的距離,就在基督耶穌裡。願上帝賜福你! 「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 羅八 38-39)

秒殺的行動力

如果你看到加油站大排長龍,你會想到什麼? 如果看到一家小吃店排出長長一列購買的人潮,你又會想到什麼?油價即將大漲或是知名的小吃常常會匯集人群,似乎是很多人生活的大小事,重點是人群會吸引其他的人參 與,所關心的似乎就是別人所關心的,而真正應該關心的卻有可能疏忽了。 彼得曾經是漁夫,對他而言,漁獲量絕對是他關心的重點,有一次,整天都沒有捕到魚,垂頭喪氣的他,也只能望海興嘆。但失望之時,耶穌來到他面前,要他往水深之處再次下網,半信半疑的他,因著耶穌的話,姑且試試,想不到,不!應該說是超過想不到的驚訝,這可能是他生平有史以來, 難以理解的漁獲量,在那個時候,低頭看著滿船的魚,然後抬頭望著耶穌, 他意識到他所遇到的這位耶穌,俯伏在耶穌膝前:「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耶穌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接下來,他撇下了所有,包括那曾經所關心的魚,跟從了耶穌。 今年感恩節我們想因為疫情關係,很多弱勢家庭受到影響,特別通過展望會為二十多位孩子預備期待的禮物,而且要當成是自己的孩子般的預備。從紙尿布到布鞋,從讀書的文具到棉被,對我們極為平常的東西,對有些家庭是何等寶貴。 當週刊登週報認領後,大家去登記。隔天我問行政同工,還有那些要認領,沒想到,同工告訴我,當天禮拜後「秒殺」就認領完畢!弟兄姐妹踴躍的情況讓我非常感動,接下來同工還說:「牧師,抱歉,您本來要認領的東西,在還未公佈時,已經被『搶先』預定了。」 台灣一句諺語說:砍頭生意有人作,賠錢生意無人願。在自私的人性中, 加入上帝愛與分享的關懷卻轉化成極大的力量。可以想像,在分享時看見孩子單純的笑容與感激,在愛中的關懷看見生命的價值,你會發現彼得遇見基督的感動與喜悅。 是的,與基督相遇不只在制式的捕魚生活而是得人如得魚的呼召生命。精彩從分享開始,喜樂從感恩出發!「秒殺」的行動力的轉向基督,世界就因你更美好。願上帝賜福你! 「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 箴三 27)

我們與月圓的距離

在中秋節的時刻,社區鄰舍們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烤肉,沖天炮及煙火聲偶爾夾雜出現,月亮確實很圓,住花蓮喜愛攝影的弟兄特別傳來拍攝月亮的作品,還有月華的影像,令人驚喜,月圓是欣賞,但家人朋友們團圓卻是最寶貴。 但我知道有些兄姐家庭面對很大的困境與挑戰,或許這個節日應該是與他們一起禱告一起分享的時刻。 記得「羅倫佐的油」嗎?對這對年輕夫婦來說,罕見疾病不是醫學名詞, 而是他們每天必須面對的事實。傾聽他們夫婦的心聲與分享,那種對生命深刻的體驗和真實感,讓我莫名的震撼。 「牧師,我們發現生與死的距離是這麼的接近,我們隨時會失去孩子。」當醫生宣告摯愛的孩子生命只剩倒數時刻,當他們必須每天面對死亡的威 脅,如果是你,該如何面對? 接下來每隔一段時間要 MRI,但不是為了治療,而是知道何時發病,他們不敢跟孩子談將來的夢想,因為將來是何等的遙不可及,也不敢對孩子承諾明天,因為他們不知道是否還有明天。這對夫婦不只面對孩子,還要面對阿嬤對上帝不滿的情緒,不解為何上帝讓我孫子如此? 他們表達自己非常軟弱,甚至覺得自己像是迷失的羔羊。我不知道如何安慰,只能跟他們一起落淚,多少時刻,我們引經據典談論生死,多少情 境,我們試圖解釋一切,但此時,我卻無言以對,雖然看到很多的生命起 落,但深入他們的內心,發現人實在太有限,我禱告,求上帝憐憫,該如何幫助他們呢? 最後,我慎重的跟他們道歉承認我的不足,因為我無法替上帝回應答案, 我只能與他們一起禱告,如果親身經歷這樣的苦痛,似乎任何外在的安慰都只是累贅,而且無濟於事。 保羅說:「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我若必須自誇,就誇那關乎我軟弱的事便了。」( 林後十一 29-30) 傾聽他們的生命故事,與他們一起禱告,雖然他們淚流滿面,但最後卻說:「我們曾經懷疑 上帝是否遺棄了我們,但我們依然倚靠上帝!」「牧師,中秋節的時刻,你讓我們知道上帝沒有離開我們,祂並沒有放棄我們。」 抬頭看窗外,雖然月亮很圓,但剎那感動的淚光卻讓月亮變得模糊。團圓不一定要月圓時刻,即使陰晴圓缺,上帝仍在,祂等待每一位願意與祂一同坐席的兒女。願上帝賜福你! 「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林後十二 9)

上帝國檔案

他叫ㄚ鴻,住在美麗的花蓮,對中部人來說,花蓮是有點遠。 前天他跟我說用宅急便寄來幾條魚包括鬼頭刀魚,一種中大型的魚,想給樂齡班的長輩加菜。他怕造成大家的麻煩也怕此種魚不好料理,然後坐 三四個小時的火車趕來員林,到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 隔天,用喜樂的心到廚房料理這些魚,大魚三吃,包括豐盛的魚湯,真的,實在超級美味!大家讚不絕口,並對他表示佩服與感謝!長輩們滿足的笑容,對ㄚ鴻是最大的喜樂與回應。 「認識耶穌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改變。」雖然不善言談,但對信仰的敬虔讓人深深感動。他期待住員林年長的母親與姐姐們都能認識耶穌,他不會說道理,但用生命見證真理,家人體會到了,母親甚至洗禮信了耶穌,他不遠千里而來,只因為愛與盼望──耶穌真的會改變人的生命。 另外有位母親,他有身心障礙卻活潑的成人孩子,也照顧著九十八歲的老母親,六十多年來的歷程,絕非一句很辛苦可以形容,然而,她卻為著樂齡班每週二三五的中午,長久為大家備餐。與她一起服事的退休老師也參與其中,而這位老師也曾遇到很多生命逆境,最近因孩子健康體檢,發現有狀況,信仰成為她最大的力量與倚靠。酷熱的廚房,他們常常汗流浹背,平凡的背影,卻有不平凡的生命力量。 耶穌說:「神的國,好像什麼?我拿什麼來比較呢?好像一粒芥菜種, 雖然比地上的百種都小,有人拿去種在園子裡,長大成樹,天上的飛鳥,宿在他的枝上。」如果這微小的種子,能成為樹木般的盼望,那謙卑向主所付出的愛,就能轉動世界的巨輪。 這是天國的檔案,人難以理解天國的奧秘,不是因為機密,而是因為我們的有限,上帝親自開啟一部分給我們,用淺顯的生命提醒我們什麼是上帝的國──即使是那細小的一部分,就足以讓生命大轉變。願上帝賜福你! 「因為上帝的國就在你們心裡。」( 路十七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