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服事上帝將近五十年的Bill Wilson 牧師分享一段話:「當情緒告訴你,走不下去,累了時,別忘了!你的委身,要強過自己的情緒。」這是他服事越來越火熱的關鍵。很棒的體會,也是很真實的感動。 讀神學院時,除了近代的馬偕牧師外,聖經中體會最深刻的就是摩西。倒不是摩西曠野的奇妙旅程,而是他早期對上帝的呼召,連續五次拒絕與推託的態度。好幾次,摩西因著以色列百姓的怨言,對上帝發出疑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為何面對更險峻的景況?為何承擔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呼召我是否正確呢? 上個主日禮拜我們剛好談到摩西,真是於我心有戚戚焉。其實,我不只推辭上帝,甚至拒絕呼召,還會用技巧性的方式,躲避服事的道路,比摩西有過之而不及。但祂的意念高過我的意念,祂的道路也高過我的道路,若非上帝憐憫,我早在祂發怒中消失,「耶和華向摩西發怒說……」( 出四 14) 正當摩西照著上帝的旨意,成功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卻因走到紅海,又面臨難以想像的困境,不但無路可走,後還有埃及訓練精良的大軍追趕手無 寸鐵的希伯來民族,四百三十年的奴隸身分,是否就此全然滅亡?埋怨的聲音再次發現,摩西或許情緒複雜,也或許情緒激烈,他因著百姓向耶和華哀求,上帝卻吩咐以色列人,繼續往前走。什麼?往前走?聲音清楚的不得了! 生命有時真的走不下去了,特別因著環境的困難與打擊,讓人似乎絕望 無助,情況不但沒有好轉,情緒早已經負面思維而無法控制。這時你怎麼 辦?以色列人的反應,或許是許多人的反應,他們想放棄,想走回頭路,他們當奴隸習慣了,回去至少安逸,舊有的奴隸生活豈不是熟悉?當上帝的聲音與環境截然不同時,你如何選擇?聽上帝的吩咐繼續往前走,還是自憐自艾,苦毒憤怒? 記得剛來教會的頭一年,在極其有限的人力物力之下,擴展事工傷腦筋時,就有「善心」的其他教會長老們,說我們教會不可能發展,除了員林拜拜極盛的風氣外,我們的地點(當時還不是教會法人的土地)及他們長久的豐富經驗,建議我們與某間教會合併,這樣人才會多一點。在當下的情況, 這種提議竟然得到中會某些教會同工的認同,但如同生命一樣,只能向前, 豈能回頭,教會更是如此。很奇妙的,當處於困境低谷時期,也就是信心的高峰期。當時大專學生的加入,以及兄姐同心合力,不分彼此。加上政府農發條列突然通過的限期法案,讓我們不但很快正式登記成為教會法人的土 地,而且得救的人日日加添在當中,更奇妙的是我們在三年後 Read More
潛力無窮
這個小學五年級的女生獲選為學校籃球的校隊,而且是唯二的女生。消息傳到課輔班的當中,大家都驚呼連連,原來高手在這裡。 幾年前這個孩子在教會外的廣場,所投的籃球幾乎很少進,甚至運球都不是很穩,但看她那股熱情與認真的勁,我認為一定大有可為,所以故意做了個實驗,之前在牧函文章當中有提到這件事。一個大人「費勁力量」輸給一個小朋友,我「驚嘆」她的表現,她「驚訝」自己的可能性,對她來說是莫大的鼓舞。結果,一球比一球精準,她學習運球的技巧也越來越成熟,甚至能衝鋒陷陣,來去自如,後來協助課輔的大專義工學生加入賽局,他更上一層樓,就這樣,同學封她為神射手,老師覺得她很有天份,教練宛如發覺大明星,延攬這位女生代表學校加入校隊。 能力就在你裡頭。上帝在每個人身上都帶著祂奇妙能力的種子。我們對自己的想法與看法影響我們生命的方向。聖經裡面常常提到上帝提醒人們當注意自己本身的價值與意義,我們有神的形像,我們是君尊的祭司,神的選民,我們更是基督受釘十字架重價恩典所贖來,不僅如此,在聖經裡很多的人物,上帝是如何用話語鼓勵他們,甚至將應許賜給他們帶出信心與盼望, 可以說,上帝不斷用話語激勵鞭策人走向異象與真理的道路。他鼓勵已年老的約書亞繼續前進許多未得之地,他鼓勵基甸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 士六 12) 在新約,耶穌也鼓勵生命軟弱破碎的彼得說:「你餵養我的羊!」「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 太十六 18) 確實,話語可以建立生命,也可以摧毀生命。以弗所書說:「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 四 29) 雖然苦口良言很好, 但也應適時避開常給你澆冷水的人,甚至嘲諷你理想與異象的人,這會扼殺 創造力,擊打自信心,熄滅你的前進動力。 1966 年一位心理學家羅森陶對「教師不同的心理期待對學童表現的影響」做了一份研究,結果顯示出那些受到鼓舞,激勵的學生,在一段時間 後,所表現的比那些受到鄙視、輕看的學生平均分數高出一大截!據說這份研究還震撼了當時的教育界與心理學界。所以,很多的話語都帶著激發潛能的燃點,很多想法都塑造我們的未來。更何況,我們是照著神的形像所造, 保羅也說:「神若幫助我們,誰能抵擋我們呢?」( 羅八 31) 回首一看,約書亞不但征服迦南地,而且世代事奉耶和華神,基甸不但打敗敵人,而且拯救了以色列人,彼得剛強壯膽傳揚福音,聖靈與他同行, 甚至一 Read More
得時與不得時
「我看到你們手電筒的光。」這是南部 0206 美濃大地震,在倒塌大樓中被困的台南大光長老教會青年黃洸偉黑暗中所喊出的一句話。受困三十個小時,奇蹟獲救,讓人不可思議並振奮很多人的心。原本搜救人員放棄搜尋的區域,卻因著手電筒的光讓這位青年回神過來,喊出聲音。這個光雖然微弱,卻帶來盼望與生命。獲救帶給他很大的感動與喜悅,卻也因為父親,妹妹及阿姨在地震失去生命而深深的悲痛。他是家人中唯一洗禮信主的,當眾牧長及大家為他禱告加油打氣時,他是多麼盼望家人也是得救的,特別是靈魂的得救。 經歷生死關鍵時刻,如同重生般的,對每一天總是特別的感恩,對每一個人總是特別的珍惜。幾年前我父親因探勘溫泉井的意外被活埋,卻震驚世人奇蹟獲救,讓我們從失去到擁有,從絕望到希望,從黑暗到光明,甚至出死入生,這段經歷真的會讓人醒悟生命的真實意義。前不久家裡舉行脫困獲救十週年感恩禮拜,他說現在的每一天,都是上帝給的,所以每一天都是奇異恩典,從獲救到現在,他跑遍很多地方,不知道說了多少場的見證,分享給無數的人,見證上帝的奇妙作為。「活著,就是為基督。」保羅說出生命的方向與意義。即使在年老時候,知道自己的時間有限,保羅仍對後輩的人提醒:「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 提後四 2) 我想到我們教會的吉野兄,在多年前因嚴重意外,導致身體重創受傷, 生命危急,信主的女兒迫切禱告,因著基督的恩典,終於甦醒獲救,從那時開始,他接受了耶穌成為他生命的主,甚至全家陸續都歸主名洗禮。現在看他仍每天早起上山騎二個小時的腳踏車。他很想傳福音,但不知如何開口, 總不能抓個人,當頭就說他獲救的故事。他希望上帝給他機會傳福音,有一天在外面吃飯,因為謝飯禱告,這個動作讓人好奇問他原因,他說因為「我是基督徒」,「你怎麼信耶穌的?」不問就算了,但這一問讓他喜出望外, 開始分享獲救信主的故事與過程。「平常不知如何開口,這次卻是人家主動問的。」他很驚喜上帝的安排。 其實傳福音是教會最需要做的事,耶穌所囑咐最後的一件事就是要傳福音給萬民聽。保羅會說:「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就是提醒我們生命的每一天都是珍貴的,你要把握當下。當南部地震時,誰知道接下來所發生的事,當有人獲救,有人失去生命時,生命的無常是多麼讓人感嘆。每 天從我們身旁經過的人,或所接觸的人,他們是否聽見過有一位愛他們 Read More
學習鼓勵自己
你對「勇敢」定義是什麼呢? 這個禮拜天下午去探望錫榕弟兄的母親淑妃姐妹,七十五歲,進門第一步就聽見爽朗的聲音招呼。她坐在屋內角落的床榻上,雙腳因這幾天膝蓋手術所以不方便行動,但卻有著無比燦爛的笑容。早在一個多月前,玉新老師就在禱告會中提出,大家就一直為她禱告,但也知道她有一個特質,相當的怕痛,應該說就是怕痛,所以一直遲遲不手術。但也因為如此,她認為與其兩腳分別時間手術,既然要痛就一次痛。我好奇問如何經歷這個過程,她 如同體驗戰場般的感受,慷慨陳述,當雙腳疼痛難耐的時候,就趕快看著膝蓋,我問:「為什麼?」她語氣堅定說:「因為膝蓋有字!」「什麼字?」接著大聲說:「忍!」錫榕兄與我忍不住大笑,特別是她特殊的表情,「字怎麼來的?」「自己寫的啊!」錫榕兄說母親因當時環境雖沒有受過學校教育,但「忍」這個字,倒是認得!她寫這個字,是告訴極為怕痛的自己,一定要忍,這樣才能熬過「艱困」,才能「出頭天!」。用這種方式鼓勵自己,加強自己,因害怕而不得不面對所產生的力量,我想那是真正的「勇 敢」。生命確實有很多困境,但越大的挑戰,帶出更大的成就與意義,我們可以嚎啕大哭,在原地打轉,但也可以選擇改變態度,選擇得勝的心。 聖經說:「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 來十 35) 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雖然害怕,我仍然堅持向前。 我如果說,我一生中最害怕的事就是面對眾人講話,你相信嗎?你可能會疑惑看著我,甚至張大眼睛說:「不會吧!」別看了,真的!就算你打一百個問號,我還是肯定告訴你,這是真的!小時候我膽子不大,但很有 膽子帶弟弟去田裡玩的滿身土,然後被媽媽處罰,還樂此不疲。但當有人來家裡訪問,或是阿姨家的孩子來,我就莫名的羞澀害怕竟帶頭躲起來。國小時,只要是須在眾人面前說話,我就舌頭打結,全身僵硬。高中班會上台說話,手裡拿著稿子,寒天裡,講完話一下台,發現汗流滿面,手裡的紙也捏成一團了,如此之無膽,連自己都難過。我嘗試聽李季準的「知性時間」廣播節目,學習說話的聲音; 也會在清晨中把大樹上的雀鳥聲當成眾人吵雜聲練習說話 ; 有錄音機的設備後,自己嘗試說話錄音,再聽聽看,雖然感覺 「慘不忍睹」,「恐怖至極」,「想鑽地洞」。但,我依然在此,依然會用吃好料來「鼓勵」或「懲罰」自己。 上帝雖然充滿權能,但也是極為幽默。祂在每個人生命中都有奇妙的計畫,不論情節是曲折離奇還是高潮迭起,或是平凡 Read More
繼續前進
充滿困境的時代,常常也是充滿希望的開端。過去一年,不論是國家或社會,教會或弟兄姐妹,都經歷很大的挑戰與轉變。或許在你生命中,也面臨非計畫中的變化。但我相信,而且堅定的相信,上帝的愛與信實永遠不會改變!聖經說:「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 來十三8) 我們仍舊懷抱異象與夢想,因為我們知道每一個成就的背後,都需要更大的信心與更超然的忍耐。當彼得面對生命威脅與猶太人的攻擊時,他選擇剛 強壯膽宣揚福音,繼續前進! 1963 年黑人領袖馬丁路德‧ 金恩發表「我有一個夢」時,正是種族歧視最險峻的時刻,面對威脅與挑戰,他選擇繼續前進! 1872 年當馬偕牧師來台灣,面對丟石頭與敵對的人群,即使困境交加, 他仍然選擇繼續前進!當教會面對世局的變化,價值觀的扭曲,人心的虛浮起落,我們所能把握的,就是抓住上帝的應許,堅定上帝話語的核心價值, 繼續前進! 我們不一定常常勇敢,但卻不能放棄希望。記住!上帝的恩典絕對夠我們用。既然可以度過寒冬,就不用怕接下來的挑戰,既然能走第一哩路,就能堅持走到最後一哩路。前不久台灣舉行大選,我看到很多人的熱情,不論街頭的宣傳車,旗幟與海報甚至電視媒體幾乎是全天候的緊追報導,似乎這不只是大事,而且是關鍵的事。那份熱情確實令人感動,我記得蔡英文在競選演講時說到:「如果你能握一百雙手,就不要只握九十九雙。如果有十項好的政策,就不要只提九項。」「我們不是要打敗一個政黨,我們是要打敗台灣的困境。」朱立倫說:「ONE TAIWAN,台灣就是力量!」選舉過後,很多事似乎歸於平靜,但台灣的腳步並沒有因此而停止。此時我想到保羅為著福音,心裡火熱,他不畏險阻,用生命見證基督的福音大能,就算在患難中都以為是大喜樂,「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羅五 3) 突然驚訝到,保羅的熱情生命並非來自外在的價值與聲音,而是源自生命最深的盼望與愛。耶穌 的愛永不改變,從昨日今日到永遠是一樣的,因著永恆的盼望,就絕非短暫的歷史所能限制。選舉如果能夠熱情,為著台灣如果能夠犧牲,那永恆的意義豈不更應該火熱,為著福音豈不更能竭力向前! 所以你若能跟十個人傳福音,就不要只跟九個人傳,你若能為十個人代禱,就不要只禱告九個人,你若能在這禮拜邀請人到上帝面前,就不要等到下個禮拜,我們只有一個神,除了祂以外別無拯救!福音本是上帝的大 Read More
因愛無懼
主日學學生仲恩已經四年級了,童稚且充滿喜樂的他,讓你覺得生命真的是上帝給我們最棒的恩典。聽英俊兄說,醫生再次複檢,一切都非常正 常,假以時日,甚至可以宣佈完全痊癒。你很難想像,他在小二時因得了血癌,經歷多次的化療與將近一年的住院,這個孩子臉上看不到恐懼,也嗅不出絕望的氣氛。除了〈天父花園〉的歌聲外,還有一台平板電腦跟童言童語的笑話「我的寒假是一年喔」。你知道的,大人對這種疾病的震撼,只能用 「難以承受」來表達。但他卻用鼓勵與安慰給父母打氣,並對弟兄姐妹的代禱與青少年團契的加油,用錄影方式說出很深的感謝,並說要大家別擔心。我依然記得,當時只有三歲多的妹妹,卻因著哥哥要脊髓配對,勇敢地伸出手,通過針筒來抽血檢驗。童稚的眼神,看著醫生與護士說要「救哥哥」, 讓醫生護士感動又心疼,有「愛」就無「礙」,有「疼」就不「痛」。三歲多的年紀,讓我們看到愛的真實力量。 今年 11 月發生的法國巴黎恐怖攻擊事件,造成一百二十九人死亡,一位失去摯愛妻子的丈夫,在沉痛與打擊中在臉書向恐怖組織份子說:「你們永遠別想得到我的仇恨,而我的孩子會照常快樂又自由的長大。」這位先生決定勇敢面對未來生活,雖然他度過幾個悲傷難忍的夜晚,心幾乎被擊碎, 但相信妻子永遠每天與他們同在,「你希望我們很害怕,你希望我看著我同胞的眼睛,充滿著不信任,宣告自由與安全感已經被犧牲了。但是,你們輸了,我會繼續走下去,一如往常。」「我們只剩下兩個人,我跟我兒子,但我們會比全世界的軍隊更加堅強。我沒有時間去管你們,因為我得去叫醒還在睡覺的麥威爾,他才十七個月大,我們會繼續吃點心,繼續玩耍,一如我們過去度過的每一天。這個孩子將會讓你們顯得可恥,因為他會照常快樂又自由的長大,而你們永遠得不到他的仇恨。」 越黑暗的地方,星星越明亮。當世界在絕望黑暗的時刻,愛讓生命有了光,「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著他們。」( 賽九 2) 所以,祂來了,這個人類史上,最重要且無以倫比的時刻,因著基督的降生,讓人有了盼望!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約十 10) 因著基督的降生,世界開始定為公元, 二千多年來,祂的愛吸引億萬人的心,沒有用一兵一卒,至今二十億人接受耶穌成為生命的主。因著基督的降生,聖經成為世界上最暢銷的一本書,翻譯成一千九百種文字,聯合國公認聖經是影響人類最深遠的一本書。因 Read More
喜樂的時刻
「每個禮拜三,是我一個禮拜中最快樂的時光,傍晚幫課輔班孩子煮晚餐時,小朋友主動跑來幫忙,當完成晚餐分菜時,還特別用最多給我,說: 老師最辛苦了,所以要多吃一點。孩子感恩知足的心,讓我心中覺得很欣 喜,錢與喜樂並不是等號的。」這是禮拜三禱告會時,秀英執事突然說想分享一則簡訊,執事平常不善言談,但說要分享,倒是讓我有點驚訝。他念著今天收到一位幫忙煮晚餐給課輔班孩子的義工媽媽所傳來的訊息。這封簡訊不但感動了他,也讓我們很受鼓舞。這裡訴說的不只是孩子的赤子之心,而且有美好感恩的心,不但讓參與的義工窩心,也讓教會滿有家的溫暖,更重要的是它帶給這位義工媽媽無比的喜樂。 聖經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這是大家很熟悉也很認同卻又很少做到的話。原來喜樂有它的本質,它奠基於「愛與感恩」。當生活有愛有感 謝,自然流露出喜樂的生命,有奉獻也有分享,有回應也有行動。 這禮拜得勝者我們特別用感恩卡給學生,每個班級都做成感恩樹,學校的老師告訴我們,現在的孩子很不會感恩了。其實少子化後,很多孩子在寵愛的環境下,感恩的想法確實很少,但感恩會帶來更多的信心,也會帶出更美的祝福。我相信很多事情可以學習,也可以教導,人心靈裡面一定有上帝形像的種子。結果明倫國中組長說看到學生的分享,忍不住向得勝者的族群表達感謝與感動,大同國中輔導室的行政幹事,在會議室看到學生一堆的分享卡,直呼即使他在輔導室那麼多年,這些感恩的內容讓他也很難見到,而且他私下參與慈濟精舍志工多年,發覺大部分孩子都是制式與表面的應付, 但在得勝者這裡他見識到孩子真誠的赤子心。不過令我驚訝的是,那些內容竟然是生活中很少說出口的感謝話語。 聖經很多次都提到感恩或感謝,但你會發現,重點不在上帝需要你給祂什麼,因為祂是一切萬物的主,也是創造的主,反而是因著感恩帶來神更多的恩典,越感恩,恩典越多。聖經詩篇 136 篇「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他本為善,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這句話不斷出現,算算也出現了二十六次之 多。如此提醒,一定有原因,人喜歡對神存著某些程度的疑慮,甚至認為祂不一定全然美善,這真的是撒但最喜歡的伎倆謊言,撒但抓住人的軟弱,常用這種意念讓人對上帝產生埋怨,不信,悖逆甚至發出咒詛。結果,即使神蹟不斷(如以色列人出埃及四十年在曠野所經歷的一切神蹟)卻仍因著環境的起落或困難,就產生埋怨的聲音(民十四 2-3)。結果,上帝聽見他們的埋怨,就在他們的埋 Read More
珍惜每一刻
「你們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當用智慧與外人交往。」 (弗五 16;西四 5)幾位歐洲青年人結伴到非洲旅行,他們在叢林湖邊發現一些亮晶晶的石頭,有大的,有小的,他們撿起來把玩,其中一位提議大家比賽丟石頭到湖面,看看能夠跳躍幾次,最多的就贏。大家欣然同意,丟得興致高昂,一直到丟累了,石頭也只剩下幾塊,於是順便帶著作記念。回到家鄉,他們覺得石頭色澤亮麗,就請專家來鑒定一番,不鑒定還不要緊,一鑒定出結果每個人都心痛得要命,原來那些石頭是金剛鑽!「哇!我那天比賽還丟個第一,現在再回去恐怕會迷路了。」他們現在後悔莫及,卻發現已來不及了。常有人說:時間就是金錢,為了這句話,讓很多人寧願用一切的時間來換取更多的金錢。卻沒想到,到結束時,一塊錢都帶不走。永恆的生命價值,豈是用金錢可以衡量?「時間不是金錢,時間是生命!」 最近有一戶家庭,因為長輩被醫生診斷疑似有癌症的情形,家人非常慌張,他們不但要面對這突來的狀況,也要思考如何進行下一個步驟。對任何人來說,這都是很大的試煉與打擊。經過協談與禱告,我知道,上帝在他們當中將動奇妙的工與無比的愛,也通過聖靈的感動,讓他們轉個想法,對每一天都是非常的珍惜與感恩。但令我感到特別的,是這位長輩在這段期間很驚訝兒女特別的貼心與問候,而且對他們的孝順表達欣慰與高興,心中燃起盼望,希望能早日康復,讓兒女不要擔心。其實兒女早已成家立業,但因為忙著事業與工作,比較沒機會與父母有太多的聯繫與見面。但今天,當孩子知道發生這種突來的消息,讓他們放下一切,更珍惜與父母談話互動的時 刻,甚至想把心中最想說的話與過往的心結,向長輩表達感恩與道歉。只因為,怕時間不夠。只是,這些話,為何一定要等到此時此刻才說呢?如果, 生命的每一天,都有可能是最後的時刻,如果,我們能數算自己的日子,那每一天豈不是上帝的恩典,每一天豈不是應該珍惜? 聖經告訴我們:「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詩九十 12) 所羅門王向上帝求智慧,而不是求財富,上帝喜悅他所求,讓他成為智慧的君王,成就更多的祝福。摩西也禱告說:「求你照著你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詩九十15)原來基督徒不是不會受苦,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艱難困苦的事,會流下 眼淚,會有傷痛的時刻,但基督徒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在患難中, 仍能因著基督而有喜樂的盼望。快樂與喜樂 Read More
不要害怕,我與你同在
「要住在信心領域,而不是舒適地帶。」如果你仔細研究,聖經裡面光是談到不要害怕或是不要恐懼方面的相關話語,竟然高達三百三十六次之 多。比例之高幾乎你一年中的每一天都可以聽到一句,甚至還多一句讓你準備跨年用。信心與勇氣並不是不會害怕,而是即使害怕仍然朝異象與夢想前進。 我們有一位青年,從國中二年級時就住在我們教會二樓將近五年,直到高中畢業進入大學。記得畢業典禮時,我們特別號召教會幾乎有祖孫三代年紀的「親友團」前往學校致意獻花祝福。他因為先後失去雙親,祖父母也相繼過世,獨自一個人生活,來到教會後,這裡變成他的家,同學問他家裡的情形,他都說我家「很大」而且「人很多」。他常參與一些教會事工,特別是暑假兒童夏令營時,還會找很多班上同學前來協助夏令營的活動。最近他打電話來給我,並向大家問安,他很感激上帝通過奇妙安排讓他在青少年時期大家接納他,讓他有一個溫暖的家。在外讀書,最常想到的就是教會與弟兄姐妹們。「牧師,我自己常常有禱告。」我問他,會不會害怕,他說: 「有時會,但禱告後就不會害怕了。」我鼓勵他,有機會常回來看看。 聖經說:「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 約壹四 18)保羅自己深深體會這一點,所以說出:「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神就是愛,愛從神而來。基督在十字架為我們受釘,重點不在酷刑的殘忍,而是那無比的愛。也因為如此,從躲藏的門徒到勇敢為主作見證的使徒,從懦弱的生命到剛強的人生,讓人驚覺「愛」所帶出的力量。禮拜三有一位姐妹分 享,她從以前就很害怕坐飛機,也很怕參加喪禮的告別式。但很奇妙的,來到教會,認識了耶穌基督,竟然不那麼害怕了,有一次的喪禮,朋友還特別問她:「確定要參加?」你不能用化學變化做解釋,更不能用物理現象做了解,你只能如同聖經所說:在人是不能,但在神,凡事都能! 其實,上帝喜歡用不完全的人,來成就祂奇妙的工。甚至上帝所要使用的人,一定是曾「失敗」過的人,或是「跌倒」又站起來的人。也有人說, 上帝最喜歡使用「死過」的人,因為這種人最會順服上帝,當經過生命的試患難或是挫折,他的人生將會看見更多更清楚。聖經裡面很多神所重用的人物,不多是如此嗎?我在想,如果彼得沒有三次不認主的過程,他可能還不能真正了解自己,甚至他也沒真正了解基督。我們不是期待失敗或是挫折, 而是困難本來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摩西並非天生就是超凡偉大的領袖人物, 他是經歷害怕,推辭,懦弱,拒 Read More
祂揀選卑微愚拙的
腦筋突然閃出這個題目,不知道為什麼,這句話給我很深的感觸。生命的歷程越多,體驗的見證越深,越能感受上帝的奇妙。即使到如今,我仍難以理解,祂為何愛我這麼深?就是現在,我還是無法參透祂為何揀選我?就算我意識能夠了解,神學能夠解釋,但實際上,我知道我所明白的仍然有 限。每一天,似乎都是行在神蹟中,卻不知日子都是祂的賞賜,每個時刻, 似乎都有祂的同在,卻不知每次的呼吸都關乎祂的愛。 這個禮拜受邀請,擔任台灣世界展望會年度退修會兩天的晨更講員。當時覺得時間許可,地點在鹿港,而且能分享福音,所以就「憨直」的答應。結果掛下電話,思緒開始擔憂,一方面不知道這是何場面,另一方面覺得自己的有限,會不會讓人失望,耽誤大家寶貴的活動。心中還在疑惑時,就有展望會小組的同工傳來消息說,那是他們全國所有展望會同工年度大事,共同聚集將近千人的退修會。你知道,我很久沒有頭腦暈眩,這時突然有一點暈眩,很確定的直覺:「他們找錯人了!」他們應該找的是像「劉德華」的大人物,名字差一個字,真的差很多! 其實,在決定一生走上獻身服事這條路之前,我拒絕,託辭,躲避上帝有十六次之多,光是「頑梗」還不足以完全形容,你如果讀到聖經摩西推辭上帝將近五次,特別摩西自己以拙口笨舌為理由拒絕時,上帝說:「神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耳聾,目明,眼瞎呢?豈不是我耶和華嗎?現在去吧,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 出四 11-12) 結果,摩西真的很硬心,竟然「斗膽」還跟上帝說:「主啊!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 吧。」實在有夠皮,有一年,我聽到隔壁鄰居準備要修理小孩時說:「你皮在癢!」看來事情不是普通的大條。 聖經有說到上帝向摩西發怒,這是摩西最後一次的推辭。最後如你知道的,上帝果然在他身上行了難以想像的奇妙大事!成就帶領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前往迦南地! 每次讀到這裡,總覺得對上帝很失禮,摩西推辭五次,我多三倍還加一次,欲哭無淚,還好上帝「耐心等我」沒有發怒。讀神學院時,經過神學教導及了解,才知道試探主的嚴重,感謝主!神沒計較我的無知,還一直的鼓勵我,所以在牧會當中,我看到兄姐的軟弱或頑梗的心,總會想到自己也曾如此,所以更能以接納與包容的態度去幫他們。誰又完全呢?有誰又是義人呢?似乎知道過去才能明白未來的重要,也珍惜現在的可貴。 說起來很難解釋,我禱告上帝,求祂幫助我,「我知道自己的有限,如果祢要用拙口笨舌的我,祢就親自帶領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