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馬書一:20) 『我給你一分鐘,跟我講,有什麼理由要買你們家的產品?』~咄咄逼人的業主,對著年輕的業務員提出只有一分鐘的要求……『我們是……,證明有能力給你最好的……我想不出你有什麼理由不選我們的產品!』這是一家曾榮獲台灣精品獎在收音機裡所做的廣告。 雖然是個廣告,卻讓我有一些反思,基督徒不斷的説要分享福音,也傳遞見證的故事,但別人『拒絕』或『忽視』甚至『沒有人告訴我』還是占大多數,如果我們真的用心深入信仰,體會基督救恩的意義,在有限的人真實經歷上帝無限的大能,我們實在找不出理由不信耶穌!也找不出理由為何不傳福音! 有一位賭徒,整天酗酒賭博,生命窮途末路,就在絕望時刻,他聽見了福音,接受耶穌且痛改前非,靠著上帝一步一步走向正途並努力工作,他的酒友同伴們不可置信的取笑嘲諷,『什麼時代了?你真的相信那個使水變成酒的耶穌?』他緩緩回應說:『我雖然沒有見過耶穌使水變成酒,但耶穌卻讓我將酒變成現在的傢俱。』 記得那位三次不認主的彼得嗎?在風聲鶴唳捉拿耶穌當中,彼得膽怯的拒絕承認耶穌~『彼得就發咒起誓說:我不認得你們說的這個人。』馬可福音十四:71。當雞鳴叫的時候,彼得想起耶穌所說雞鳴以先,你會三次不認我,彼得哭了,那應該是很傷心羞愧懊悔地痛哭。 但基督復活後,彼得全然變得不一樣,在聖靈充滿下,他站上會堂,他走向人群,他無畏生死,大聲宣揚基督福音真理,就像一個視死如歸,毫無畏懼的勇士,那一次,有三千人信主! 記得掃羅這號人物嗎?他可是迫害基督徒的帶頭者,經他手所捉拿迫害的基督徒不計其數,但在途中大馬色的經歷,耶穌親自對他顯現說話,經歷三天奇妙的帶領,這位掃羅變成了保羅,神呼召他:『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使徒行傳九:15。 保羅因著基督讓福音遍傳,即使在外邦異地,上帝通過保羅所完成的,超越之前所有。你可知道,新約聖經總共二十七卷,保羅書信就有十三卷之多,即使是現在,仍然大大影響著我們。 &nb Read More
平凡的好消息
『我要天天稱頌祢,也要永永遠遠讚美祢的名。』~詩篇145:2 過年期間一位長輩跑來找我,他第一句話就是說:『牧師,跟你分享一個好消息,困擾我十多年的疾病已經完全好了!!』看得出雀躍的心情完全寫在臉上,『這個好消息第一個決定先來跟牧師說。』對我來說,這比新年恭喜還要真實而有價值! 他訴說這三年來因為參加樂齡班,也洗禮接受耶穌成為救主,認識了好夥伴的長輩們,互相扶持,整個心境豁然開朗,這段時間身心靈恢復正常與健康,讓他高興感動莫名,聲音激昂,中氣十足,突然想到古早的經典廣告詞:『我是阿榮!我出運了!』,為他高興外、也一起禱告向神獻上感恩。 日常的平凡,堅持的學習,不斷的參與,會產生極大的力量與不同,聽到一段分享,如果每天進步千分之一,三十年後就將會有六萬倍的成長。 每次聖經禱告會,教會常常會有一位母親提出為她幾個孩子禱告,雖然她生活比較困苦,孩子也已經成人,也經歷很多的苦難,但母親多年的禱告並沒有停止,她期待更多的禱告與力量,後來事情開始變得不一樣,孩子之前因案件入獄,出獄後努力向上,也成家立業,更脫離過去的綑綁,母親恆久的堅持與信心帶來很大的祝福。 耶穌曾說一個比喻:『某城裡有一個官,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世人。那城裡有個寡婦,常到他那裡説:我有一個對頭,求你給我伸冤。他多日不准,後來心裡說:我雖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世人,只因這寡婦煩擾我,我就給他伸冤吧,免得他常來纏磨我!主說,你們聽這不義的官所說的話。神的選民,晝夜呼籲祂,祂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伸冤嗎?我告訴你們,要快快地給他伸冤了,然而人子來,遇得見世上有信德的嗎?』路加福音十八:2~8節。 新春過年很快就結束,但每天的日子或許不應該是用『過』的,而要用愛與珍惜去創造美好,上帝讓每天都是恩典,因為祂所賜的一切都是好的。我們可以堅持天天與主同行,因為上帝一直都在! 日常的平凡,其實有著不平凡的恩典與盼望,好消息不是限於順境與逆境,而是有上帝的同在,生命就會很精彩而有力量! 新春時刻,讓我們體會信仰其實就是生活,就是日常,你的日子如何,力量也必 Read More
曠野及迦南地
『所以,你要知道耶和華你的神,祂是神,是信實的神;向愛祂.守祂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直到千代。』申命記七:9。 在新春時刻,回顧過去的一年,你是否認為美好?你是在曠野或是在迦南地? 對這個世界來講,疫情改變了很多國際的局勢,對你我來說,疫情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樣貌。今天聖經班一位兄姐分享他領受的一段話:『這一年,無論你賺錢是多還是少,經歷的事情,是好是壞,請記得,如果這一年你很平安健康,那就是最好的一年!』 最近讀到申命記,摩西提醒以色列人,不要忘記上帝在曠野當中怎樣帶領保守他們出埃及和所經歷的一切,不但要記念上帝的作為而且要謹守遵行上帝的誡命,這不只是重大事件的回顧,更是重申上帝的命令,『我領你們在曠野四十年,你們身上的衣服並沒有穿破,腳上的鞋也沒有穿壞。』申命記二十九:5。 一件普通的衣服,一雙平凡的鞋子,卻因著上帝帶出恩典的記號。你可以想像在離開埃及的那一晚,他們在極短的時間內,必須倉促離開,沒有人知道曠野會走四十年久,極為普通的衣服鞋子,看似平凡無奇,卻見證上帝一路陪伴的神蹟。 回顧這一年,雖然有處在曠野的挑戰與困難,但上帝如同雲柱火柱一路帶領我們前行,雖然有生活的艱辛與眼淚,卻在試煉中領受從神而來的嗎哪供應,雖然疫情隔離讓人如入乾旱無水之地,但祂卻使堅硬的磐石流出活水潤澤生命,即使有兇惡高大的亞衲族人,但上帝豈不是讓我們因祂得勝? 當到達漫長旅程的終點,即將進入流奶與蜜的迦南美地時,上帝也提醒不要因為所賜的加添,所擁有的更多而慎起驕傲,以致忘記上帝的恩典,賞賜的上帝,但收取的也是上帝。 『你要記念耶和華你的神,因為得貨財的力量是祂給你的,為要堅定祂向你列祖起誓所立的約,像今日一樣。你若忘記耶和華你的神,隨從別神,事奉敬拜,你們必定滅亡;這是我今日警戒你們的。』申命記八:18~19。鏗鏘的言語清楚表達上帝的聲音。 不論你是在曠野或是在迦南地,不要忘記,有上帝的同在的地方就有平安與恩典!新的一年,祈願你充滿上帝的平安與盼望,領受那美好永恆的恩典。 願上帝賜福你!
與祢同行
很多年前英國倫敦泰晤士報曾經刊登一個有獎問答,題目是:『從倫敦到羅馬的路程,最快的捷徑是什麼?』很多人打開地圖,尋找最近的捷徑,有的思考各種交通工具與路線的可能捷徑,但結果都落選,得到首獎的答案是:『一位同行的好朋友!』是的,因著好朋友同行,不會疲憊和無聊,一路上說說笑笑,會發現時間過的很快,距離好像變得很近,很快就到達目的地了。 2020年或許對很多人來說,是艱困難走的,但回首,卻發現有滿滿的恩典,這一年對我們弟兄姐妹來說是充滿感動的,我們不一定常常堅強,卻也不是時時軟弱,而是在我們軟弱時有人成為幫助與鼓勵,在我們剛強成為他人的扶持與祝福,有人說,一人行,走的很快,一群人,卻走的很遠。 迎接2021年新的開始,真的要對每位弟兄姐妹獻上感謝與祝福,看到你們彼此相愛與幫助,互相打氣與鼓舞,不分彼此同心服事,總是讓我深深的感動,即使身為牧者,還是有脆弱的時刻,但大家那種溫馨與真誠,互相體諒與用心,讓疲憊與沮喪頓時全消,或許上帝國的意義,彰顯的不只是收穫與得著,而是付出與願意的心。 有一首歌『與我同行』,歌詞說:『因你與我同行,我就不會孤寂,歡笑時你同喜,憂傷時你共泣。因你是我力量,我就不會絕望,困乏軟弱中有你賜恩,我就得剛強。經風暴,過黑夜,度阡陌,越洋海,有你手牽引我,我就勇往向前。願我所行路徑,願我所歷際遇,處處留下有你同在的恩典痕跡。』 上帝不是在你遠不能及的地方,而是在你身旁的弟兄姊妹當中,同伴同行之所以可貴,是因為真誠而且充滿愛的心,上帝國真的不遠,它就在你心裡。 感謝主!這一年有你同行,讓我們倍覺溫馨而美好,歡笑中有你同喜,憂傷時你與我同泣,我們並不孤單~更感謝那生命的主,以馬內利的上帝一直與我們同在!祂從沒離開我們,讓我們能在逆境中繼續向前,我相信,風雨或許還未停,但祂慈愛的應許必在雨後陽光下綻放彩虹的記號。 展望新的一年,我們仍舊滿懷信心與希望,因為上帝通過你,讓路途充滿感恩與讚美,也因為你,我相信將是美好而喜樂的!『願我所行路徑,願我所歷際遇,處處留下有祢同在的恩典痕跡。』 &n Read More
我們與愛的距離
那是一個戰亂的時代,相互認識的時候他二十五歲,她十八歲,1949 年結婚,當孩子才出生一歲多,李福堂爺爺就隨著國軍撤退來台,被迫與妻子分離,相隔就是五十年。 因為戰爭與時空環境因素,無法取得聯繫,半個世紀的分離讓生命似乎是支離破碎。直到 1997 年兩岸開放探親後,再次相遇並再次結為夫妻。歲月雖然流失,年華也老去,但卻在那時刻,說明歷史的起落,也見證「愛與希望」真實超越時間與空間的距離。 他們的故事被拍攝成紀錄片電影,導演也深受感動說:或許這個世代需要這樣的故事,提醒我們找回愛的真正意義。 這段日子,老奶奶心非常的難過與不捨,因為 24 日剛送走一百零三歲的爺爺,她的眼淚一直流,九十七歲年長的身軀讓哽咽顯得更低沉。但老奶奶卻說:「感謝主,我們在主裡有盼望,謝謝大家的幫忙。」聖誕節當天, 兄姐一起進行關懷社區弱勢家庭,並特別去探望安慰老奶奶,她卻向大家鼓勵,流著淚說:「謝謝,我愛你們。」基督裡的愛,甚至超越苦痛與憂傷。 回首 2020 年,似乎是近世紀來最艱困的一年,人與人,國與國,彼此好像拉長了距離,但奇妙感人的故事卻不斷的發生,記得「我OK,你先領」嗎?記得那個義大利神父的懇求禱告,卻讓台灣的愛彰顯在全世界嗎?記得有人因為年長染疫,願意放棄呼吸器,卻讓年輕人先用的故事嗎?我們與愛的距離,並沒有想像中的遙遠,它其實就充滿在我們生命的每一天。你可以咒詛但也可以選擇祝福,你可以驚恐也可以選擇勇敢面對,愛之所以有力 量,是因為上帝就是愛,愛從上帝而來,人本有神的形像,回到神創造的樣式就產生愛與力量,這不是道理,而是恆久不變的真理。 艱困不代表應該膽怯,逆境不意味應該放棄,挫折不表示應該沮喪,隔離不會是愛的距離,我們相信烏雲之上是陽光,黑暗後將是黎明的開始,英國詩人雪萊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2020 即將過去,讓我們用信心,盼望與愛迎接一個嶄新的開始,我們與愛的距離,就在基督耶穌裡。願上帝賜福你! 「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 羅八 38-39)
秒殺的行動力
如果你看到加油站大排長龍,你會想到什麼? 如果看到一家小吃店排出長長一列購買的人潮,你又會想到什麼?油價即將大漲或是知名的小吃常常會匯集人群,似乎是很多人生活的大小事,重點是人群會吸引其他的人參 與,所關心的似乎就是別人所關心的,而真正應該關心的卻有可能疏忽了。 彼得曾經是漁夫,對他而言,漁獲量絕對是他關心的重點,有一次,整天都沒有捕到魚,垂頭喪氣的他,也只能望海興嘆。但失望之時,耶穌來到他面前,要他往水深之處再次下網,半信半疑的他,因著耶穌的話,姑且試試,想不到,不!應該說是超過想不到的驚訝,這可能是他生平有史以來, 難以理解的漁獲量,在那個時候,低頭看著滿船的魚,然後抬頭望著耶穌, 他意識到他所遇到的這位耶穌,俯伏在耶穌膝前:「主啊!離開我,我是個罪人。」耶穌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接下來,他撇下了所有,包括那曾經所關心的魚,跟從了耶穌。 今年感恩節我們想因為疫情關係,很多弱勢家庭受到影響,特別通過展望會為二十多位孩子預備期待的禮物,而且要當成是自己的孩子般的預備。從紙尿布到布鞋,從讀書的文具到棉被,對我們極為平常的東西,對有些家庭是何等寶貴。 當週刊登週報認領後,大家去登記。隔天我問行政同工,還有那些要認領,沒想到,同工告訴我,當天禮拜後「秒殺」就認領完畢!弟兄姐妹踴躍的情況讓我非常感動,接下來同工還說:「牧師,抱歉,您本來要認領的東西,在還未公佈時,已經被『搶先』預定了。」 台灣一句諺語說:砍頭生意有人作,賠錢生意無人願。在自私的人性中, 加入上帝愛與分享的關懷卻轉化成極大的力量。可以想像,在分享時看見孩子單純的笑容與感激,在愛中的關懷看見生命的價值,你會發現彼得遇見基督的感動與喜悅。 是的,與基督相遇不只在制式的捕魚生活而是得人如得魚的呼召生命。精彩從分享開始,喜樂從感恩出發!「秒殺」的行動力的轉向基督,世界就因你更美好。願上帝賜福你! 「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 箴三 27)
我們與月圓的距離
在中秋節的時刻,社區鄰舍們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烤肉,沖天炮及煙火聲偶爾夾雜出現,月亮確實很圓,住花蓮喜愛攝影的弟兄特別傳來拍攝月亮的作品,還有月華的影像,令人驚喜,月圓是欣賞,但家人朋友們團圓卻是最寶貴。 但我知道有些兄姐家庭面對很大的困境與挑戰,或許這個節日應該是與他們一起禱告一起分享的時刻。 記得「羅倫佐的油」嗎?對這對年輕夫婦來說,罕見疾病不是醫學名詞, 而是他們每天必須面對的事實。傾聽他們夫婦的心聲與分享,那種對生命深刻的體驗和真實感,讓我莫名的震撼。 「牧師,我們發現生與死的距離是這麼的接近,我們隨時會失去孩子。」當醫生宣告摯愛的孩子生命只剩倒數時刻,當他們必須每天面對死亡的威 脅,如果是你,該如何面對? 接下來每隔一段時間要 MRI,但不是為了治療,而是知道何時發病,他們不敢跟孩子談將來的夢想,因為將來是何等的遙不可及,也不敢對孩子承諾明天,因為他們不知道是否還有明天。這對夫婦不只面對孩子,還要面對阿嬤對上帝不滿的情緒,不解為何上帝讓我孫子如此? 他們表達自己非常軟弱,甚至覺得自己像是迷失的羔羊。我不知道如何安慰,只能跟他們一起落淚,多少時刻,我們引經據典談論生死,多少情 境,我們試圖解釋一切,但此時,我卻無言以對,雖然看到很多的生命起 落,但深入他們的內心,發現人實在太有限,我禱告,求上帝憐憫,該如何幫助他們呢? 最後,我慎重的跟他們道歉承認我的不足,因為我無法替上帝回應答案, 我只能與他們一起禱告,如果親身經歷這樣的苦痛,似乎任何外在的安慰都只是累贅,而且無濟於事。 保羅說:「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我若必須自誇,就誇那關乎我軟弱的事便了。」( 林後十一 29-30) 傾聽他們的生命故事,與他們一起禱告,雖然他們淚流滿面,但最後卻說:「我們曾經懷疑 上帝是否遺棄了我們,但我們依然倚靠上帝!」「牧師,中秋節的時刻,你讓我們知道上帝沒有離開我們,祂並沒有放棄我們。」 抬頭看窗外,雖然月亮很圓,但剎那感動的淚光卻讓月亮變得模糊。團圓不一定要月圓時刻,即使陰晴圓缺,上帝仍在,祂等待每一位願意與祂一同坐席的兒女。願上帝賜福你! 「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林後十二 9)
上帝國檔案
他叫ㄚ鴻,住在美麗的花蓮,對中部人來說,花蓮是有點遠。 前天他跟我說用宅急便寄來幾條魚包括鬼頭刀魚,一種中大型的魚,想給樂齡班的長輩加菜。他怕造成大家的麻煩也怕此種魚不好料理,然後坐 三四個小時的火車趕來員林,到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 隔天,用喜樂的心到廚房料理這些魚,大魚三吃,包括豐盛的魚湯,真的,實在超級美味!大家讚不絕口,並對他表示佩服與感謝!長輩們滿足的笑容,對ㄚ鴻是最大的喜樂與回應。 「認識耶穌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改變。」雖然不善言談,但對信仰的敬虔讓人深深感動。他期待住員林年長的母親與姐姐們都能認識耶穌,他不會說道理,但用生命見證真理,家人體會到了,母親甚至洗禮信了耶穌,他不遠千里而來,只因為愛與盼望──耶穌真的會改變人的生命。 另外有位母親,他有身心障礙卻活潑的成人孩子,也照顧著九十八歲的老母親,六十多年來的歷程,絕非一句很辛苦可以形容,然而,她卻為著樂齡班每週二三五的中午,長久為大家備餐。與她一起服事的退休老師也參與其中,而這位老師也曾遇到很多生命逆境,最近因孩子健康體檢,發現有狀況,信仰成為她最大的力量與倚靠。酷熱的廚房,他們常常汗流浹背,平凡的背影,卻有不平凡的生命力量。 耶穌說:「神的國,好像什麼?我拿什麼來比較呢?好像一粒芥菜種, 雖然比地上的百種都小,有人拿去種在園子裡,長大成樹,天上的飛鳥,宿在他的枝上。」如果這微小的種子,能成為樹木般的盼望,那謙卑向主所付出的愛,就能轉動世界的巨輪。 這是天國的檔案,人難以理解天國的奧秘,不是因為機密,而是因為我們的有限,上帝親自開啟一部分給我們,用淺顯的生命提醒我們什麼是上帝的國──即使是那細小的一部分,就足以讓生命大轉變。願上帝賜福你! 「因為上帝的國就在你們心裡。」( 路十七 21)
你在現場嗎?
有次去用餐,看到一個家庭帶著兩個孩子也來吃飯,那天好像是假日, 但引起我注意的不是那兩個孩子,而是他們沒有跟孩子互動,父母一邊吃飯一邊滑手機,兩個小朋友吃完了飯,百般無聊的要跟爸媽說話,卻被父母斥喝不要吵。小朋友東張西望不知道要做什麼,一個就趴在桌上玩弄筷子盤 子,一個在桌邊走來走去,挨著父母,卻又被斥喝回去坐好,然後父母繼續滑手機。對於年幼的小朋友來說,要他們像雕像般坐著卻又沒有任何互動, 實在有點困難。或許在忙碌的社會,全家能一起用餐變得很珍貴而難得,帶著孩子一起出來用餐,想必小朋友一定也很高興,但此時我看小朋友的表情似乎不很高興。 有次在重要的會議中,突然有手機響起,那個人接起電話,摀著嘴巴然後走出會議室,然後繼續講話。講完電話,再走入會場,繼續會議,直到他又接下一通電話。 另外一次是在一間教會的牧師就任禮拜中,當議長在主持且莊嚴神聖氣氛下,鈴聲響起,一位會眾接起電話,然後開始講話談事情,接下來整個會場停頓了一下,大家都聽見他在講電話,那種場面真的難以想像。 以上這些場景,你知道他們有什麼共通處嗎?他們其實都沒有在「現場」。或許網路很發達,電話很普遍,手機遊戲更是琳瑯滿目,但與孩子或家人在一起,沒有認真陪伴他們,也沒有真實的互動與對話,你覺得孩子會認為你很重視他們嗎? 會議中你沒有認真討論,也沒聽別人的分享,只因你在講電話或玩手機, 然後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你認為大家不會在意?也會當作沒事? 試著想像,如果一對新人在婚禮上,當新娘等待新郎說出「我願意」時, 新郎卻說「等一下,我先接一下電話」,那你就知道接下來代誌大條了。人到心也要到!重點是你心要「在場」。 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專心眼前的人事物,並且享受這種情況,我們處於便利的時代,卻也是極易不專注的時代,專心一件事,除了帶來很大的祝福,也讓生活更真實而鮮明。 我想起每年的兒童夏令營,隊輔老師們全部集中將自己手機收起來,共同裝在大盒子裡,然後專心帶小朋友,老師與孩子都很享受那段互動的時 間,幾乎在所有家長的回應中,都提到孩子夏令營帶給他們無比的感動。 舊約聖經提到,當以色列人快要進入迦南地時,就差那臨門一腳,很多人卻發出負面埋怨的聲音,導致不能進入應許之地,並且滅亡在曠野中: 「因為他們沒有專心跟從我。」( 民三十二 11) 然而迦勒卻因著信,在上帝面前領受應許:「唯有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必得看見,並且我要將他 Read More
不可測度的上帝
同一個禮拜,有兩位青年分別來教會找我,他們是以前的大專生,特別的是,這兩位都曾經歷生命危急的時刻,也經歷上帝奇妙的拯救,如果說是神蹟、是起死回生的時刻,不如說是靈魂獲救的關鍵恩典。 那一年,接到電話通知他發生嚴重車禍,趕到醫院,他們說整個身體像是一個豆腐,被拋到天空然後重重落下,幾乎不成人形,當下的震驚難以言喻。從外形我幾乎無法認出他來,搶救的過程非常緊急,沒有人有把握。最後醫生發出通知,要家屬過來預備心見最後一面。當下,我們發出代禱信, 一起為這位青年禱告,沒想到,教會全體兄姐當天晚上幾乎全來教會,當大家跪下禱告的時刻,彷彿天使在替我們爭戰,那一夜真的是我漫長的一夜。 這位青年,環境圍繞的全部是民間的信仰,光是他的名字,就被家人更改了四次,最後一次聽說還是「濟公」替他取的。他們家人不喜悅他認識耶穌,多次阻擋他,也認為拜民間神明才是王道。但他卻渴慕真理,聖靈動 工,多次來教會聚會,對他來說,最棒的時刻就是活在基督的愛中,每次探訪,他總是希望參與,每次的服事活動,他總是主動說能否幫忙,很靦腆卻勇敢的青年。 跑廟宇又常拜拜的母親,在最後時刻,束手無策,知道教會全體替他們禱告,非常感動,希望耶穌能幫幫忙,這是他們最後的盼望。說起來,令人驚訝與奇妙,就在家屬全部到齊時,他的景況卻突然有了起色,醫護人員說應該是反射動作,但接下來幾天,整個情況急轉直上,兄姐仍舊為他禱告, 每一次的回報訊息,都讓人興奮,最後他復原了,不但復原,連醫生說的可能後遺症也沒有發生。 此次他來找我,帶著妻子與雙胞胎孩子,他回顧十多年前的事,那次, 讓家族知道耶穌的真實,那次讓他知道上帝的大能,那次讓他靈魂甦醒,那次他成為新造的人。 而另外的這位青年幾乎是同樣狀況,因為極為嚴重,不得不轉到大醫院,他來員林讀書,家人也不在身旁,當時我與護理人員坐著救護車急奔大醫院,我不知道當時他是否有意識,不斷跟他說話為他打氣加油,為他禱 告……,救護車鳴笛的聲音,反倒讓外在的一切變的很遙遠,而我的內心非常的緊張,因為能做的只有陪伴與禱告,其他我根本沒辦法。 奇妙的上帝,再一次彰顯大能,祂傾聽大家的禱告,也願意成就這個禱告,這位青年本來是一位慕道友,現在他知道生命的每一天,都是上帝給他的。此次專程從高雄開車來,帶著未婚妻,說要當面親自告訴我,他要結婚的訊息。 聖經說:「人生在世必遇患難,如同火星飛騰。至於我,我必仰望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