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血漏的女人

有一個女人,患了十二年的血漏,在醫生手裡花盡了他一切養生的,並沒有一人能醫好他。他來到耶穌背後,摸他的衣裳繸子,血漏立刻就止住了。耶穌說:「摸我的是誰?」眾人都不承認。彼得和同行的人都說:「夫子,眾人擁擁擠擠緊靠著你。」耶穌說:「總有人摸我,因我覺得有能力從我身上出去。」那女人知道不能隱藏,就戰戰兢兢的來俯伏在耶穌腳前,把摸他的緣故和怎樣立刻得好了,當著眾人都說出來。耶穌對她說:「女兒,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去罷。」( 路八 43-48) 有一位年輕人,領受神的呼召,成為一位傳道者,他憑著信心租下一個小學校的禮堂舉辦一個福音聚會,準備一項新的事工。他邀請親朋好友甚至在社區中登廣告印小單張,那天晚上終於來到,時間快到時,禮堂裡卻沒 有人來,空蕩蕩的椅子,除了一位控制音響及技師外,沒有任何人,他非 常難過,準備放棄之際,心中突然湧起強烈且堅定的決心,他說,我不要像戰敗的公雞一樣離開這裡,我已經預備好講章,也租下禮堂,我要做好我該做的事,於是他走上講台,雖然底下空無一人,他仍然用心講道,彷彿底下座無虛席,他連續講了一個鐘頭,最後甚至開始呼召,請人走到前面來接受基督,他說他當時覺得自己是徹底失敗,他覺得自己就像個傻瓜,正當他 快要結束呼召時,側門突然打開了,走進一位老先生,他是清潔人員,他走上前握著年輕牧師的手,說:我要決志信主,後來他說:其實不是你的講道感動我,而是雖然台下沒有人,你卻依然如此用心講道,不久那位技師也從音響室,走下來說:我要決志信主,那天晚上年輕牧師回到家時,沒有感覺失敗,反而知道神按手在他身上,那是個轉捩點,之後各樣機會的門陸續打開,如今他是位很成功的牧師,牧養成千上萬的會友。 這個真實見證讓我感觸很深,記得我還是神學生,有一年的暑假,我被派到屏東縣一間偏遠的振興教會。人生第一次站上講台講道,非常的緊張, 主日一大早五點多起來到外面對著高大芒果樹把眾麻雀聲當成人群聲「練習講道」,拿著講章,大小聲的「念稿」,仍舊無法解除心中的緊張,時間到了,一直冒汗,好想消失。但我知道我不能退縮,不斷禱告,上台後卻感到眼前一片旋轉,然後很快上台,很快念完講章,也很快下台,度秒如時,以為過了很久,冷靜後卻發現只過十分鐘。尷尬又抱歉,難過極了。後來傳道師上台告訴大家,清晨七早八早,有人在教會廣場,大聲小聲亂喊,原來是神學生劉老師在對芒果樹講道,他很認真用心,準備幾個禮拜的 Read More

愛大赦免也大

於是轉過來向著那女人,便對西門說:「你看見這女人麼?我進了你的家,你沒有給我水洗腳;但這女人用眼淚溼了我的腳,用頭髮擦乾。你沒有與我親嘴;但這女人從我進來的時候,就不住的用嘴親我的腳。你沒有用油抹我的頭,但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腳。所以我告訴你,他許多的罪都赦免了,因為他的愛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愛就少。」於是對那女人說:「你的罪赦免了。」同席的人心裡說:「這是什麼人,竟赦免人的罪呢?」耶穌對那女人說:「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罷。」( 路七 44-50) 1971 年 10 月 14 日《紐約郵報》刊登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回家》(Going Home):有一位因倒閉破產而被判服刑三年的男子,在出獄前他寫了一封信到喬治亞州給他所愛的妻子,問她是否還願意接納他,願意的 話,在他出獄的當天,在家門前那棵老橡樹上繫上一條黃絲帶;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或她已另有歸宿,也就是他沒有看到黃絲帶的話,他會安靜的隨公車離開,不會打擾她的生活。 在返家的路上,他心中忐忑不安,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當車子快到家的時候,他甚至不敢張開眼睛,懇求公車司機幫他打探。結果車子司機及所有的乘客都同聲歡呼驚嘆,他張開眼睛,竟然看到老橡樹上有著數以百計的黃絲帶在風中飛舞,大家頓時都感動得熱淚盈眶! 這個故事刊出後不久,很快的就出現了音樂作品。這個感人的故事被編寫成歌曲: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e Oak Tree(老橡樹上的黃絲帶),隨著歌聲傳遍了全世界。而黃絲帶也成了美國歡迎更生人重獲自由的標誌,也代表歡迎久別歸來的親人或朋友。 這是愛與饒恕的故事,裡面充滿了力量與祝福!耶穌如同那黃絲帶接納你我,祂來並不是要定人的罪,而是來尋找拯救失喪的人,今天聖經記載了一位婦人,來到耶穌面前,帶著盼望與信心也帶著生命的苦痛與懺悔,她跪下來,忍不住流下眼淚,淚水溼了耶穌的腳,她用頭髮擦乾;並用油膏抹耶穌的腳,耶穌知道她的軟弱也明白她內心的生命,帶著憐憫與愛說出了:妳的罪赦免了。當同席的人驚訝耶穌所說的話時,耶穌又說出了:妳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吧!當這位深感重罪的婦人對比旁邊的法利賽人及西門時,我們看到耶穌的愛何等的大與奇妙,是的!愛大,赦免也大,如果你問上帝說:主啊!你為我承受有多少苦痛呢?耶穌的回答應該不是祂的苦痛, 或是祂釘十字架上的傷痕,而是流著極大喜樂的眼淚告訴 Read More

挑選十二個門徒

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神;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這十二個人有西門 ( 耶穌又給他起名叫彼得 ),還有他兄弟安得烈,又有雅各和約翰,腓力和巴多羅買。( 路六 12-14) 為非洲帶來復興的德籍佈道家布永康牧師,十九歲時還不會講英文,這在德國算是資質很差的孩子。他從來沒想到有一天上帝會用他,並差派他到非洲宣教;更沒想到,他會在一場佈道會中同時向二百萬以上的人傳福音。 有一次,布永康牧師在歐洲服事,他問上帝:「為什麼是叫我來做?」上帝說:「你不是我的第一人選,也不是第二人選,你是第三人選!」他繼續問道:「那你為什麼不差派前面兩個呢?」上帝回答說:「因為他們兩位不順服、不願意。」他立刻說:「上帝,不用找第四個了,我在這裡,請差遣我!」今天,他所思想的目標,已經不是向二百萬人傳福音,而是要看見上千萬、甚至上億的人信耶穌。 耶穌揀選學生成為門徒,這十二個人身分都很卑微平常,他們有漁夫、有激進黨的人士甚至還有稅吏( 猶太人不喜歡稅吏),揀選並非因為他們的背景,而是使用願意的人;彼得、雅各和約翰聽見耶穌呼召:從今以後,你 要得人了。聖經說:「他們把兩隻船攏了岸,就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 路五 11) 當耶穌遇見稅吏利未( 馬太),就對他說:「你跟從我來!同樣的,他就撇下所有的,起來,跟從了耶穌。」( 路五 27-28) 你可以想像這些學生的組合,不同的個性與軟弱,某些角度上來看其實很難相處,激進黨的西門與稅吏馬太的衝突理念,彼得的怕死與多馬的疑 惑,你可以說他們是烏合之眾,但他們卻是耶穌所揀選的。你可以說他們沒有什麼特別,但耶穌使用他們,令人驚訝的是:當耶穌復活之後,他們領受聖靈的大能,遍傳福音到世界各地。而震動全世界的福音就是從這些門徒開始。 約翰福音說到耶穌對門徒所說的話:「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 十四 12) 耶穌所託付給我們的,是那超乎想像的力量,而事實也是如此,耶穌傳上帝國的福音並未離開巴勒斯坦,但是他的學生卻領受這份力量把福音傳到地極。保羅雖然曾迫害基督徒,但生命更新後,被神所呼召,他所做的事工與所寫的書信卻影響到全世界每個角落。這是更大的事,耶穌所說的就是要我們領受這份力量,把拯救的信息傳到萬邦。這不只是指耶穌使死人復活、瞎眼看見或麻瘋病得潔淨的神蹟,而是福 Read More

做你當做的

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眾人問他說:「這樣,我們當作什麼呢?」約翰回答說:「有兩件衣裳的,就分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當這樣行。」又有稅吏來要受洗,問他說:「夫子,我們當作什麼呢?」約翰說:「除了例定的數目,不要多取。」又有兵丁問他說:「我們當作什麼呢?」約翰說:「不要以強暴待人,也不要訛詐人,自己有錢糧就當知足。」( 路三 9-14) 約翰傳悔改的信息,說出你們要與悔改的心相稱,同時提醒猶太人,不要認為有亞伯拉罕為自己的祖宗就是上帝的選民,上帝甚至可以從石頭中興起亞伯拉罕的子孫來。( 路三 7-8) 這段話引起了旁邊很多人的迴響,包括稅吏甚至兵丁,可以看出,當約翰在傳講信息時,各行各業都有,他們提出了我們當如何做的問題。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也是生命尋求更新的動機。因為他們想要改變,想要領受真理的道路,約翰從他們的工作與生活去提醒如何做,重點是他們必須這樣去行。 在聖經提到一個病了三十八年的瘸腿者,每天在畢士大池中等待醫治, 但水動時他根本沒有機會下去,多年來他的腿如同他的心充滿限制,但今天卻因著耶穌看到無限的可能,耶穌來到他面前,直接跟他說一句話,你要痊癒嗎?他的回答雖然合理,但都是悲情與無奈,耶穌沒有說悲憐的話,也沒有回應他的內容藉口,只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罷。」這個人立刻照耶穌所說的指示去做,結果他痊癒了!不是畢士大的池子醫治他,也不是旁人幫忙帶他下池,更不是他的悲情醫治自己,而是他遇到了耶穌,而且照耶穌所說的去做!你的人生或許經歷許多的苦楚,你的經歷或許不堪回首,你的未來可能也一片茫然,但今天耶穌來到你的生命,告訴你:若你要有新的人生,若你要有意義美好的未來,若你要成為新造的生命,你就必須起身!向前行!不必再唉聲嘆氣,也不用拼命找藉口去怪罪生不逢時或遇人不淑。 即使你的理由再充足,它並不能解決你的問題,反而讓你咒怨綑綁,痛苦 無奈,離夢想越來越遠。學習饒恕,放下苦毒,拒絕受害者的心態,耶穌愛你!祂來到你的生命,看你為寶貴,祂深知你的問題,更能夠解決你的問 題,只是你願意照祂的話去行,耶穌說: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 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纔能進去。又說:「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 太七 24-25) 上 Read More

大喜的訊息

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忽然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讚美神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 路二 10-14) 路加福音第二章說的不只是一個好消息的福音,而且是一個普世且關乎萬民的福音,而這關乎萬民的福音卻是先向一群卑微的牧羊人顯現。那是馬槽的耶穌,沒有枕頭的耶穌,受難的耶穌,被棄的耶穌,但卻點燃了無數人的盼望,那邊緣的社會人,痲瘋的患者,血漏的婦人,無助的父親,失去親人的馬大馬利亞,瞎眼乞丐的巴底買,將被石頭擊打的婦人,深陷困境的窮寡婦;福音雖然奧秘,卻充滿真理,它不是用人的一般理性所能論斷,更不是一般外在環境邏輯所能推論,因為愛大過邏輯,生命大於理性;你可以想像一位瘦弱的母親衝入火場救她的孩子,你就可以體會為何耶穌要為你受難釘在十字架上。 近來聽到個故事,一位老伯,九十三歲,踩著三輪車近三十年,為三百個貧困學童,捐出三十五萬元助學款,一個冬天,他來到天津的耀華中學, 拿出放在飯盒裡的五百元,跟學校的老師說:「我踩不動了,以後可能不能再捐了,這是我僅有最後的一筆錢。」老師們全都哭了。他叫白芳禮,已經過世了。這個平凡的人物,訴說不平凡的真理,愛讓生命完整,也讓世界有光,即使是卑微,卻因愛將生命彰顯出無比的價值與感動。 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原來上帝差遣祂的獨生愛子是為你而來,祂揀選所有的人到祂面前,因為祂不願一人沉 淪,乃是人人得救;但這關乎萬民的,有多少人在乎呢?「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神,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了。」( 林前一 21) 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 約六 35-37) 最近得勝者即將結業典禮,這個禮拜最後一次上課,老師及學生們請我暫時給他們一點時間,他們準備了六項奇妙關卡,要我一一簽名表達同意, 而且為了這個活動他們準備了相當時間,其中一項是學生朗讀上得勝者的啟發及對義工老師的回應,沒想到,一位學生代表全班說出一段令我感動的話語,大意是:「上帝的愛通過義工老師及得勝者讓我們深深相信祂的真實, 耶穌的恩典成就 Read More

我心尊主為大

馬利亞說:「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因為他顧念祂使女的卑微;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那有權能的,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為聖。他憐憫敬畏他的人,直到世世代代。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裡妄想就被他趕散了。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他扶助了他的僕人以色列,為要記念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施憐憫直到永遠,正如從前對我們列祖所說的話。」( 路一 46-55) 以利沙伯與馬利亞是新約聖經當中記錄最早的兩個婦女,以利沙伯是施洗約翰的母親,馬利亞是耶穌肉身的母親,以利沙伯在天使的啟示中得知自己將會懷孕生子,即使年紀老邁,上帝也將成就這件事;半年後,馬利亞也得了天使加百列的啟示:將懷孕生子,聖靈將降臨在其中,她將要生一個孩子取名叫耶穌。很奇妙的,在新約裡最重要的兩位人物:一位是為耶穌預備道路的施洗約翰,一位是上帝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完成救贖的彌賽亞,這兩個中心人物竟是從這兩位極為卑微的婦女所生。 以利沙伯與馬利亞的對話當中充滿了盼望與喜樂,特別是馬利亞在聖靈感動中說出了對上帝偉大的頌讚詞,而這段話語讓我們看到了馬利亞對上帝的敬虔事奉與靈性生命,對我們是何等大的榜樣。在後代的音樂家或者神學家都對馬利亞的這段尊主頌詞有諸多的探討與研究,在文藝復興時期更有 許多音樂家做曲子表達歌詞的含意,其中以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 所寫的 Magnificent 成了人類歷史中極珍貴的文化寶藏。因為裡面所提及的是一位敬畏上帝且充滿靈性生命又把榮耀歸給上帝的一個女子。 「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不僅是對上帝的頌讚,更是生命中對上帝主權的認知,而且因著對上帝的事奉,產生無比大的喜樂。每個人都需要上帝的救恩,即使是馬利亞她也說出我的「救主」,祂是拯救的主,是生命一切的源頭也是生命最終的喜樂。 這給我們很大的提醒,事奉上帝是喜樂的!是奇妙的恩典!對很多人來說必有極深刻的體驗,但對某些人則不一定是如此的感受。如果我們真的是事奉上帝,你會知道這其中的含意,如果不是服事上帝,你很難明白服事是何等的甘甜。事奉上帝是很喜樂的,因為你歸回了上帝,你回到了創造你的主,你在祂的聖工中有份,你參與祂福音的恩典事工!感謝上帝!我們都服事在祂面前,台語聖詩 452 首說:「上帝愛疼怎能許大,歡喜施落給我,揀我 Read More

祂不在這裡,祂已復活

他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 路二十四 6) 上帝愛我們,不是因為我們是怎樣的一個人,而是因為祂是怎樣的一位神。復活節不只告訴我們上帝的大能,同時也提醒我們,生命的一切都是 屬於祂,也要獻給祂,因為祂把祂的一切都給了你。當人真正認識上帝的 時刻,常常也是經歷患難思索人生最深刻的時候,患難中的恩典如同耶穌 受難中所帶來的復活盼望。不是我們愛上帝,乃是上帝先愛我們,親愛的弟兄姐妹,經歷了受難的過程,讓我們在基督裡體會真實的生命,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上帝愛你,超過你的想像,因為你,祂認為值得為你而死,而你所追求的一切,沒有一件值得基督為它 而死。生命應該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而是以基督為中心。是的!受難週告訴你,若要真正活著,就得徹底的死去,讓老我凋零,讓枝芽新生。 當德蕾莎修女站在印度加爾各答的土地上,她跪下禱告,她知道這貧瘠的土地及貧困甚至瀕臨死亡的人民是那麼的寶貴而重要,她毅然投入一切, 即使一無所有,她知道有上帝,就等於擁有全部,上帝不可能棄他們於不 顧,所以她成為上帝祝福的手,我很感動,因為上帝通過她讓我們明白耶穌基督受難中所帶來的復活盼望。 這幾天感受深刻,不只是因為事工的充實,或是福音的分享,而是弟兄姐妹在這段時間上盡心盡意盡力的擺上。我看到主日學老師們為了主禱文的背誦教導、為了詩歌的預備,傾其全力,一個個招呼及鼓勵,我看到聖歌隊的弟兄姐妹,為了復活節的詩歌及錄製 CD,盡其所能,付出時間,投入心力,專注其中,只因為要把這一切做到完全。 我看到米利暗詩班的姐妹,她們練習雖不若年輕人敏捷,卻花更多時間在練習,一而再,再而三的反覆練習,也互相打氣加油,彷彿告訴生命說: 我可以年長,但心志卻不會年老!終其一生我就是要服事耶和華我的上帝! 我看到男聲和合唱團的弟兄們,發揮合作精神,任勞任怨,不但招呼兄姐, 指揮交通,甚至從上班地點沒回家就直接奔往教會參與練唱。我更看到背後那些不出聲音的弟兄姐妹,從廚房到環境,從行政到關懷事工,從陪伴到代禱,都讓我覺得復活的基督彰顯在每一位弟兄姐妹的生命中。你們真的是很不一樣,如果成長是一個旅程,那你們就是那向著標竿直跑,勇敢往前的基督精兵。過程雖有辛苦,但在成果中卻有心靈無比的喜樂。 敬愛的同工,我們的生命若是光,就應該讓光點著,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這光走出黑暗,社區的民眾,未信主的家人或厝邊的鄰居,他們需 Read More

困境中的祝福

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 出十四 14) 我們常會有一種錯覺,認為困境就是不幸,遇到打擊就該沮喪;其實生命是一連串的挑戰,也是不斷的成長故事。主日學夏令營有一年到大村的劍門休閒農場舉行校外教學,在農場當中有一棵極大又漂亮的玉蘭花樹,不但有兩人寬圍的樹幹,而且有繁茂的枝葉與樹枝,看的出這棵樹應該有一段很長的歷史,園主分享說他從小到大爬這棵樹長大,對他來說有很深的情感, 然而有些小朋友注意到這棵樹的樹幹似乎有很多的刀痕,看起來傷痕累累, 園主藉此機會向大家分享植物生命的奧秘,他說這棵樹之所以能如此的壯大與繁茂,不只是年歲的經歷而且也是因為這些斧頭刀痕;每到開花季節前, 他們就會稍微用斧頭在樹幹砍幾下,樹因為受到這種砍伐,為了求生存產生更大的能量努力開花並更強壯;所以花會開的特別漂亮而且多。從自然界裡似乎給我們一些提醒,溫室的花朵是不堪一擊,人生的各種處境都有其意 義。我們不但要欣然的在處境中學習也要在當中領受真實的力量。 聖經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賽三十 15) 雖然目前的狀況不是很理想,也不是我們所想要的,但若我們相信上帝掌管明天,若我們知道祂必為你開道路,而且是沙漠開江河的上帝,你必得到那份盼望與真實。我們不一定明白所有的事,但我們知道,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的益處。用心不代表要煩心,努力不代表要憂慮。保持信心,上帝必讓每個情勢都為你的益處而效力。 以色列人在後有埃及軍兵的追趕,而前面卻是無法前進的紅海,一切似乎都無望了,以色列民開始埋怨批評,他們忘了帶領他們的耶和華上帝,他們的聲音充滿著無望與恐懼。上帝要摩西吩咐他們停止無謂的埋怨與恐懼: 「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 出十四 14) 神要人停止不必要的恐懼與批評,祂要我們謹守口中的話語。上帝不但行神蹟使紅海分開拯救了他們,也阻擋消滅了埃及的追兵;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無論任何情況,仍要信靠上帝。而且每一件困難,每一個挑戰都會為你帶來更大的力量與信心。拍攝《賽德克 ‧ 巴萊》的魏德聖導演,在面對生命的挑戰也真情告白說:不是我勇敢,而是我無路可退!是的!我稱這個叫無路可退的恩典。沒有後退的路,你就必須義無反顧!沒有退後的空間,你就必須繼續向前!很多的賜福,並不是馬上解決你的難題,而是讓你的信心在絕處逢生,領受更大的驚喜。箴言說:在你一切所行的 Read More

日子如何,力量也必如何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賽四十 31) 總會傳道委員會這幾天特別針對應屆的神學生舉行面談與分享,同時也對福音的使命再一次的確認與鼓勵;我剛好與左營教會陳牧師分配同一組。他是我的前輩,也是學長。他對福音的熱忱與積極態度很令人肯定,除了在澎湖五年,接下來就在左營教會一直到現在。我看到他對後輩的傳道者有很深的期許,除了了解應屆學生的想法與異象,也很懇切的分享牧會二十三年來自己的心得。但令我感動的不只是內容或是分析這些年的心得歷程,而是我看到他對福音的熱忱,與積極尋求突破各種可能性的態度,不斷改進再出發,不斷學習再努力,倚靠上帝的堅定信心真是令人動容。不止學生受益, 連我在旁邊都得鼓勵。雖然已快六十歲,但卻比年輕人更年輕的心境,特別說到異象與新的看見仍掩不住那份喜樂與盼望的眼神。 熱忱的生命確實會影響人一生的發展,不一定要很有恩賜,也不一定要有什麼背景,只要你願意,順服上帝、讓祂帶領你、堅定的倚靠祂、保有熱誠的心,祂必帶領你前面的道路。 我們教會在幾年前就開始了聖經班課程,你總會看到阿盼姐、伯源姐、阿蜜姐三位長者,一定都會出席參與聖經班課程,即使她們有的並不認識字,但專注心傾聽,並分享生活的見證,熱切的態度也鼓舞很多的年輕人及弟兄姐妹參與。有一次阿盼姐在過年前穿了一件很好看的衣服,她用稍微沙啞卻堅定喜樂的心慢慢的說,這套衣服已經穿了二十多年,上帝疼我,都穿不壞,身材也沒變,所以到現在仍然真好穿。還說信耶穌,人老心不老,每天都很喜樂!樂觀與喜樂的心,讓八十多歲的阿盼姐,不僅令我感動,還有說不出的溫馨。 去年聽到一位研究謝緯牧師傳記的同工,分享到謝緯牧師的弟弟謝綸長老,已經九十多歲了,雖然早已退休,但卻仍然坐公車,往返教會及醫院到處做義工協助幫忙,也常探訪關心需要關心的人。 不但充滿活力,更充滿熱誠的心。雖在職場上退下,但在禾場上卻仍是勇士!聖經有提到迦勒的信心,他跟隨摩西出埃及前往上帝的應許之地,那時四十歲,當眾人窺探迦南地之時,所有的人回報的是壞消息,認為永遠不可能進入迦南地,那些種族的人極為高大強壯,自己如同蚱蜢,不堪一擊; 甚至說他們是會吞吃居民之地,所有的人絕望哀嚎,唯獨約書亞與迦勒滿懷信心,說:「耶和華若喜悅我們,就必將我們領進那地,把地賜給我們; 那地原是流奶與蜜之地。但你們不可背叛耶和華,也不要怕那地 Read More

芥菜種的信心

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 太十七 20) 馬太福音十七章記載著一位父親因著兒子患癲癇的疾病,並且被鬼所附, 他跑來找耶穌,跪下來用極為懇切的心求耶穌救他的孩子;耶穌醫治了這個孩子,但是學生隨即提出為何他們不能趕出那鬼呢?耶穌對他們說:「是因你們的信心小,然後說: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我們常常在講信心的功課,而信心確實是得著恩典與賜福重要的關鍵。希伯來書作者更提出:「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來十一 6) 但是很多人卻誤解了耶穌所說的意思,認為芥菜種的種子那麼小,以為我們只要有那麼小的信心,就 可以有移山的能力,甚至能為人醫病趕鬼。 幾年前與牧者聖地研習團的同工到以色列,我也帶回耶穌所說的芥菜種子,也拍了芥菜種子長大後如樹般的相片,種子真的很小,甚至比我們台灣所看的芥菜種子還小甚至可能不到十分之一。我貼在卡片上並用這兩種子做 比較,當作教材。但是你若去對照且研讀在馬太福音十三 31-32「耶穌又設個比喻對他們說:「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裡。這原是百種裡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來宿在他的枝上。」( 可四 31-32)「上帝的國好像一粒芥菜種,種在地裡的時候,雖比地上的百種都小,但種上以後,就長起來,比各樣的菜都大, 又長出大枝來,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他的蔭下。」( 太十三 31-32) 路加福音十三 19「上帝的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園子裡, 長大成樹,天上的飛鳥宿在他的枝上。」 你會發現其實耶穌所說的芥菜種的信心並不是你的信心要向芥菜種那麼小,而是你的信心即使只有芥菜種那麼小,但你若願意讓信心扎根,就算種下如芥菜種般小的種子也能漸漸成長茁壯,並因著上帝的大能呈現出人所認為不可思議的奇蹟!這是大的信心,這是蒙神所賜福的信心!也唯有如此才是神所喜悅的。 而移山的信心所展現的可不是叫你跑去外面,吩咐八卦山與大肚山交換位置,因為你在怎麼吼還是沒有用。這裡所說的山,在以色列民族的意思是困難或挑戰的意思,有時也是阻擋與患難的意思,而且並不是單純指著山而言,而是指內心常有的憂慮、困苦、問題都可以用扎實的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