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相信聖經是神的話語? 你認為聖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本書嗎? 如果是,你是否有全部讀完聖經呢? 這是一位聖經學者曾經問大家的問題。很多人都讀完過一整本書,不過將整本聖經讀完一遍就不多了,這是很奇怪的現象。 聖經舊約有929章,新約有260章,全部總共1189章,如果每天讀三章,週末讀五章,其實一年就能將聖經全部讀完。 小時候幾乎每天都會看到阿嬤拿著放大鏡在閱讀聖經,阿嬤只看懂白話字羅馬拼音,所以都會唸出來,我們四兄弟小學放學回來,阿嬤會教我們念聖經然後再念給她聽,大部分都是固定的經文或主禱文,讓我們熟悉。 當時我們很調皮但不搗蛋,阿嬤稍微重聽但我們卻故意很大聲嬉鬧一起背給阿嬤聽,結束後她會將綁在床頭桿上用塑膠袋裝的糖果給我們獎勵,鄰居聽到知道我們放學了,有時會拿傍晚所煮的菜帶一些過來,記得那時還是用火爐煮飯有煙囪的那種,當時讀聖經的場景加上三合院古厝和周圍的田地,形成不一樣的田園回憶。 我們教會青少年團契最近在查考尼希米記,因爲時間因素,聚會時只能讀一段經文,實屬可惜,所以大家就決定朗讀錄音整卷尼希米記,每個人讀一章,結果很快就登記額滿。 最近他們錄音完成,行政同工告訴我:『他們錄製超認真的,幾乎所有的人,都超過十次以上的重錄,才完成』。他們敬虔加上謹慎,每一次有一點咬舌或是漏風,就NG重來,附近有聲音參雜,就重來,聲音卡卡就重來,一次又一次,直到覺得滿意才完成。 我問了一位青年,他說那段聖經是在醫院值小夜班後回家,錄了二個多小時才完成;聚會時也問了一位青年,你錄幾次完成?他有點不好意思,指頭比了個三,我以為是三次,他說不是,是三十多次。 我很驚訝而感動,他們見證對上帝話語的慎重,他們明白真理話語的重要,在他們身上看到基督的榮美,也看到盼望的力量。 我們常常聽APP讀聖經或是別人讀聖經,但總不是自己讀聖經,那關乎於你的福音,何不從自己的口試著讀出來,麥克阿瑟將軍說:『先生,請相信我。我就是在最疲倦的時候,也必須讀了聖經才上床,沒有一晚不是這樣。』海倫凱勒說:『我愛聖經與愛其他的書不同,聖經帶給我深沉的安慰,它啟迪我能看見的是暫時的,不能看見的是永遠的。』聖經阿摩司書提醒我們:『..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阿摩司八:11。 真希望我們教會兄姐全體能將整本聖經『讀』起來,讓上帝的話語充滿我們的生命,讓基督的真理行在我們的生活,『因為出於 Read More
我將為此而活
劉德行 牧師 每次看到活力滿滿,向心力極大的樂齡班團隊,總是感染那份喜樂朝氣的氛圍。從開始的健身操,到活潑充滿益處的各項活動,讓樂齡班同學幾乎很少缺席,他們像團隊般,珍惜每一次的上課。 樂齡班長輩幾乎都是第一代基督徒,剛開始雖然來自不同的民間信仰,但生命影響生命,經歷生活的愛與關懷,體會平安的真實意義,在彼此扶持和互動中,如同他們常說的:『信耶穌,真正好!』 這幾天前往醫院分享,結束後,一位擔任主管的弟兄陪我走一段路說,母親跟他分享,多年來在國外,如今回來,目前在樂齡班裡,他做了一個決定,決定將人生最重要的這段時間,來幫助還未認識基督的人,領受平安的福音,『我將為此而活』!雖然工作擔任要職,但因著母親的心,深深影響他體會服事他人的意義與價值。 原來這裡有委身基督的生命,原來這裡有充滿熱情的愛與理想,我們樂齡班長輩很多人洗禮,對一輩子在民間信仰背景的長輩來說,信耶穌,談何容易?面對家族,面對鄰居和親友,他們的改變,成為最大的見證。聖經說:『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既然是無比的大能,只要人願意為神所用,最微小的芥菜種子都能成大樹,神所成就非人所能限制。 這兩天參與一個會議,遇到一位弟兄,他說目前做居家服務的事工,雖然辛苦,但是很有意義,不過,他分享一件事,讓我深有感觸,他說很多服務的長者中,總是幾位一直跟他說,活著很沒意思,認識的朋友一個個離開,互動的人非常少,整天等著吃飯,生活沒有目標,不知道要做什麼。這位弟兄很感慨,人沒有目標與意義,真的很可惜。 最近媒體報導,一位樂壇歌后因為罹患憂鬱症與特殊原因而離世,消息傳出令人深感驚訝與難過。或許有人會探討揣測原因,不論如何,對家人及愛他的親友來說是相當大的傷痛。 箴言說:『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靈憂傷,誰能承當呢?』(18:14)。當看似困境無路時,當懷疑人生時,永遠別忘記,唯有基督為我們承擔,祂必成就超過你所想像,凡事交託神,就像柳暗花明又一村,也像被關上窗戶,卻開了一道門,生命何其珍貴,神豈不開道路呢?聖經說:『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哥林多前書10:13。 眾人強留耶穌時,耶穌回應說,我必須到各城傳神國的福音,『因我奉差原是為此』路四:43;當審判耶穌的比拉多說:你是王嗎?耶穌說,『我為此而生,也 Read More
從地基說起
劉德行牧師 教育館興建的開始,光是打地基的建造工程就用了將近一半的時間,剛開始很納悶,每天看著似乎緩慢卻是扎實的工程時,心想應該會有好長的時間才會完工。 想不到當地基工程全部完成後,接下來的進度就非常的快速。在這幾年缺工跟缺料下,能如此有節奏穩定的進行實屬難得。 耶穌曾說到有人蓋房子,若是建在沙土上,沒有根基,水一沖,就會倒榻,而且房子壞得非常大;然而根基安在磐石上的,總不能動搖,因為建立在穩固的磐石上。這個比喻說明聽見不去行的,將如沙土般的脆弱;聽見去行的,將如磐石般的穩固。 比喻雖然淺顯,但意義卻是深長。 有一個經理,跟員工演講分享後,說你們的椅子下方有放幾張鈔票,是要給你們的,結果大家起身從椅子下找到不等的鈔票,大家不解經理用意為何?他只說:『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我們一樓教室外側花園有兩顆酪梨樹,好幾年前,有樂齡長輩說酪梨很營養,大家說教會旁邊可以種種看,越説越熱絡也越期待,但就是沒有人去種。直到英俊執事聽到,默默的從兩顆種子開始,歷經幾年,長大成樹;這幾天發現竟然有小鳥在那邊築巢,還看到幼鳥的身影,可見這樹已經相當高度了。 一百個計畫,不如一個具體的行動,即使很小的行動,也會讓你更接近目標與夢想。耶穌用小孩的五餅二魚顯明微小的行動付出,帶來上帝權能的賜福,也用芥菜種的比喻,讓人明白信心的重要;上帝的國不是塑造在知識的理念,而是實踐在生命的每一天,『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聖經提到一位律法師問耶穌,誰是我的鄰舍呢?耶穌就用好的撒馬利亞人的比喻來回應,從祭司到利未人都沒有協助那位受重傷的人,反而他們所不屑的撒馬利亞人,卻幫助了他,甚至為那已經一無所有的人處理所需的費用。耶穌問:誰是那一個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律法師說:是憐憫他的人。接下來耶穌簡短卻有力地說出一個真理:『你去照樣行吧』。 敬愛的弟兄姐妹,當我們在探討聖經真理,每個禮拜聆聽上帝話語,對神的話語即使不是每天閱讀,也知所大概,然而深刻的共鳴,更需要行動的展現,即使是微小的行動,也是實踐的彰顯,小時候常聽長輩說:聽道理也要行道理;福音是上帝的大能,不可能沒有力量! 下次當你靈修時領悟到的啟發,主日信息時受到的感動,禱告時領受到的信心,聽到見證深深的共鳴,那就順服上帝給你的聲音,與神與人與自己和好,走入真實世界,實踐上帝要你成為這世代祝福的聖工,世界將因你而更美好。願上帝賜福你! 『願祢 Read More
#時光膠囊
劉德行牧師 非常驚訝收到一封十一年前寫的信,十一年前教一個得勝者班級,全班學生與老師為表達感謝及回憶,大家合力完成這封厚厚的信。通過他們寫的內容,我極力回憶那時的情景,老實說,我真的很努力想才想到當時的部分資訊。 記得最後一次上課,他們在教室擺設如同圓桌武士般的隊形,然後要我接受他們設下的挑戰關卡,當過關斬將完成,大家高歌一曲,很正式的請一位代表,發表全班的感言,真情流露,看得出是推派一位很會寫文章的人,還要我宣示,一定不能忘記他們,然後搬出預備的零食大餐(應該是他們最終目的),大家同歡,還幫我打包一大袋。 當時為要將一生最重要的生命體驗跟這群青少年分享鼓勵,竭盡心力用各種方式與他們搏感情。但除了老師外,很多人名字我已經很模糊了,當時的宣示幾乎被歲月給磨平了。 看他們回應的內容與具體的收穫,確實讓人欣慰,雖然我幾乎忘了,但成長的過程卻充滿盼望與力量。 我們內心常有一種時光膠囊,有著過去的記憶,也有對未來的想像,但在當下,我們無法回到過去,也難以觸及未來;托爾斯泰說:『生命中最重要的時間,就是現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們是我們有所作為的時間。』 前不久,一位姐妹說,她參加過幾場告別式,感觸很深刻,每次影片播放故人回憶時,幾乎都是說到哪裡去玩,吃什麼美食或是與家人出遊相片,她說以後希望她的告別式不要放這個,『因為這些都是為自己,有什麼可以讓人懷念呢?』她當下決定,『我要服務人群,我要對社會有貢獻,要對人產生善與好的影響力,讓人紀念的不是我去哪裡玩,而是我對人對社會有什麼幫助與祝福,讓人懷念感動,這樣活著才有意義。』 哇!幾場告別式讓她有所省悟,而且體驗深刻。 我想,如果嚴肅時刻來臨,上帝將你我的生命做成時光膠囊,像電影回顧,內容是否讓人感動呢? 信仰告白說:『人活著的目的,就是榮耀上帝。』人極其有限,卻能活出上帝的榮耀?原來讓人感動且影響人的,不是我們 的才能或是任何背景地位,而是讓人因你而蒙福,讓生命影響生 命。 大衛應該是以色列人所懷念的君王,並不是他的豐功偉業,也非他爭戰無數,其實大衛並非完全人,但聖經說:『大衛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代的人,就睡了。』徒十三:36。 是的!照神的旨意服事了那一世代的人。 時光膠囊出發了,你預備好了嗎? 願上帝賜福你!
神聖的呼召
劉德行 牧師 有一個十歲的孩子,聽見一位宣教師的分享,心中深受激勵,『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可16:15。讓他在年少的時候就立志要做宣教師,他就是1872年來到北部淡水的馬偕博士。 1865年一位十六歲的少年人在生日的時刻,寫下獻身文,立志成為傳道人,終身為神所用,他就是開創台灣第一所西式大學和發行台灣第一份報紙的巴克禮牧師。 1895年一位醫學院畢業的英國青年來到台灣投入當時醫療極其匱乏的彰化,一待就是四十年,他與夫人曾經為了挽救一位孩子腿部潰瘍的皮膚,竟然移植自己皮膚,人們尊嘆為『切膚之愛』,他就是蘭大衛醫生和妻子連瑪玉宣教師。 這些我們看為過去歷史,卻在現今一直影響著我們甚至世世代代的人。上帝的呼召,不是片刻的感動,而是永恆的回應,專一心志的態度,聖靈就大大動工在其中。 曾經照顧牧養25萬孩童的Bill Wilson牧師說:『當情緒告訴你,走不下去了,累了時,別忘了!你的委身,要強過自己的情緒』,他每天睡前告訴自己:『希望我已經做了今天該做的事,願今天的事也成就天上的財寶』是的!你的委身要大過你的情緒,接受呼召常常不是慷慨激昂地前進,而是專一心志委身的跟隨。 一位前輩同工曾經分享,有一次生日的那天,太太費了很大的勁幫他買了一隻手錶做生日禮物,那是精挑細選的,外型好看又適合,自己也非常喜歡,但後來發現唯一的缺點,那就是這個表的時間『不會準確』。表雖然好看,但是卻不準,表最大的功能就是看時間,它存在的目的也是如此,若是這個功能失去了,再怎麼好看,也是沒有意義。所以他仍然戴著那隻老舊卻是正確的手錶。 在美國,有一位姐妹開車經過路口時,看見一個婦人手裡舉著牌子,他認為可能需要食物或是其它幫助,於是車子臨近那位女士。然而牌子上面的字,卻讓他非常驚訝,因為上面寫著:『你活著有個的。』 保羅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祂是愛我,為我捨己』加拉太二:20。,每個人被呼召,都有上帝獨特的目的,回應祂神聖的呼召,為的是要榮耀上帝! 戰爭讓人體會和平的意義,威脅讓人明白勇敢的價值,疫情來臨,我們才知道聚會的可貴,疫情後過,我們更明白人的軟弱,『神聖的呼召』從來就不是特權的項目,而是使命的交託! 亞伯拉罕受呼召,上帝說要讓人『因你而蒙福』;摩西被呼召,為要讓希伯來民族走向應許的『迦南美地』;彼得受呼召,上帝要讓 Read More
心的旅程
劉德行牧師 那一年有一對夫婦與孩子們因著阿公的督促,勉強參加一場騎著腳踏車到各大廟宇的活動。當騎到山腳路的廟宇時,就路過轉到教會來,看到寬敞的廣場,藉此休息看看環境,那時看到他們表達歡迎。 雖然不知道他們此行的目的,但牧師趕快拿出兩顆僅有的大柿子與他們招呼分享,這是他們第一次踏入我們教會,後來教會就成為他們屬靈的家,並且全家歸主,樂在其中,服事上帝。 他們開玩笑說:『牧師,我們是因為兩顆柿子認識了員東路教會』。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其實我已經忘記了,但他們的分享喚醒我塵封已久的記憶,讓我不得不讚嘆上帝真是奇妙,從廟宇到教會,從尋求方向到找到意義,從憂慮的道路到喜樂的泉源,上帝總是奇妙卻又幽默安排每一顆尋求真理與盼望的心。 記得早期教會剛開始到廟口廣場進行健康站佈道活動,一次的颱風讓大樹倒下擋住路口,廟公擲筊後,說『神明』表示不可搬,讓他非常苦惱,不知如何是好。後來跟他分享,上帝不會讓人生活如此,路不通大家進來時也很危險,遲早還是要處理。廟公大為歡喜,跟大家說『上帝比神明大,我們此次聽上帝的』結果當天就遷移完成,鄉里的長輩和民眾也很高興,特別一些長輩說終於可以進去下棋了。 生活就是信仰,當上帝在我們當中,愛就在我們裡面,我們本非完全,但愛讓人體會生命的美好。生活有很多的奇妙故事,其實你本身就是故事,故事能夠精彩豐盛,關鍵是上帝在你裡面。聖經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果效是由心發出。』你的思想決定一切,如果想的盡是苦毒與憂慮,那就會一直處於苦毒憂慮中,若是腦袋充滿恐懼的思維,就會深陷恐懼之中,若願意思想上帝的愛,喜樂與盼望,那生活就是充滿力量走向美好。 曾征服一切並擁有權貴的拿破崙說:『我一輩子沒有一天過得快樂。』另一方面,一個失明,而且聾啞的海倫凱勒卻說:『生命是這麼的美好!』。 當以基督的心為心,這是新的開始,也是心的旅程,因為思想和行動決定一切。 願上帝賜福你!『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我還要稱讚祂,祂是我臉上的光榮,是我的神。』詩篇43:5
恩典時刻
琳 姊妹 國小三、四年級時,我跟媽媽一起來到教會,一開始都和媽媽一起坐在禮拜堂,聽不太懂臺語,我就會看耕心、蒲公英,後來到主日學上課,也穩定地在青少契聚會,感謝主讓我從小就在教會成長,透過聆聽講道、上主日學讓我認識祂,也讓我學習服事。不論是在求學過程或是生命的低潮期,感謝主! 都保守看顧我和媽媽的身體和心靈,我知道祂對我的愛超越一切,認定祂是我生命的主,阿們!
力量與盼望
瑤 姊妹 當我無力、無助時,第一時刻常想到神。禱告,使我有力量,擔憂被挪去,取而代之的是力量與盼望。從不被允許相信神、懷疑神到接受祝福、洗禮,一路走來不容易,但有神的帶領,一切都變為可能。因為家裡的反對,到我高一下才開始參加聚會,用聖經的話認識神。那時候其實生活很不快樂,家裡經濟壓力、課業壓力與同儕壓力讓我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價值,很感謝每週固定聚會,牧師、秋燕阿姨及弟兄姊妹的鼓勵,讓我在聚會、小組中得到神給的力量與祝福,使我有勇氣面對新的一週。透過神的醫治與帶領,我的情緒慢慢地變穩定。雖然課業還是有很多煩惱,但與人相處越來越自在,也漸漸懂得如何去愛和體諒別人。原本的我是蠻固執的人,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而不太聽他人的意見,也常據理力争,與他人爭執;但感謝主,來到在教會後,我學會包容他人,因為神已包容不完美的我;我學會愛人,因為神已愛了我。感謝我能認識神,也感謝神陪我度過人生的低谷。願我能將自己交給主,在每一天都有神的旨意與盼望! 阿們!
Team Taiwan
劉德行 牧師 他小時候因為家境窮困,必須去住阿嬤家,校長力邀孩子中的老大參加棒球隊,阿嬤說她沒有錢幫孩子買球鞋、球具,也無法照顧及接送孩子,若真的要打球,就要五個孫子全部去參加。就這樣排行老三的他參加了棒球隊。他雖然有潛能,但面臨的挑戰更多,他曾經想放棄,也有孤獨流淚難熬的心境,還曾被人嘲諷是棒球界的『逃兵』,有很多人想看他笑話,但信仰與教練的鼓勵,讓他接受這一切的挑戰,接下來的比賽,讓人嘖嘖稱奇,還被反轉視為英雄人物,他就是此次『2023年世界棒球經典賽』耀眼的張育成。 另一位低調謙卑的林子偉,是那瑪夏部落教會的青年,他常常回教會服事,一記的全壘打讓台灣人為之振奮,他在台灣棒球界佔很重要的角色。這些之前看似平凡的人物,卻有非凡的生命意涵。 我小時候玩過棒球,但不是棒球迷,有樂齡班的阿嬤看不懂這些,但會說到張育成很厲害。老實說,短暫的比賽會過去,但過程卻讓人印深刻。 我不是要探討棒球,也不是要研究結果,而是思考背後的故事和那份熱情的感染力。 兩萬人的棒球場,卻有如百萬雄兵的力量,震懾了世界。光是媒體的報導就讓人熱血,如果在現場,那應該是無比澎湃。 過去疫情影響了生活,病毒疏離人與人的關係,變動的世局讓人不安,曾幾何時,漠視悄然來到,冷淡變成自然,人們對生命的熱情不在,對未來充滿了疑惑,甚至對自己的國家失去信心。 但『Team Taiwan 挺台灣!』的呼喊,喚醒了人內心的理想,激發生命的可能,這種團結的氛圍,眾志一同的力量,讓各國媒體為之動容。 台灣不大,但世界說台灣人很偉大! 聖經說到有一位年輕人名叫提摩太,他住在路司得的小鄉鎮裡,當保羅第二次來到這個小鎮,他內心有無比的感動,他曾目睹保羅無畏的精神,也看見面對迫害時保羅仍然堅定的勇氣,他專注保羅所傳講的每一句話,他渴望活出如此不凡的人生~ 保羅鼓舞他,內心要如火挑旺,『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後一:7。提摩太果然不負眾望,勇敢,盡忠職守,成為那世代人的祝福。正如他的名字~『一個榮耀尊敬神的人』。他毫無所懼,也成了眾人榜樣,他讓生命精彩,讓人因他而蒙福。 那天『Team Taiwan』響徹雲霄,世界證明台灣人的熱情與團結的威力,如果球賽是短暫的,那關乎永恆的基督福音,豈不更能彰顯無比的可能,挑旺生命的使命,點燃信心的火焰,帶出活潑的生命,是的!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神必 Read More
我還活著 感謝主的恩典
鳳姊妹 和平常一樣上下班但在9/11日凌晨一點半下班時回家的途中發生了車禍,當時只知道我和對方相撞整個人都有點傻掉了,一兩秒的時間我就坐在地上頭部一直在滴血,腳也變形腫痛根本無法動彈,幸好同事在後看到我穿的制服認出我來,馬上打電話報警叫救護車再通知店長(老闆的兒子)也通知至槿。 不到十分鐘大家都趕到現場,看到他們都在為我忙碌著,當時我沒有昏迷,人一直都是清醒的但人卻是很茫然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要說什麼。坐上救護車時想到的竟然是第一次坐救護車是這樣子(總有一天等到你)。 在急症室等候時間又是照X光,斷層掃描頭部傷口縫合等….,等醫生來時聽完醫生說的話整個人是真傻掉了,頭部傷口怕髗内出血身體多處骨折(5個地方)肋骨斷裂8根還壓迫到肺部凹陷那時真想暈過去但還是暈不了。整個都不好了。想的是我的醫療費用,還有房租問題怎麼辦時,我心裡問,主耶穌我該怎麼辦?幾分鐘後店長走過來問我怎麼啦!我很無助看著他說我可能付不起醫療費用,店長告訴我先不要想太多醫療費用公司會先幫我付。那時只有一句話就是主耶穌感謝您,謝謝您的關愛謝謝您的不離不棄,那時才把心理的壓力放下。 在醫院,等了三天確定頭部顱内沒有出血,才安排做骨折手術至槿告訴我,我在手術室將近了九個小時出來時整個人是動彈不得從頭到手,腳像是被釘住一樣連翻身都沒辦法啊。腳好像千斤重連翻身都不能,在醫院住了十多天回家前去租輪椅在家坐輪椅近一個月(也算是體驗坐輪椅的人生)。一個月後趕緊叫至槿把輪椅拿去還換了助行器回來這樣才不會讓自己偷懶有點累就想依賴輪椅。 助行器剛拿回來時,每天都會起來做一般比較輕微的基本動作,醫生說只要以不痛為原則,一開始覺得說還可以每天增加一點點一點點但是覺得還行,結果就自己就多做了一個小時的復健,結果第二天的時候痛到不行於是我又休息了兩三天不敢亂動,再來的生活就每天得很規律做運動,每天增加一點點一點點每天就是做運動,要不然就是吹氣球要把那個三顆氣球一起吹上來要讓我的肺活量,還要讓我的肺部的凹陷都能夠趕快恢復正常,要不然後遺症又會增加不曉得會有什麼病變也很感謝至槿在這一路上的陪伴與照顧。也感謝主對我的愛是那麼的強烈也感謝主的醫治扶持帶領,讓我們這個家庭能夠很快地恢復原來的樣子,不用再擔心害怕,一想到要半年才能夠恢復想到我就會很擔心很害怕,所以每天都不斷地在練習走路剛開始走的東倒西歪歪歪斜斜的一邊走一邊害怕會不會跌倒當放手的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