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變的感動

樑     在美濃教會夏令營晚會 < 全新的你 > 詩歌當中,新威國小有十個孩子舉手決志。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楊恩典、梁文音、六龜育幼院合唱團?距離養育他們的六龜育幼院不到十五公里的地方是完全不同屬靈氣候的六龜區新威里,當地有金碧輝煌的一貫道天台山外加幾座小廟,除此之外民眾沒有其他信仰。有一次在課堂上我問道:「你目前有和爸爸媽媽住在一起的請舉手。」只有兩個同學回應。其實當地有五分之四的孩子身處在隔代教養、外配、單親或是低收入戶的家庭中, 又由於是偏鄉地區的山區,文化刺激不夠也造成當地孩子學習程度上有極大的落差。     我任課的班上有個小三升小四的孩子叫做耀偉,學業表現欠佳但很貼心。我發現同學都不太接近他不願意跟他玩,後來跟班導師溝通後才明白,耀偉的父親打零工維生,把家務事丟給耀偉後就出門賭博,耀偉每天回家要照顧小一的弟弟, 打掃、洗衣、煮泡麵一手包辦,有時衣服來不及洗隔天就繼續穿,上山載他們去夏令營那幾天氣味更是濃烈。營會結束後,耀偉問我說:「老師!什麼時候還可以來教會?」我回應:「六、日比較有空可以載你們喔!」( 新威到美濃教會約十二公里 ) 其他新威的孩子也此起彼落地舉手說:「老師我也要來!我也要!」夜深人靜時不由衷地感謝神,從沒想到只代了一年的課,孩子和校方就相信我, 願意讓我把孩子帶入教會,想到這,就更感謝神。    因著好幾年前在員東路教會的經歷,才讓我有機會接觸教職,在正課教完的「課餘時間」和孩子傳講耶穌的故事。想起當初劉牧師的勉勵「離開員東路後就成為所到之地的祝福」。即便是我們當中看來最卑微的沅修也在美濃教會成為極大的幫助,從營會手冊到學員名單、改變週報格式插入晚會見證都由他一手包辦。營會結束後,跟沅修在敘舊時都不禁感念當初神透過員東路教會的兄姐在我們身上顯出何等大的慈愛和恩典,引用一段歌詞來形容就是,「太多快要裝不下,太棒我必須與人分享」。從接受者到給予者,體會到「施比受更有福」的真理。謝謝員東路教會的兄姐,因著神賜給你們的愛心和信心影響到遠在兩百公里外的美濃地區更把福音的種子灑在方圓五公里內沒有教會的六龜區新威國小。     這禮拜要在美濃教會青少契分享「領袖養成」,過去受到劉牧師、俊宜哥、夙芬姐、建明哥、佳音姐、秀君姐、秋燕姐的照顧和影響,現在換我分享且影響青少年的生命。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並且以生命影響生命。引用聖經的一段話 Read More

夏令營同工分享

芸     謝謝信加再次帶領我們參加夏令營,對我來說這不僅是一個讓我學會包容學會愛別人的機會,也讓我了解或許一句看似微不足道的讚美、鼓勵的話,也能深深影響小朋友那顆純真、毫不做作的心。這兩次參加夏令營,我的心境有了大大的轉變,第一次當小隊輔的我,沒耐心的情緒占了大部分,儘管了解「萬事起頭難」,但 hold 不住小朋友的挫折感,總狠狠澆熄對小朋友的熱情與耐心,這是不成熟夾雜新手所得的結果。     直到隔了兩年再次以一個即將踏入小型社會身分的隊輔參與,我看見了更多不一樣的地方,教會是一個「家」,一個充滿愛與包容的地方。微笑是大家共通的語言,它不在乎你從哪裡來,卻在乎你快不快樂、好不好,並願意提供一個可以遮風蔽雨、放聲大哭的地方,讓小朋友可以在一個充滿大家關愛的環境下成長。看見小朋友洋溢著歡樂,滿足的笑容,我覺得籌備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如果一句「加油」能成為他們勇敢往夢想 ( 就算是異想天開) 前進的推手,何樂而不為呢? 這是我第二次參與深深體會到的。對我,這是個小小的「成長夏令營」,牧師給了我所缺乏的,教會我所不懂的,讓我懂得「饒恕別人就是饒恕自己」, 也知道每個人或每件事情背後其實都有一段刻苦銘心的故事,需要的正是一對 願意傾聽的雙耳。這裡有淚 ( 感動 ),有笑 (Happy),有讓人願意敞開心房的魔力。很開心有機會與大家在此相識、相聚,且一同完成夏令營的活動,我感恩這奇妙的安排,也相信這絕不是偶然。而我也會將牧師傳達給我的每一份愛、包 容與祝福內化,並繼續傳給我身旁的每一個人,帶給大家無限的喜樂。Spring of happiness! It will continue.

夏令營同工分享

妤 這次是我第二次參加夏令營,感覺非常不同,第一次不管做什麼都非常生 疏,但是這次有駕輕就熟的感覺,明顯感受到自己的成長。牧師常說:「我們當老師志工,可以改變一個孩子,甚至是他們的家庭……」已經進入夏令營的第三天,我和小朋友們漸漸變熟了,今天牧師叫我和小朋友打勾勾約定說明年還要一起來,我們這組其中一個小朋友和我一起打勾勾,但是其實他是非常害羞的孩子, 看見他的改變,令我覺得非常奇妙,雖然只是小小的改變,但是讓我了解到自己是真的能影響別人,所以當天晚上唱詩歌感動不已。每次來教會都會感受到這裡充滿了愛,讓每個人都變得更美好,每次從教會回家都有滿滿的感動,謝謝大家和小朋友的幫助,讓我成長,我會帶著這些感動和美好回憶邁向大學和未來的生活!

奇異恩典

明     老爸去台大開刀,雖然是小手術,但還是得全身麻醉進開刀房,對兩老而言全麻進開刀房總是一大挑戰,心中難免不安。早上佳音告訴牧師打電話幫老爸禱告,感謝主,已順利完成並從恢復室回到病房,剛剛跟他通電話,狀況還不錯, 老實講我自己也鬆了一口氣!最令我想不到的是,剛電話中老爸第一句話是:「感謝主!」著實讓我非常感動,一直以來,爸媽對我非常包容,尤其在信仰方面, 完全尊重我的意願,絲毫沒任何意見,對身為第一代信徒的我是何其幸運,有這樣開明的父母,讓我們在信仰的道路上得以大步前進,無所掛礙,感謝主的保守讓老爸順利完成手術,也希望聖靈繼續動工,讓他們早日認識主!

生命的神蹟

員家聖經班     讓我有機會能參與團契、開始接觸基督教,我深深地相信,這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在父親離開後,我隨著姐姐和母親一同接受洗禮,承認上帝成為我們的救主,也讓我們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走出喪親之痛。回顧父親住院的期間,自從他接受洗禮之後,爸爸的臉上少了懼怕,多了笑容與信心準備與撒旦對抗。雖然, 結局不像童話故事一樣美好,但我確信,父親一直都過的很好,他完全的擺脫撒旦的威脅。直到現在,我依然忘不了當初父親在告別式上那安詳的笑容,看著父親躺在棺木裡,那神韻是安詳的、是平和的;這的確帶給我們不少的安慰。     我雖然不是第一次接觸「基督教」這個宗教(又或者是「信仰」),但卻是第一次讓我對基督教產生興趣。在父親生病的期間,我們家陸陸續續的受到不少教會的幫助。讓我感到最驚訝的是,基督徒竟然能為了幫助一位未曾蒙面的「陌生人」而無怨無悔的付出。所有事情的發展完全跳脫出我的想法。     媽媽告訴我們,爸爸在住院期間曾受過不少教會的幫助,尤其是北區台福基督教會的林榮吉牧師夫婦、中興長老教會的牧師與長老、以馬內利台福基督教會的陳牧師、鄧傳道,以及二姑姑一家人對我們家的關照。     在父親病倒後,他用自己的生命告訴了我:即使人活在苦難中,仍然可以選擇快樂的過活。因為,選擇以何種心態過活的權利,就掌握在自己與上帝手中。     父親逝世不久,我們便一同接受洗禮。回歸校園生活的我,因緣際會的來到了學校每週三的查經班,一開始因為害怕,找了幾位知心好友一同參加小組聚會, 這就成了我第一次傳福音的經驗嚕!    時常想起劉牧師告訴我們:「你知道這世界上的七大奇觀在哪裡嗎?其實就在人身上!」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它挑起了我的好奇心,就聽牧師繼續說下去。「人可以呼吸、皮膚可以感覺到溫度、眼睛可以看到東西、手可以觸摸……。」確實,人的奇特構造,除了神能創造以外,似乎找不到其他原因。聽到這裡,我不禁開始讚嘆那偉大的造物者──耶和華。     漸漸的,朋友到了每週三,自然而然地都會想起就在圖書館裡,我們有個查經班。如果朋友有事不能參加,甚至還會主動的問我:「今天牧師說了些什麼?」這時讓我感到異常的喜悅,這意味著上帝確實進入了她的生命中,而我也確實完成所謂「傳福音」的工作。     重生的我,雖然只有短短的半年,但我仍然努力的充實自己。透過每週三的查經班和規律的教會生活,不但讓我更加認識那位愛我的神, Read More

得勝者課程──老師分享

明倫國中輔導楊組長     謝謝您 ~     感謝得勝者義工老師們對明倫國中學生多年來的付出,讓本校每位國一學生能在青少年時期都學習到生命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課程;這三年來我在輔導室的日子也因此生命更豐盛!     本校的得勝者課程上課內容包括「問題處理」、「自殺防治」、「情緒管理」及「真愛守門員──性別平等教育」等主題課程,這些教導不是外在的知識而是重在心靈最深處的滋養,授課內容影響學生可達一生之久,可以彌補我們一般教師在課堂中所教的不足!儘管本校因行政課務安排,上得勝者課程的時段不佳; 通常午休剛起來的時段學生們精神總是習慣睡眼惺忪,但最特別的是每週上得勝者課程時,經過義工老師精心的準備與進入課堂的熱情和活力,總能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清醒,使每一堂得勝者課程都充滿活力和朝氣!     每學期結束時的結業式,更是學生和老師們同得生命之福的好時光!平時可能不受到特別珍視的學生得以滿有榮光的上台領獎、得到義工老師愛的祝福和禮物、有機會表達對義工老師的感謝,最精采的是每次都有劉牧師用全般的智慧宣揚主,每場的演講,總是讓在場的師生心靈得到深深的觸動與學習感恩之情。   本校學生多年來能有如此的福氣,相信是出於神的憐恤,及聖徒的代求,使神樂意差遣祂的使者,就是這些願意為祂所使用的義工老師們,讓福音能臨及明倫國中。因您在愛裡的獻上自己,願意將自己寶貴的時間交在主的手中,使主這生命活水得以不間斷地湧流到校園裡,您所活出的見證也讓學生在平凡生活裡得以看見神聖的愛,這愛竟是如此的白白恩典!     感謝義工老師們,有您對明倫師生的關懷,使這裡成為神所祝福的美地,您在主裡的勞苦不是徒然的!最後我以 ( 哥林多後書十三 14)「願主耶稣基督的恩惠,神的慈愛,聖靈的感動,與你們眾人同在。」與各位在主裡勞苦的弟兄姐妹們共勉!

得勝者課程──老師分享

大同國中輔導蘇組長     與得勝者協會合作辦理「得勝者課程」,至今已逾七年,這期間深深感受到劉牧師所帶領團隊的用心與能量,從去年開始嘗試加進新元素「真愛課程」, 更讓大同學子獲益良多。     每次結訓典禮時,看到志工老師與班上同學自然流露的離情依依,及老師與學生代表娓娓道來的感動分享,都讓我們震撼不已,也更堅定繼續開辦的動力與方向。     感恩得勝者協會的志工們無私的奉獻與提醒,衷心盼望這樣的課程能推廣到大同的每一個班級,更期盼透過劉牧師的帶領與啟發,能讓我們的老師更正向地看待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價值與希望,從而激發更多向上的力量與氛圍,讓校園能更和諧、更美好。感恩這一切!

得勝者課程──老師分享

大同國中輔導謝主任     本校自民國 94 年開始擴大與得勝者合作,陸續開辦了與情緒管理及兩性相關的課程,深受導師及學生的肯定,長期下來也能從學生的表現看出得勝者課程對學生的影響。     感謝得勝者課程的授課老師,在工作忙碌之餘還特別撥出時間來關心學生, 也為學校枯燥的例行課程注入新活力。由每學期的得勝者結業式中,看到害羞沒有自信的學生有勇氣上台發表,而台下的學生也能真心給予掌聲與鼓勵,除了深受感動之外,更是佩服這群來自各行各業的志工老師真的不只有兩把刷子﹗     本學期的得勝者課程即將結束,相信同學們必定收穫滿滿,希望同學們能帶著得勝者課程所學得的能力,升上國二,升上國三,乃至於未來的生活都能因得勝者課程而受益

員東路教會──信仰的轉捩點

州     2001 年 9 月,第一次離家來到異地求學,再怎麼樣也想不到接下來的這兩年將成為我信仰的轉捩點,「員東路教會」一間位於彰化員林小鎮上的教會如今已成為我生命中的第二個家。     離新生報到還有一週,父母親陪我來到了員林,都還沒到學校新生報到,就先帶我到員東路教會找劉牧師報到,現在回想起來,其實從那一刻起的我,生命已開始被挑旺,信仰也逐漸被突破,只能說上帝總在對的時間把我擺放在對的位置。     從小就生長在基督教家庭的我,總認為「被愛」是理所當然的,因此早已習慣沉浸在愛的氛圍裡,對於在傳統長老教會長大的我,總像人家口中所說的乖乖牌孩子,父母親規定該上主日學時就乖乖的去上,長大點該參加聖歌隊時就去參加,時間到了就去作禮拜,禮拜結束後又回歸正常生活,很長一段時間幾乎成了禮拜徒,完全不知道基督徒與其他非信徒有什麼差異。     感謝神,帶領我來到了員東路教會遇見劉牧師,他告訴我們這群大專生,教會剛開始起步,因此會有許多時間會擺放在探訪新會友與週邊的弱勢家庭,所以我們這群大專生總是隨時待命,等候教會通知,若時間可配合的人,就算只有一兩位,牧師總還是充滿活力與熱誠的帶領我們在教會禱告後出發探訪,每次的探訪都讓我從中學習到身為一位基督徒應有的使命與責任,我們愛,因神先愛我們, 感謝神透過跟隨劉牧師服事的腳蹤,讓我知道我的生命裡早已充滿太多的愛,神要我把這樣的愛傳出去。大學生的夜生活總是精彩的,同學們時常在下課後相繼邀約出遊或吃飯,或許他們從中得到了許多歡樂時光,但我並不認為那是我真正需要的,因為我知道在我利用課餘之時,我選擇與愛我的上帝一同把祂的愛分享給需要的人後,所得到的喜樂絕非是用金錢與物質享樂能得到的。     在員東路教會,你可以看到「愛」與「委身」,許多大專青年總能在教會最需要人力時,付出自己的一份心力,教會每在暑假時都會有為期一週的暑期夏令營,這時會需要許多同工的投入,我們總能看到許多大專生因為愛這群小朋友, 願意犧牲自己暑假的時間留在員林,只為參與夏令營事工,牧師也透過許多的服事來訓練我們這群大專生,ex:聖歌隊、兒童主日學、才藝班、禮拜司會、東山福音小組、得勝者……等;要開創一間教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投入許多的時間與人力的付出,但我相信更重要的是委身與態度,因著上帝的憐憫,讓我有機會參與在員東路教會成長的歷程,看見教會從初期開拓的艱辛到現在穩 Read More

回想一切恩典及感恩

堯     昨晚半夜伊恩吵鬧,驚醒剛出生的柔依小妹妹,伊恩阿嬤與幸珍立即安撫。這些看似平凡瑣事,卻是我不平凡的幸福,一切感謝神賜的平安及幸福。    當我是在大學二年級時,一般來說正是精彩時,可是卻只有空虛陪伴著我。想要改變自己的生命,於是來到彰化大葉大學唸資管系。在學校的團契中開始初步認識這信仰。神也藉由一些事提醒我要放下剛硬的心去感受祂,我封閉的心也漸漸的打開。在這時我也開始參加員東路教會的聚會。     一開始,雖然想藉由教會活動更認識神,不過身體上的軟弱加上不熟悉台 語,足足讓我聚會睡了一兩個月。不過持續的聚會除了讓我有飽滿的精神,上帝也恩典我讓我漸漸地聽得懂台語。藉由穩定的聚會,這段時間除了在心靈上持續成長,在生活及課業上也因為有了重心,不但沒有退步反而漸入佳境。     在員東路教會最大特色就是像個大家庭,長輩都特別親切,年輕的夫妻更是生活與信仰的好榜樣。漸漸地在教會的生活中體驗神的愛。我也決定我一生都要擁有神的愛,於是在教會中受洗接受的基督教信仰。劉牧師在受洗前的課程讓我不僅用感受愛的方式接受這信仰,更可以透過上課提問的系統化方式讓我更認識主。感性地感受神的愛;用理性思考認識神,這種方式是我認識神的最好方法。    教會中有許多活動充滿了神的愛及感動,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地活動就是報佳音。除了教會長者豐富地招持我們這群青年與讓福音車愈來愈重之外;更讓人感受到耶穌降世的喜悅,是值得在世上永遠宣揚的。     在這些教會活動中不僅讓自己屬靈成長,更可以向教會長者學習。雖然在教會開拓初期也有許多困難,但是神的愛在我們其中,一切都是平安喜樂。在聖歌隊中體會到使用音樂與歌音讚美神是何等的美好。     在探訪活動中,更看到神的愛是充滿在不同的生活中。2001 年 9 月 11 日在探訪教友過程中,看到電視上轉播雙子星大樓被攻擊。雖是轉播,但那真是震撼。很想知道為什麼發生此事,之後會如何?劉牧師關電視,讓我們一起為會友禱告也為此事代禱。當時很想看下去,不過事後想想,牧師總是可以按神的優先來安排。如此也讓我們學習到發生事情時,首要是靜下來與神親近,而不是盲目的追尋。這些大大小小的教會活動,對我來說不是神需要我參加,而是我渴望透過這些活動看見神。每次多一種感動,就覺得離神更近了些,漸漸地我們的屬靈也慢慢成長。     在離彰化不遠的南投念完研究所後,又回到彰化的國中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