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濃教會夏令營晚會 < 全新的你 > 詩歌當中,新威國小有十個孩子舉手決志。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楊恩典、梁文音、六龜育幼院合唱團?距離養育他們的六龜育幼院不到十五公里的地方是完全不同屬靈氣候的六龜區新威里,當地有金碧輝煌的一貫道天台山外加幾座小廟,除此之外民眾沒有其他信仰。有一次在課堂上我問道:「你目前有和爸爸媽媽住在一起的請舉手。」只有兩個同學回應。其實當地有五分之四的孩子身處在隔代教養、外配、單親或是低收入戶的家庭中, 又由於是偏鄉地區的山區,文化刺激不夠也造成當地孩子學習程度上有極大的落差。

    我任課的班上有個小三升小四的孩子叫做耀偉,學業表現欠佳但很貼心。我發現同學都不太接近他不願意跟他玩,後來跟班導師溝通後才明白,耀偉的父親打零工維生,把家務事丟給耀偉後就出門賭博,耀偉每天回家要照顧小一的弟弟, 打掃、洗衣、煮泡麵一手包辦,有時衣服來不及洗隔天就繼續穿,上山載他們去夏令營那幾天氣味更是濃烈。營會結束後,耀偉問我說:「老師!什麼時候還可以來教會?」我回應:「六、日比較有空可以載你們喔!」( 新威到美濃教會約十二公里 ) 其他新威的孩子也此起彼落地舉手說:「老師我也要來!我也要!」夜深人靜時不由衷地感謝神,從沒想到只代了一年的課,孩子和校方就相信我, 願意讓我把孩子帶入教會,想到這,就更感謝神。

   因著好幾年前在員東路教會的經歷,才讓我有機會接觸教職,在正課教完的「課餘時間」和孩子傳講耶穌的故事。想起當初劉牧師的勉勵「離開員東路後就成為所到之地的祝福」。即便是我們當中看來最卑微的沅修也在美濃教會成為極大的幫助,從營會手冊到學員名單、改變週報格式插入晚會見證都由他一手包辦。營會結束後,跟沅修在敘舊時都不禁感念當初神透過員東路教會的兄姐在我們身上顯出何等大的慈愛和恩典,引用一段歌詞來形容就是,「太多快要裝不下,太棒我必須與人分享」。從接受者到給予者,體會到「施比受更有福」的真理。謝謝員東路教會的兄姐,因著神賜給你們的愛心和信心影響到遠在兩百公里外的美濃地區更把福音的種子灑在方圓五公里內沒有教會的六龜區新威國小。

    這禮拜要在美濃教會青少契分享「領袖養成」,過去受到劉牧師、俊宜哥、夙芬姐、建明哥、佳音姐、秀君姐、秋燕姐的照顧和影響,現在換我分享且影響青少年的生命。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並且以生命影響生命。引用聖經的一段話來勉勵自己且跟兄姐們分享,〈馬太福音〉十 40-42「人接待你們就是接待我; 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來的。人因為先知的名接待先知,必得先知所得的賞賜; 人因為義人的名接待義人,必得義人所得的賞賜。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裡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