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受洗了

層 六年前與內人結婚時,因為內人出自基督教家庭,父親諄諄告誡我不可信基督教。我也自認從小拜拜長大的,應該不會違背父親的命令。可是,後來我卻是在今年 6 月 11 日受洗了。 在去年 1 月底時,剛好是除夕夜,平常身子硬朗的父親,竟然因為發燒躺在床上,差點無法跟全家一起圍爐。他是很倔強的農夫,即使我是小兒專科醫師, 也無法說服他就醫;雖然送到醫院急診室門口,還是堅持不看醫生。就這樣反反覆覆發燒,一直拖到去年 4 月,他才肯到醫院胸腔科就診,並接受胸部 X 光及氣管內視鏡檢查。之後,以疑似肺結核治療四個多月,好像發燒有獲得控制。 直到去年 9 月初的深夜,父親突然喘不過氣來,急忙送他到醫院急診處理, 因心臟及呼吸衰竭緊急氣管內插管,並轉入內科加護病房。隔天下午,心臟專科醫師認為是亞急性心內膜炎導致主動脈瓣破壞,造成主動脈回流,而引起心臟肥大及衰竭,建議需緊急施行開心手術,來進行主動脈瓣置換,否則命在旦夕。幾位醫院內的醫師朋友推薦醫院的心臟外科主任,但是他當天剛好上北部處理事 情,而我卻不認識他,如何拜託他 ? 如何請他幫忙 ? 那時候我在加護病房外相當無助。 要是以前遇到困難,已過世的母親會帶我到廟裡祈求,等到願望實現,便會再到廟裡燒香還願。可是現在怎樣去廟裡呢 ? 於是,我趕快連絡在家裡的內人為父親禱告。可是,卻有一股念頭想自己禱告,但有些許猶豫,因為自己並不會禱告。不過,為了父親,還是勉強禱告 :「親愛的上帝 ! 請幫我的父親度過難關, 如果他有救活的話,我願意受洗。」很奇妙這些話竟然就脫口而出。更奇妙的是在我禱告完,這位心臟外科主任竟然答應我的請求,開了三個小時車子回到醫院, 那時已經深夜十點半,然後為父親進行開心手術,直到隔天凌晨三點半才結束手術。之後,下午三點多父親的氣管內管順利拔掉,一週後轉到普通病房,一個月後從醫院出院到現在,他已經可以到田裡從事農物耕作。於是,我在今年 6 月 11 日受洗了。

感恩的話

彰 從小就是在教會長大,跟著大家一起上主日學,從沒有離開過教會,但是在大學聯考那年,因為自己較年長,團契內部有些斷層,因此覺得自己若沒有考上外縣市的學校,極有可能擔任團契的會長,而那一年也如我所願,考上了大葉。 當我覺得已經逃離了自己擔心的事時,上帝在另一個地方正要重新指引我, 在放榜後沒多久,偶然遇到宜娟,我也因此很順利的進入了學校的活泉團契以及到員東路教會聚會。每當有機會的時候,我時常與人分享說,若不是考上大葉, 我或許就已經離開教會了,因為本身不是一位很積極的人,若在外地就讀,沒有熟悉的人,面對陌生的環境,我想自己也不會去找教會,或許上帝就是看到我是這樣的一個人,因此幫我預備了團契及教會,讓我不至於離開祂。 大學四年中,在團契及教會中有擔任幹部,也有參與一些事工,雖然我仍有擔心、害怕,不過服事中有許多的同工會互相幫忙,在我不足的地方來補足,我也試著在這當中去學習成長,不過依然有很大的空間可以進步。 很快地,大學四年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回想當初很緊張、有點害羞的自己跟現在相比,有滿大的轉變,在員東路的日子謝謝大家對我的關心以及鼓勵,有時間我一定會回去看看大家。

彰化中會體驗營心得:貼近

君 這三天的體驗營讓我學習到很多,也感觸很多! 體驗營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天晚上。有一位同工分享他以前所發生的一些事,分享完後,同工帶領著大家唱一首詩歌〈你愛永不變〉,詩歌裡提到耶穌為了我們流出寶血,洗淨我們的污穢,為了我們的罪,犧牲永不悔,顯明祂極大恩惠,當大家在唱這首詩歌時,那位同工也在訴說著,耶穌為我們的罪,祂願意被釘在十字架上……那時大家哭得很傷心很傷心,一邊哭著,一邊唱著〈你愛永不變〉這時我好感動,也好心痛。 等到所有的節目都完了後,同工們要所有學員用口罩遮住眼睛,由每一隊的隊輔帶領著整個隊伍。他們將大伙兒帶到讚美樓前的草地,當大家張開眼睛時, 大家已經圍了個大圓圈了,中間的同工帶領著大家一塊跳舞,那時天上也放了美麗的煙火,因為那晚是營會的最後一晚,每個人抱著感動和不捨,一起跳舞,一起唱歌,一起看煙火,一起手牽手,那時我好感動也好捨不得! 在這次營會安排的不可能任務──戶外體驗,我從學員中學習到了團隊精 神,當一個人在挑戰不可能的任務時,大家都會伸出他們的雙手保護著他們的隊員,讓挑戰者感覺到他不是一個人,而是有很多人在陪伴著他,保護著他,雖然任務很艱難,但大家發揮出團隊精神面對這個難關,讓我很感動! 這次彰中體驗營讓我學習了很多也讓我更接近主,我知道這次營會的結束並不是真的結束,而是另一個人生的開始,祈求上帝應許我們更美好的路程,帶領我們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密不可分的團契生活

山 看著一張張大學六年來團契所留下來的照片,種種的酸甜苦辣一一浮現出 來,夜遊、夜烤、契遊、探路、敬拜讚美、同工會……等等往事,若是有人問我在大學中最快樂的事情是什麼?我一定會回答:團契生活。把這幾年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 一、學習、尋求時期: 這是我回憶大學生活以來,擁有最多回憶的一個時期,也許當初知道進入大葉大學時,並不認為自己會在團契中學習到這麼多的事情,但卻因著上帝的帶領, 把一個從小就沒有離開過家的我,從台北帶領下來。上帝在團契中為我預備好許多學習及操練的機會,例如:飛颺活動組、敬拜讚美、青年宣道大會……等等, 讓不會帶活動、不會帶敬拜、不知尋求神的我,懂得如何去設計活動、帶敬拜、如何去尋求上帝,而且上帝在這個時期給我一個異象,就是青少年事工,這也開啟了我往後參加得勝者義工團隊、夏令營規劃同工的經歷。 二、服事、讚美時期: 「當上帝要使用一個人為祂服事時,必定會先裝備他。」這是一位學姐告訴我的一句話,她鼓勵我在服事的時候,要去思想上帝的愛,在〈申命記〉六 5 有寫到「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上帝。」服事並不是一件單打獨鬥的工作,而是一同服事上帝、經歷上帝、相互扶持,雖然在服事當中會遇到困難與挫折,有苦有淚、有甜有笑,但上帝給人的試煉是人所能承受的,並要在當中給人更多的祝福。其實回想起來,那樣的感動到現在依然存在我的心中, 真的越服事越甘甜。 三、代禱、扶持時期(延畢之後): 由同工的角色轉變到代禱。在這段時間初期,我很灰心、討厭自己在團契中的角色,我不知道上帝要我做什麼,有些人也不太明白我到底在做什麼,我既沒有參加學校團契的活動(但是教會團契依然繼續),除非有安排服事給我,聚會也鮮少出現,其實我一開始的期盼是接下來的同工能夠有能力去完成事工,而不是過度依賴老期的同工,並且對自己的事工能夠有責任感,各方面能夠成長,所以我選擇退後,但是心中一直沒有平安,很想為團契做些什麼但又不希望抹煞掉他們磨練的機會,當然也有些老期同工選擇直接協助,但這樣矛盾的思緒就一直存在我腦海中。「當你不知道該做什麼的時候,你可以選擇代禱。」教會中的朋友這樣告訴我,這句話敲醒了我,原來上帝要我做的,並不是在那邊灰心、沮喪, 而是要我去學習為人代禱、關心需要幫助的人,我想這個功課到現在我都還在學習,我也盡力去做。 上帝的恩典真的是算不完,在我為了念雙學位的兩年後,又開了一條路讓 Read More

心靈分享

秋 9 月 28 日星期三的晚上,夙芬打了一通電話到家裡,很急促的說:「麗秋姐, 你等一下有沒有空?七點三十分可不可以來教會一下?」我看了一下牆上的鐘七點十分,就算我放下手邊的事,到教會也要二十分鐘左右。所以,直覺的回答:「可能沒有吧! 有事嗎?」夙芬回答:「等下七點三十我們要到教會為牧師的爸爸禱告。他下午的時候巡視工地,被下陷的泥土埋在土中,如果你不能來,請在家裡同時間一起禱告。」放下電話,本來說不去的,但怎樣就是忐忑不安。怎麼會這樣, 到了樓上靜靜的低頭禱告,求上帝讓牧師公平安度過這事。內心還是浮現夙芬那頭求助的聲音,怎樣就是不放心,於是決定到教會。我不曉得事情的嚴重性,邊開車還邊猶豫,到底要不要去教會?井到底有多大 ? 埋的到底有多深 ? 人現在如何 ? 一連串的問號,到了教會二樓。兄弟姐妹們秀君、夙芬、富聖、祥山、貞惠長老、伯源姐,已經在那兒,氣氛相當凝重。不敢多說,只有一個目標──禱告、求上帝 ! 我們同心禱告、唱詩歌,每個人的心是一致的,可以感受到當時教會兄弟姐妹凝聚同心的氣氛,不為了什麼,只為了我們有共同的信仰、有一位疼我們的上帝。由貞惠長老開口出聲迫切禱告,然後伯源姐、淑純姐、夙芬。過程中, 我忽然想起大肚教會的楊敏男長老,在他的見證中也曾分享,有一次他巡視工地時,不小心一腳踩空,跌落幾十公尺深的坑中,當時身上多處挫傷,當天逢假日, 肯定沒人在那兒出入,不過,當時他簡短的禱告:主啊 ! 救我。上帝聽到了他的禱告,派了一位天使救他。他後來從事彰基多年義工,也四處做見證,為主作工。想到此,我也開口向上帝要:「求上帝彰顯大能讓牧師公平安脫困,讓牧師公四處做見證,榮耀上帝。」禱告完,我有信心、心很平安,彷彿看到牧師帶著牧師公四處做見證的場景,頌讚上帝的名,心中才稍有喜悅。《聖經》說:「凡信靠他,必得著。」又〈申命記〉中:「耶和華必在你面前行,他必與你同在,必不撇下你, 也不丟棄你。」 隔天打開電視螢幕,新聞竟是實況轉播,我趕快打電話給唸太平洋神學院的阿姨,請他上課時提名為張天賜、劉敬德弟兄禱告。記得那天是星期四,明倫國中下午一點二十分要上得勝者,出發前還沒得救,上課前大家臉色凝重,紅著眼眶,一片低氣壓,想不到上完課,便傳來看到頭了。直到傍晚五點多,由電視螢幕看到救出的那一刻,真是感動落淚,那是高興的眼淚,哈利路亞 ! 讚美主 ! 一切歸功於大權能的上帝。難 Read More

井的傳奇

66 歲的鑿井阿公劉敬德被埋在九公尺半的漆黑地底,沒得吃、不敢睡,深怕一閉上眼,再也見不到親人。挖呀挖呀,搶救人員聽到了他的呼救,見到他的黃色頭盔,看到他的手在搖動,接著,滿是土石的臉孔露出地面;一寸寸挖掘,小心翼翼的終於將他吊起。現場邊、電視前的人們一起歡呼;五點五十二分那一刻,我們都是劉家的一分子,分享生命奇蹟和重生喜悅。 這種美好感受,在九二一地震中,從東興大樓救出孫家兄弟時,我們曾經體驗。但是,鑿井阿公脫困的過程,給我們更深刻的啟發。 劉敬德一家都是樸素的基層人物,也是虔誠的基督教徒。一般人身處如此絕境,多已灰心喪志;但是,阿公靠著祈禱,身孤心不孤。這種樸素與虔誠,應是他遇難廿六小時的生命能源。 猝逢巨變,鑿井同業三十多人立刻拋下一切,趕來救援,70 歲的阿明伯堅持下場救人,他說:「埋在底下的是我卅年好友。」阿公的表弟搶救時也遭掩埋,妻子、四個兒子、80 歲的老姐姐,或者投身救援,一鏟鏟掘土,或者不斷禱告,朗誦《聖經》〈詩篇〉。人們說現今社會人情澆薄、親情淡漠;我們卻親眼看見,朋友相挺,奮不顧身,家人相守,生死不渝。 看膩了八卦新聞,看多了兄弟鬩牆,看厭了爭產訴訟;搶救鑿井阿公,是一則傳奇,發人深省:朋友不必拜把換帖、血緣不必DNA 驗證。堅強的信念、堅定的友情、堅貞的親情,這些深埋人心,最可貴的資產,都從台中新社鄉那口井挖了出來! 2005 年10 月9 日感謝上帝,你們的禱告成為拯救的力量!感謝上帝,你們的關懷成就上帝完全的愛!感謝上帝,因為有你們──彷彿一家人共同經歷生死拔河的奮鬥過程,體會重生的喜悅,令我們永遠難忘! 我們同為這件事作見證──耶穌基督是獨一真又活的上帝! 謝謝!深深的感激!每一位參與救援的人員,每一個舉起禱告的雙手,每一雙屈膝流淚祈求的心,一則傳遞愛的報導,世界各個角落激盪關懷的心靈,『愛』何其偉大!搖動上帝的手,創造生命的奇蹟! 是的!我們已經活著,因為上帝應允我們的禱告!謝謝,再次感謝,願上帝賜福你們! ──劉敬德、張天賜暨家族一同敬謝

我們也經過死蔭深井

彭懷真 ( 作者為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學生事務長) 當劉敬德的家人牽手一起朗誦著〈詩篇〉二十三篇時,我想到有一次在醫院的太平間中伴隨學生的家長驗屍時,也朗讀過這《聖經》中最知名一篇的第4 節:「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上帝)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在面對他人生死考驗時,我們常常不知道該說什麼安慰的話,也不知道能做什麼,還好有這樣深刻的經文來代替我們訴說心聲,畢竟,安慰與同在是最寶貴的。劉敬德和張天賜的家人以無比的愛陪他們走過死蔭的幽谷,這個純樸的家族很偉大,他們彼此的愛令人動容,他們也共同安慰了台灣社會。 劉敬德和他的表弟張天賜的名字都好到沒話說,「敬德」是人際關係的最高準則,感謝「天賜」則是人的本分,弄清楚與上天的關係。上天給人類空氣,使我們能呼吸,就是一種具體的「天賜」福氣。當這兩位六十幾歲的長輩被埋在土石之中,呼吸是莫大的祝福。當他們被搶救出來,能大口呼吸時,就有了希望,而我們這些被各種噁心新聞壓得透不過氣的觀眾,彷彿也能大口呼吸,覺得台灣還是有救,還是充滿希望,很多人的心都得到莫大的安慰,就像是他們獲救一樣快樂。 脫困是能力、意願與機會缺一不可的考驗,兩位長輩能在土石堆中冷靜待援,不愧是老練的工人。他們求生意志堅定,絕不放棄,也因此把握住機會。救他們的人也都是能力出眾、意志堅強,都是了不起的英雄。這些平凡臉孔烙印台灣人的心頭,透過媒體的詳細報導,其實也給了台灣社會一個可貴的脫困。 這些日子以來,我們受夠了對立與喧鬧,日以繼夜地被壞消息疲勞轟炸,心頭籠罩陰影。喜劇演員的人生卻充滿悲歌,取悅觀眾的人跪地求大家饒了他;精神科名醫都走不出憂鬱,多麼的殘酷,甚至是無助。當我們的心情因為名人的失落而低落時,很奇妙地,藉著一個平凡鑿井家族的愛與奮鬥,心情突然變好了。劉家的傳奇彷彿是特別的藥,醫治了很多人的心。 當兩位長輩從井底被拉起來之時,無數人歡呼,也把很多人的心從黑暗幽谷中拉了起來。他們家人的真情流露鼓舞無數對親情失望的人,年長女性跪在地上祈禱的頌詞「感謝上帝、祝福大家」更是感人肺腑。這些人不怨天尤人,不遷怒指責,說出來的話都是感謝,表現的行為都是愛,扎扎實實地教導這個欠缺感謝與愛的社會。長久以來,台灣還有很多好事,只是新聞界不在乎,除非好事加上戲劇化的奮鬥,媒體才會注意。台灣還有很多彼此相愛的幸福家庭,只是媒體沒興趣追蹤報導。 Read More

如今常存的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哥林多前書十三:13 『牧師,我的上帝是真的,真的是真的,如果今天有人拿槍抵住我的腦袋,要我否認上帝,以前我還會遲疑一下,現在我可以立馬毫不猶豫的說“祂是真的,是我的上帝”…這過程極度痛苦又扎心,但我……真實的親眼見到祂,體會祂無比的愛』。     這是過年前收到一位兄姐傳來的訊息,他個性直爽,講話真實,批判也很犀利。但經歷大手術,失去身體的一部份,整個生命看似打擊也充滿苦難,但卻反而如同新生。他娓娓道來奇妙的經歷,在最痛苦的時候,幾乎分秒不差,上帝如何彰顯大能幫助他,甚至連最小的事情,上帝都獨特安排應允,前所未見,直呼『大事花生(註:發)了』『怎麼可能沒有上帝!』。     接下來,他充滿感謝,周遭的人事物都是感恩的對象,我幾乎分不清是我鼓勵了他,還是他鼓勵了我,但我明白,上帝大大動工在他的心中!     前不久與幾位同工前往里長所提供幾戶弱勢家庭,其中一戶是單親母親,獨立扶養三個孩子,母親在工廠工作,老大車禍,老二因疾病住院,老三只是高一學生,預備了一些物資和需要的東西,分享了解近況也一起禱告,並誠摯邀請他們來教會的家一起圍爐,他們很靦腆卻高興地答應,出車禍的哥哥跛著腳走過來,給我擁抱一下,說:『…謝謝你們!』。今年除夕夜他們有來圍爐,原本『寒冷』的夜晚,上帝讓它出現了一些溫暖。     過年後,接到一通電話,一位很久沒出現的弟兄,突然哽咽的請我為他禱告,他經常開著名貴車子,但信仰馬馬虎虎,他說可以馬上來找我嗎?此時對他來說,真的很需要傾聽與禱告,因為早上的健檢報告,是相當不好的消息,突然的驚恐,讓他人生全部打亂。禱告後他說:『我的人生需要有重新的方向,牧師,我如果回來教會來到上帝面前,會不會對大家很不好意思?』我說,想太多了,就因為我們軟弱,不足與錯誤,所以當人願意悔改到祂面前,上帝都是喜悅的。     很奇妙,原本樂齡班外出教學要當司機,卻因為前一天想去為即將手術的長者禱告,卻因眼睛不舒服,醫院同工知道幫我馬上掛號,結果醫生發現有一些狀況,要我馬上處理,反而是我被動小手術。同工們知道就跑來協助當司機,請我休息一下,正因如此,我才能與這位弟兄一起禱告鼓勵。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上帝總有 Read More

一 個 字

『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慌,因為我是你的神,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以賽亞書41:10)   過去的一年,如果用一個字,你會用什麼字來形容?     一位弟兄斬釘截鐵說:『疫』,因為那是2021年台灣的處境,另一位說:『封』,因為隔離加上封鎖的關係,也有人說:『懼』…。你認爲呢?     今天去探望一位剛換肝的弟兄,印象中他很少說話,剛毅的表情,不苟言笑態度讓人覺得他應該是一位很有主張的人。雖然工作勤奮,工程也做很多,但此次換肝的手術,讓他人生起了很大的轉變。     他那一向倔強的女兒,在此時捐肝來救父親:『我的肝是女兒的』,說到這裡,這位堅強的父親忍不住流下眼淚,『我的女兒外在很剛硬,跟我一樣,但內心很柔軟』,『我像是重新來活的人』。雖然還不是基督徒,一起禱告也為他祝福,禱告後,他難掩的激動,眼神透露出希望的可能。愛,讓生命更清澈,讓一切充滿希望,我禱告他不只是重新來活的人,也禱告他能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     另外這個家庭去年遭逢史無前例的重擊,年輕的媽媽因癌症必須動一個大手術,幾次的禱告,嚎啕大哭蹲在地上,從一直問為什麼是我?上帝在哪裡?結果是上帝不斷彰顯神蹟與恩典,讓他驚訝連連,直呼安排太奇妙了,三個年幼的孩子童言童語讓他醒悟過來,到最後說『上帝竟然接納我的軟弱與任性,還一直愛我,一直幫助我,我決定要賴著上帝不放!』我不知道前面道路將如何,但卻知道他的信心是大躍進!     去年疫情,我們停止實體聚會,行程一向『充實』習慣的我,突然有點不自然,實體人事物暫停,我們轉往線上主日及週間聚會,不斷準備與錄製,開始學習沒有人只有面對一台錄像機的景況,三個多月似乎停止很多事,我只好一通一通電話打,白天用電話禱告,晚上進行線上禱告,甚至連淑芬老師的告別式也限只有我跟幾個親人一起陪伴經過。     這幾天同工在準備和會資料過程中卻告訴我,牧師:很奇妙,去年我們雖然有疫情,但是教會各方面竟然比前年更進步!我稍微愣了一下,似乎還未反應這個訊息帶出的意義。『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撒迦利亞四:6。得勝的豈不是上帝嗎 Read More

寒冬裡也有春天

『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以賽亞書四十三:19   2019年一位國中二年級的學生因為腦膜炎導致昏迷臥床許久,醫生束手無策,甚至要家人做好各種狀況的心理準備,家人極度失望與傷心,一位社區聖經班的同工告訴我這個訊息,盼望能為這個家庭禱告。    那是一個沒有陽光的日子,到醫院看到孩子身上佈滿各種儀器的管子,雖然家人都不是基督徒,但母親的眼神可以看出她仍希望有那一點點的神蹟。    有一次查經結束,特地探望他們工作的地方,父親蹲坐在旁邊,抽著菸,茫然的表情與眼神,如同寒冬的僵硬與死沉;問問狀況,他只有搖搖頭說不太好。這是他們的獨生子,也是唯一的希望,這一切對他們來說,實在是難以承受之重。接下來,我們每次聚會,或是教會禱告會,都為這個孩子禱告,當時一位同工甚至寫下禱告詞,天天懇切地求上帝拯救這個孩子。     他們打算收起店面生意,陪孩子走這段艱辛路程,同時對很多不認識的基督徒為他們禱告與加油,他們深受溫暖與感謝。     就在去年(2021年),這個孩子竟然甦醒了,而且已經去學校上課了,雖然他仍必須從國中二年級的課開始上,但這臥床一睡,似乎已經過了兩年,對孩子的父母來說,實在有說不出的感動。     去年台灣經歷史無前例的疫情挑戰,教會也經歷前所未有的艱困時期,似乎寒冬的霜雪覆蓋,人人均受困在其中,也擔憂在裡面。     但感謝主,這段時期,弟兄姐妹沒有忘記上帝的話語,我們將一切聚會改為線上,聽到很多兄姐彼此幫忙的故事,看到大家互相鼓勵的眼神,還有感人關懷的付出與犧牲貢獻的前線人員,在寒冬的覆蓋下卻有充滿生機盎然的生命。     保羅說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     孩子的母親每逢節日都會稍來問候給同工說:『謝謝你們為我的孩子禱告,我們永遠記得。』。     新的一年,不是年輪的增長,而是愛的加添,是生命的更新,是擴張境界的起點。 願上帝賜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