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自《新使者雜誌》2008.2 月號「厝邊頭尾專欄」黃裕鴻、許珮榕、有志(彰化中會員東路教會青年)
上帝已經立好起跑點,叫我們從員東路教會開始跑,朝著那重大使命不斷的邁進……
世界上有像約爾 ‧ 歐斯汀牧師所牧養的,超過三萬人聚會的教會,也有像我所在的員東路教會,每週不到一百人禮拜的教會。但是,我們信靠的上帝卻是同一個,上帝也沒有因為教會大小而少賜福給員東路教會。我們現在要說的,就是上帝在員東路教會的見證。
「我有一個夢,我們盼望讓員林鎮成為一個以主的話和音樂造就的大鎮。」這句話是在 2007 年聖誕音樂晚會,員林鎮第一次由鎮公所邀請員林鎮內所有教會,一起合舉辦的音樂與禱告的聖誕晚會中,牧師所說出來的異象。
充滿活力的青年生力軍
我是在大一暑假參加教會所辦的夏令營第一次來到教會,那時教會的弟兄姐妹並不多,聖歌隊也是剛草創,我們的劉牧師也剛受派到員東路教會,那時(2001 年)會友大約一、二十位,大多數是大葉大學和中州技術學院的學生,自然而然的,我也成了他們的一份子,跟他們一起唱詩歌、聚會,開始了「基督徒的生活」。因為教會初期的人數很少,來教會的弟兄姐妹都會被牧師請去參加聖歌隊。首先牧師會先問你最喜歡唱的歌是什麼?我那時回答說:「沒什麼喜歡唱的歌 耶!」「好吧,那你說幾句話。」如果聲音比較低就是女低音或男低音,音比較高就唱女高音或男高音。久而久之,一個四部混聲的聖歌隊便儼然成形,後來還憑著一股感動與衝動,製作了第一張專輯《愛的禮物》。到現在我們仍覺得那是最棒的一張 CD,擁有我們最初的感動的專輯。
要過「基督徒的生活」,服事一定不能少。早期,我們的事工只有星期四國一生命教育的得勝者事工,星期五探訪會友或家庭禮拜,星期六主日學、青少契及聖歌隊,以及星期日的崇拜。「得勝者」事工,對我們而言是一個新的挑戰, 是一個信仰「對外」的窗口。儘管牧師一直說:「不要擔心,我們現在是為上帝做工,上帝的靈會與我們同工。」等到真的上了講台,腳還是會抖,面對吵翻天的班級一樣束手無策。但是……日子久了,和同學相處久了,膽子也大了,很多原本講不出口的道理突然在課堂上脫口而出,不是我們鼓勵學生成長,而是我們一同成長,學生們的真誠回應讓我們非常感動。甚至有學生在心得筆記寫說: 「我以後也要像老師一樣,成為一個『得勝者』老師!」像我一樣?我有什麼可取之處?不過是個偶然加入教會就來上「得勝者」的大學生而已啊!我比你們多的……只不過是……偶然認識了上帝而已……但是,在全能上帝的計畫裡,是沒有偶然的。上帝讓我們經歷的一切,都不是出於偶然!喔!天啊,這一切都是上帝精心的安排啊!你可知道接下來發生什麼事?「得勝者」事工受到每個家長和學生的好評,明倫國中的校長一口氣就將國一所有班級包給我們,時間讓我們選, 校長親自拜託牧師,這個課非常的好,請我們一定幫明倫國中上課。
大同國中二十三個班級緊接也前來尋求上課,儘管每次老師都不足,而上帝總是會透過不同的方法,讓身旁的人願意來為上帝做工,為國中生的事工付出。目前我們在明倫、員林、大同、大村國中都上過課,走在路上有時都會被一聲:「老師,還記得我嗎?」給嚇了一跳。你絕對想不到的是,在這些國中生當中,有曾經來過教會參加聖誕節或是夏令營的活動,有些也願意進入教會和我們一起領受上帝的愛,一起來為主做工。
2003 年,我們擴建了教會,新蓋了許多間教室,當年 3 月 29 日同時完成了 升格堂會、牧師正式就任,及教會落成等三件教會重要大事。那是一個象徵性的意義,牧師成為帶領員東路教會的靈魂人物,為上帝牧養祂的羊群;我們也正式成為「財團法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彰化中會員東路教會」。
在廟裡、在公園裡:無處不傳福音
保羅說:「我向著目標直奔,為要得到獎賞;這獎賞就是屬天的新生命,是上帝藉著基督耶穌呼召我去領受的。」〈腓立比書〉三 14 上帝已經幫我們立好起跑點,叫我們從員林員東路教會開始跑,朝著上帝所給我們的重大使命不斷邁進。
2004 年,牧師第一次帶大家去「戶外傳福音」,由一位愛主的同工,在東山社區免費出借場地給教會使用,廣招東山社區的居民來聽見證、唱詩歌;之後更破天荒在東山社區的石佛公廟裡,舉辦「社區健康講座」。真不知那時從哪裡借來的膽子,別人在燒香拜拜,我們在傳講耶穌。牧師拎一把吉他,帶著大字報, 把我們載上福音車,在廟口唱像〈四季紅〉、〈燒肉粽〉等由民間改編的詩歌, 讓來廟裡泡茶、下象棋的老阿伯、老太太能朗朗上口,並透過見證、講道,來轉變一般人對基督教先入為主的想法。比如說「信基督教,死無人哭」、「信基督教的人無拜公媽」。經過半年至一年的努力,效果並沒有想像中好。但牧師常說: 「我們不需要等到環境改變才得勝,我們現在就可以靠著基督的應許來得勝!」
後來,我們又移師到員林公園裡,那裡有更多人聚集。每週三下午我們演布 袋戲,牧師彈吉他、講道,並請一些彰基的醫師或護理師來講一些老年人應該注意的疾病,免費量血壓、測血糖,讓福音的種子開始慢慢在員林鎮裡成長。
接下來每年的事工都充滿驚奇,一切都在轉變,教會聚會的人越來越多,好多都是社區民眾及第一次來教會的人。我們推動音樂活動,就有音樂專才的人來幫忙;我們精心策劃夏令營,突然就跑出許多大哥哥、大姐姐,及愛心媽媽;我們組成「員東路鐵馬腳踏車隊」,就有社區共襄盛舉、大舉宣傳;發起「感恩盃
桌球賽」,竟有曾參加奧運桌球的高手及學校桌球教練來參加;我們每年規劃聖 誕節,街頭鄰里就在 11 月份開始打聽;我們進行兒童品格暨才藝主日學,有的媽媽甚至利用上班時間偷跑來卡位替孩子報名;夏令營更是從一樓教室舉辦遷到禮拜堂內,去年因人數倍增,更從禮拜堂遷到教會外廣場,甚至在廣場外搭起超大帳棚,眾多小朋友及老師義工們讓夏天更充滿熱情而燦爛。
查考《聖經》無法吸引人潮?
不過,最令我們珍惜而感動的是查考《聖經》,牧師說,《聖經》不但是上帝的話,也是我們的共識,有共識才能共事。常聽人說查考《聖經》可能無法吸引人潮,我們教會可不這麼認為;除了禮拜三「聖經研習班」外,還有「社區媽媽聖經班」、「兒童聖經班」、「生命小組聖經研習」、「青少年團契聖經研習」。你很難想像,在沒有舉辦慶生會、沒有專講、沒有千變萬化聚會內容的團契,竟坐滿將近四十多位活潑好動的青少年。每週逐章研讀《聖經》,有人勤做筆記, 有人寫下心得。在聖靈的光照下,這群陽光青少年彷彿在訴說教會未來的前景與希望。
每週閱讀教會週報都會看到教會內兄姐的見證文章,這豈是感動兩字就可形容的呢?
這是上帝的見證,一個耶和華祝福滿滿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