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員東路的機緣

    自出生到高中畢業以前,從沒有獨自離開屏東的我,對於家庭的依賴感是很重的,很少時候需要自己去處理生活上的事情。直到有一天,這一切都改變了, 就是到了聯考放榜的日子來臨那一刻,看到考上學校名字時,第一個念頭是這間大學在哪裡 ? 我從來都沒聽過,上網查了一下才知道是位於彰化縣員林鎮,不過要怎麼去,搭什麼車我完全沒概念,心情很緊張及不安,對於陌生的環境很恐慌。突然

要到那麼遠的地方自己一個人生活,很多事都是未知的,也不知要如何準備起,就在這個時候,母會裡一位會友的親戚,剛好就是就讀大葉大學,也有機會跟她碰面。父母對於出外讀書的我當然有點擔心,但更重要的是,希望我在當地能找一個教會,有穩定的教會生活,於是我很幸運地能在開學前就能夠認識宜娟學姐。

    開學前,父母陪我北上將行李載到學校,宜娟學姐也很熱心的帶我們逛一下校園,並帶我們來到我大學四年,除了學校以外,生活最多時間的地方──員東路教會。

二、第一次

    來到員東路教會,讓我有了許多第一次的經驗,很多人都知道,新生參加團契是必然的,不過另一個我比較訝異的是,我竟然成為聖歌隊的一員,這對我來講可以說是沒有想過的,雖然本身不算是五音不全,不過音感上還是不夠,且在母會的聖歌隊,參加的都不是我們這一輩的年輕人,可是在員東路,新生是聖歌隊的生力軍,也需要有新生的參與。

    透過聖歌隊的參與,讓我得以錄製一張完整的 CD,在此之前,就聽到許多學長姐說第一次的錄音經驗,大家一起在教會二樓主堂,只要一錄音,可以說是將一整天的時間都花在這。儘管疲憊,大家仍然樂此不疲,而我有這個機會可以參與新專輯的錄製,也相當的期待。當專輯錄製完成時,迫不及待將這個跟父母說,有一種驕傲的感覺,對我來說也是特別的經驗。

    每一年教會都會有一些重大的活動,暑假的夏令營就是其中之一,大家一起努力來為參加的小朋友們,準備好玩的遊戲、好聽的故事及信仰的分享。而我當時因就讀科系的關係,自然而然就成為活動組的一員;但實際上,我對營隊的活動相當陌生,自己不是敢在台上帶動跳的人,不過就像來員東路教會一樣,上帝讓我認識宜娟,在夏令營的活動中,讓我認識了可靠的學長──祥山。他帶著我一起練習帶動唱的舞蹈,帶著我在台上與他互動,我們一起與同工們帶領小朋友們努力的跳、瘋狂的動,跳了一遍又一遍,跳了一首又一首,雖然跳到大家筋疲力盡,不過那種感覺真的很棒。還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的,那時夏令營最後一天結束,準備玩打水球仗活動,劉牧師在一樓門口跟同工們說話,為了與牧師水融於水,只是苦無機會,當時也不清楚為何麥克風有聲音,祥山還要說麥克風壞了, 直到育中從二樓將水球淋到牧師頭上我才明白,祥山、育中你們的默契真好,不知你們還記不記得呢 ?

三、回憶

    當牧師請我分享,希望我能寫一篇關於在教會的生活,聽到的時候,第一個反應是,畢業這麼多年,已經許久沒打文章了,不過剛好是休假日,可以讓我慢慢思考,細想在員東路的點點滴滴。

   大學四年的我過得很充實吧!參加許多團契及教會的活動,謝謝在員東路教會的各位,讓在外生活的我,有了許多不同的體驗,或許就是這樣,現在雖在高雄工作,離屏東很近,不過爸媽現在都說我出去就像不見一樣,自己也覺得跟以前幾乎都在家的我真的不一樣。

    在 10 月底,活泉團契辦了畢契回娘家的活動,看到許多學長姐,也聽到前一兩年新生並不多;不過今年有增加許多的新生,希望活泉團契在大葉能一直持續下去,也有更多的新生進入團契及教會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