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背景:

    從小生長在基督教家庭,父親是教會長老,母親也曾擔任過教會執事,一般來說,這樣看似信仰根基堅固的家庭,應該會培養出非常優秀又敬虔的孩子,但我偏偏成為那令父母擔心的孩子。從小因為父母親工作忙碌的關係,總在我每天放學後為我安排許多「課後學習」,也就是才藝班,回想起來還真的有點對不起父母,算算曾經上過的才藝班有節奏班、鋼琴、書法、水彩、素描、國畫,結果到頭來沒有一樣學的好,當中有幾樣才藝班媽媽陪著我一起去上課,到最後反而是媽媽成為才藝班老師眼中的模範生,曾經想過我的外表、個性明明都有遺傳到媽媽,怎麼就是學習能力沒有遺傳到呢?小學一年級時因為功課不好,父母親還特地拜託班導師於放學後直接幫我留校察看課後輔導,求學階段的我,真的一度以為我是不是有學習障礙。

    小時候許多才藝課程學到最後因為沒有明顯成效,往往無趣收場,也因為這樣,我變得容易沒有自信,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不如人;尤其是小學到國中階段曾戴了五年的牙套,更是讓我的個性變得更加的內向,還記得當時只要家裡面有客人或是親戚來訪,我都會馬上躲到房間不想出來與大家互動,這樣的情形一直維持到快 18 歲才逐漸好轉。

    因為父母親對信仰的堅持,從小就在教會參與各樣的服事,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我的信仰及品格不至於有很大的偏差,但是對於青少年時期每週在教會服事的我,卻也沒有引起我對信仰有更多的熱忱或是追求,每週參加主日聚會時,往往不是打瞌睡就是看自己帶去的書,牧師每週的信息分享,若不是左耳進右耳出, 就是根本沒有聽進去,青少年時期的我,甚至也不知到底為何而服事,也不會去管有沒有果效,反正長老執事交辦了,我們這群長老執事的孩子也沒有說不的權力,就是咬著牙去服事罷了;我上大學前的信仰,大概就是一個掛名的基督徒吧!

 

生命轉變:

    2001 年我來到了大葉大學就讀,因當時母會的牧者在我還沒到員林讀書前, 就把我的資料給了當時的彰中大專部部長劉德行牧師,感謝主,因著父母親對信仰的堅持,還有上帝把我創造成一位非常聽父母話的孩子,在父母親載我到學校報到前,就先把我載到員東路教會找劉牧師報到。當時的員東路教會仍於開拓的初期,尚未升格堂會,每周聚會人數平均都只有一、二十位,因此劉牧師時常帶著我們這群大專生利用週間晚上的時間不定期的去探訪教會附近的居民或是獨居的年長者。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探訪當中,我逐漸的發現,原來傳福音並沒有我想像中那麼困難,當你願意把神在你身上所彰顯的恩典以及愛透過你的行動力, 把從神而來的愛傳遞出去,如此行,就如同將福音的種子栽種在人的心田裡了。當時的我開始重新思考我過往的信仰歷程及服事態度,並求神憐憫、饒恕。從那時起,我與神的關係有極大的突破,也知道自己必須更多靠著神 ( 而非依靠自己) 來服事。之後在員東路教會也參與了成人主日學、兒童夏令營、得勝者課程、主日司會的服事及東山福音小組事工,透過這些服事,我逐漸看見這些事工背後所帶出的價值是何等的大,不僅幫助了別人,也造就了自己;更重要的是把我最缺乏的自信都找回來了。因著參與這些的福音事工,讓我信仰的生命於大學時期有了很大的突破及更新。

 

祝福滿滿:

    上帝總是有祂奇妙的安排,對於學生時期就立下心志想要進去的公司,上帝並沒有立即的答應我的要求,在我退伍後反而是讓我先進嘉義的愛之味,讓我在那邊磨練了兩年。累積了相當的實務經歷後,在 2007 年,我順利的面試進統一企業,當時十個人面試中,只錄取一位,而我的條件,正符合他們所開出的需具備實務經歷。感謝主!祂奇妙的安排,我們總是難以測度,祂的意念總是高過我們的意念。

    到台南工作後,因朋友的邀請,參加了大光教會的主日及週間的小組聚會, 透過參與教會敬拜團的服事,讓我在音樂事奉的格局更加的擴張。在服事當中也認識了我現在的太太──郁萱,因著相同的信仰及價值觀,讓我們在交往後更加的敬畏上帝。因為當時她是教會小組長,我是母會的團契會長,因此週末的時間都各自忙於教會的服事,並沒有太多的時間約會;但也因為這樣,我們更加的珍惜每次相聚的時間,2010 年我們在上帝和眾人面前誓約成為夫妻,當時我也開始在大光教會接任小組長的服事。透過小組長的服事,使我有機會陪伴慕道友,從關係的建立,固定時間的陪讀聖經,到最後的受洗,這個過程就好像是在餵養自己的孩子長大一樣,也讓我真實體會到牧者照顧群羊的心志。

    

回應呼召:

   2008 年對於已在大光教會參與服事一年多的我來說是一個豐收的一年,當時曾有牧師鼓勵過我可以到神學院裝備成為全職傳道人,但是對於當時剛進到夢想

企業沒多久的我來說,也只是把牧師的鼓勵放在心中。直到前兩年,陸續都還有牧者及長輩鼓勵我去投考神學院,因此我開始重新思考這個問題,並且時常與郁萱一同禱告;其實當時的我,對於要做出這樣的決定還是有很多的擔憂與害怕, 因為知道我自己的口才並不好,且從小就不是一個很會讀書的人。但是很奇妙的, 這樣的擔憂與害怕,卻隨著我與郁萱的禱告次數不斷增加而成反比進行;直到有一次深夜我與郁萱在床前禱告時,有一股深刻的感動,並清楚聽到聖靈向我說話:「不要害怕,勇敢去做,因為我與你同在!」當下我的信心大增,所有的害怕與擔憂瞬間都消失了,這樣的感受就如同上帝對約書亞所說的:「我豈沒有吩咐你嗎?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

    感謝主,2016 年8 月,我開始到台南神學院接受裝備,雖然要努力的還很多, 但我體驗到真實的信仰無法透過繼承,而是要透過傳承,而這樣的傳承需要透過更多信心的行動來回應上帝的愛。最後要與大家分享一段經文「因為神賜給我們, 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摩太後書〉一 7,期待這段經文能夠成為你我隨時的提醒與鼓勵,願一切的榮耀都歸於我們的主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