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 QT 了嗎?你今天靈修了嗎?」這句話是在核心同工小組中,成為彼此鼓勵、打氣的一句話,就好似家常便飯的問「你今天吃飽了沒?」是一樣的意思。

    我未加入小組前,其實沒有任何靈修生活,在這之前想先與大家分享一個小插曲,就在我去年進入婚姻生活後,我有一個很大的挫折就是我的先生都會對著我說:「你今天看聖經了沒?你今天讀聖經了沒?」每次他講述這句話的時候, 我的內心都會有許多的衝撞,但當時的我,依舊是透過詩歌、禱告來做自己與神之間的對話。但那時的我發現我的先生在面對事情上,總是用正向、喜樂的態度面對,情緒也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我就覺得很羨慕,因為他總是在睡前讀聖經靈修。

    我也很感謝牧師去年的安排,讓我有機會帶領青年的小組,讓我每週至少有一次在青年聚會前我得要靈修閱讀當次的聖經內容,才得以在小組中與青年們做討論,也建立我與神之間的關係。

    當我參加小組聚會後,小組期待我們可以建立靈修生活,因此有要求每週至少要有三次靈修,看似是個要求,但 QT 不是一個責任與義務,他是我們與神之間的關係與互動。

    就在某次我於車上 QT 撰寫的時候,腦海浮出一個畫面,是我在 2017 年底青年聚會時所填寫的行動目標的訂定,其中一項是我每天要寫下「感恩、感謝」的事情,數算神每一天的恩典,但來到今年 1 月 1 日開始,我仍舊沒執行這個目標,就在那次的靈修中我很感謝上帝,祂可能知道我在靈修生活上的被動,所以祂透過不同的方式來讓我喚起與祂之間的關係建立,用如此方式來告訴我要回頭看自己當時的目標訂定。

    但對我來說 QT 先後的差異性,未進入 QT 之前在面對許多事情上較會用自己的眼光、想法來思考或處理每一件事情,事後換來的卻是自我苛責、愧疚甚至滿肚子負面情緒,直到進入 QT 之後,我覺得我的生命、思考有許多的不同,因為在 QT 當中是一個自己與神之間的對話,在 QT 當中是一個自己與神關係的連結,在 QT 當中就像是與神談戀愛一樣,在其中有許多的感動、提醒與覺察在我自己的生活與生命中,也延伸了自己對事情的感謝與看法,甚至可以有更多的信心去接受主的命定與安排,就在閱讀〈路得記〉二 1-13 的經文「拾穗」故事,波阿斯是位大地主,他是充滿慈善、憐憫的心,他給路得不單單只有路得所能擁有的,甚至給予路得更多,當我讀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回到我自己的生命經驗的省思,就在我工作轉換方案到職務身分不同那一刻起,我對於自己的生活有許多的埋怨,這到底是不是上帝要我走的路,因為這條道路是困苦的,許多的事情、資源我得要去包辦,但從經文中的省思讓我覺察到其實上帝在我的生命中放了許多幫助我的人,甚至有位像波阿斯的角色在我的背後給了我很大的支持與幫助。

    QT 對我來說就如同是生命的更新與重整,就如同我們每天都需要洗澡來清洗自己的身體保持清潔。QT 就像是我們生命根基的活化,也會讓我們的生命越來越精彩,因為福音乃是神的大能,就如同〈路加福音〉一 37 所述,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就讓我們一起來 QT 領受神的話語與慈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