嫺
我是思嫺,基督教信仰在我的家庭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家裡除了我跟阿嬤以外都是信奉民間信仰,因為阿嬤在 40 年代到教會去領取麵粉而將基督教帶入我的家庭。因此家裡每當掃墓時總會有兩個人不拿香,拜拜時總會有兩個人彷彿局外人, 雖然我們在家截然不同,但家人彼此尊重各自的信仰,未曾阻止。
我與阿嬤十分熱衷在教會的活動,我的媽媽總愛開玩笑說我是教會的女兒,因為只要一放假我就往教會跑。雖然如此,媽媽卻很感謝這份信仰,從小到大的我幾乎沒有讓媽媽擔心過,因為她知道我不是在家就是在教會。而在教會,就是做好的事。舉凡報佳音、夏令營、音樂會、聖誕節晚會、查經班……等這些活動,就是我學生時期最大的重心,十幾年來如一日,參與這些讓我學會感恩、學會相信、學會等待。有時我會想,如果當初阿嬤沒有帶我進入教會,那我的人生,會是什麼樣子呢?
從求學到出社會,我的生命裡有過很多挑戰:在大學指考的時候慘遭滑鐵盧,但上帝讓一個沒有唸過音樂班的人進入音樂相關科系,並且為我預備在地的教會延續服事,透過鋼琴服事人,更從服事中調整眼光,每一次的服事都是上帝給的機會,絕不是因為自己有多厲害,當我們願意獻上自己不是看自己為大時,神就要動工。上帝也曾在大三的那一年「暫停」我的忙碌生活,當時的我讓自己很忙, 藉由上課、打工、家教、接表演把自己的生活塞得滿滿滿,透過一場差點沒了命的車禍讓我重新看待生命,從車禍當中了解,許多事都是神說了算,當你想靠自己去完成的時候,就是忘了交託,忘記等待。而上帝會用祂的方式管教你。我曾在那半年無法自由行走的時光裡呼求上帝為什麼要讓我遇到這些事,之後我才漸漸了解當我們沒有將神放在首位的時候,生活中的次序就會開始大亂。就像衣服的第一顆扣子扣錯,後面的扣子怎麼扣都不會扣對。之後我明白,內心混亂空洞的時候,我們應該尋求的是來到上帝面前的安靜心,而非找更多的事來填滿,因為那不是真正的內心平靜,而上帝給你的考驗,會是你所能夠承受的「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 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哥林多前書〉十 13。跟神求耐心、求智慧……等,上帝不會就馬上給你耐心、智慧……等,祂會將磨練的環境給你,從當中獲得你所求的一切。
結婚過後我嫁到員林,在今年有了自己的孩子。有孩子後我深深感受到之前阿嬤對於晚輩的關心與愛,以及迫切為了孩子來禱告。我期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在這樣一份美好的信仰中成長,學著勇敢、學習智慧、學習在神一切的美善,並且這一份愛將伴隨著他,從母胎、出生,一直到以後。這份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事, 我也要將祂給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願神的慈愛常與他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