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太二十五 40)
在兩年前教會開始弱勢兒童課輔班的事工,特別也透過展望會與員林國小的輔導主任轉介高關懷個案的家庭孩童來到我們教會成為課輔班的學生。其中還有的是別的單位不好處理拒收的個案轉到我們教會來。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加,我們不但編列了一些教材也更新了一些設備,特別也邀請乃云老師成為全職的執行長,推動關懷此項事工,令我感動的是,這兩年來有許多的義工老師或社區愛心民眾,提供了陪讀、點心麵包甚至教科書資源來幫助這些孩子,而為了有更多經費來幫助孩子,老師們甚至每週在課後時間做資源回收整理分類,滿身大汗雖然只有幾百元,但一整年下來他們告訴我也有將近一萬元的收入。去年永齡基金會也參與此項事工,我們承接了更多的個案家庭孩子,我很驚訝,在員林地區竟然有那麼多的孩子是處在瀕臨瓦解的家庭,有的甚至連基本的生活照顧都有困難,我們加緊腳步,不但讓學童有機會預習與複習功課,更期望他們的心靈品格教育能健康的成長。令人欣慰的是,這些孩童的功課都有很大的進步,上學年成績統計出來,連員小的輔導主任都覺得很驚訝。
在暑期中因為孩子的家庭特殊所以繼續課輔班事工,這禮拜老師告訴我有一堂是讓他們去游泳的戶外活動,但是執行有一點問題,因為這些孩子幾乎都沒有泳衣與泳褲,老師問我怎麼處理,我想到教會兄姐家庭孩子長大了可能有很多不再穿的泳衣褲,但考量尺寸與個人衛生,實不宜去募集。所以思考後我們決定為孩童買泳衣褲。孩子非常快樂,竟然告訴我要穿十年好好珍惜。我在想,耶穌行走在加利利當中,關懷需要關心的人,特別是孤兒寡婦或社會邊緣人,有一次在安息日,枯乾手的人來找耶穌,他尋求醫治,有人藉此要控告耶穌。耶穌說:在安息日行善行惡,救命害命,哪樣是可以的呢?眾人不吭聲,耶穌憂愁他們的心剛硬,就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 可三 1-5) 我在想教會的功能是什麼?基督徒能參與什麼?若對弱勢的家庭或貧困的人無動於衷,那豈不就是讓耶穌所憂愁心剛硬的人?接下來老師也提醒我,下學期因為改制與經費考量,班級要改變縮小為兩班,永齡基金會孩子有提供晚餐,一餐六十元,另外一班較多人的須提早半小時下課因為沒有提供晚餐。
他們想盡辦法說可不可以把便當分為兩半,兩個孩子吃一個便當,雖不會很飽,但至少大家都有吃一些。我聽了,心都酸了。再怎麼樣,也不能讓孩子餓著肚子回家,特別是弱勢且在成長中的孩子。我不相信上帝會讓我們負擔不起,我不相信我們不能完成這項事工,我說一定要讓大家都吃完整的一餐,這是最基本的!寫封信,告訴家長,請他們放心,我們即使沒有補 助,我們一定會讓孩子有晚餐可以吃。我要他列出學期中至明年六月底晚餐的總費用。老師列出表,並告訴我以最保守估計,因為孩子人數有起落,上學期是二十二名。今年扣掉彰化全運會放假,不包括課務的費用,光是餐費還需十三萬多。而現今還不到一半的經費,我打電話告訴四位長老,讓他們也了解此事。也呼籲弟兄姐妹一起來關心。當我們的孩子補習一個接一個, 大餐與補品一樣接一樣時,是否能為此省一道菜錢,幫助這些孩子,讓他們有最基本的生活關懷。我們教會雖然沒有很多的經費,且會計資料顯示告訴我,教會 5、6 月份經常費是不足的,但上帝仍然通過愛與盼望,積沙成塔, 滴水成河。我相信有愛就有力量,而上帝的愛是永不止息的!有人好意提醒我,課輔班意義雖然很好,但實在吃力不討好,特別是有狀況的高關懷家 庭,而且不是基督徒的孩子,付出那麼多的心力,值得嗎?我告訴他,不管是不是基督徒,在能力所及之處,我們都應盡力去作!他們或許不是我們的小孩,但我肯定他們絕對是上帝的小孩!
牧會十六年以來我很少提出經費的募款,但為了弱勢的孩童及教會應有的使命與責任,我期盼弟兄姐妹一起來關心,讓我們能更有力量去支持這些事工,也讓我們明白給予比接受更有不同的的意義與價值。
樓下傳來課輔班孩童的歌聲,唱著青少契常唱的一首詩歌:「永不放棄!」那麼有力量而且清澈的聲音,給我很大的鼓舞,上帝沒有放棄任何一個人,包括你、我;我們也不應放棄上帝託付給我們的這些孩子。
耶穌說:「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喫,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 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 你們來看我。」義人就回答說:「主阿,我們什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喫, 渴了給你喝?什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什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裡,來看你呢?」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太二十五 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