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 太五 16)

「桂花巷裡其實並沒有桂花,但大家都認為應該有桂花,所以就拿幾盆桂花放在桂花巷裡。」這是南庄教會陳以諾牧師在分享南庄社區故事時所說的一件趣事。教會青少年團契在暑期最後的階段舉行了一年一度的青少契夏令營,除了在信仰上有更多時間的分享外,也讓他們在開學前有一個心理調適,體會每一個階段都是上帝的賜福,更應用心去學習,也用感恩謙卑的心去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在苗栗南庄社區,真的可以感受上帝創造之美,不 但群山圍繞,溪流清澈,更有豐盛的人文氣息。陳以諾牧師在南庄教會有 二十三年了,聽他分享南庄社區的興起,真有如一部信仰奮鬥史詩;你可以想像這間一百多年的教會,在當地產生了多大的影響,特別是他周圍都是大廟所圍繞,客庄信主的比例又是極低,但教會卻是南庄社區的中心,也是社區總體營造的心臟,可以這麼說:教會在這個社區具有絕對的影響力。即使會友人數不多,即使大廟林立。他們從直笛的教學到社區的規劃推廣,都是在前鋒領導的位置,甚至讓南庄成了台灣聞名的文化及觀光據點,社區也因此有了極大的轉變與祝福。這就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教會。社區民眾不一定馬上來信主,但他們非常尊敬教會,因為教會帶給社區很大的恩典與祝福。

陳牧師說他們教會有一萬七千多位教友,那是南庄地區的總人口數,這些教友的意義是「教會的朋友」,他們都喜歡教會,教會成為社區民眾的好朋友,從陌生到熟悉,從禁忌到接納,從懷疑到肯定,這豈不是耶穌在做的事嗎?祂讓需要關心的人得著安慰,讓弱勢的人得到扶持,讓失望的人得著盼望,讓民眾喜歡聽祂分享上帝國的真理,因為祂說的話滿有權柄。如果教會是上帝百姓的團契,它應該學主的樣式成為眾人的祝福。如果我們是上帝的代言人,更應忠實傳遞祂向這世代所宣告的福音信息。陳牧師說他們常常辦活動,雖然活動的意義並不一定是佈道或培靈,但卻是讓社區與教會成了最貼切的接觸,他們絕不會聽你說神學,更不會管你的三位一體論,但他們想知道教會跟他們的生活是否有關係,他們也想知道耶穌跟他們生命有何關聯。

活動是貼近民眾的方法,關懷是信仰最直接的表達,分享是真理的具體實踐,如果人人需要主,那又有誰是上帝所不珍惜的呢?我們教會常常辦一些活動,從楊恩典的見證到斯洛伐克的演唱,從六龜山地育幼院的聲音到黃美廉的生命畫作……這些看起來不像是特會的活動,其實也有屬靈的一面, 這些似乎不是培靈佈道會,其實也很有信仰內容,信仰不是教條,信仰是生活,它是你我生命的力量。我們也推動聖經班,也曾舉辦信仰進深課程,不論在社區或在教會,無數的過程,述說上帝無數的恩典,感謝上帝,今天學校期待你能帶更多班的得勝者,因為真的很正面,今天鎮公所想跟你配合, 因為真的有價值,今天社區想來你這裡,因為真的有影響力,信耶穌真的有很不一樣的地方。這是我們要青少契的學生了解的,雖然渺小,但卻有影響力。只要靠著那加給我們力量的,腳踏實地,堅定信心倚靠上帝,滿懷夢 想,沒有難成的事!

前天有一位附近鄰居來教會散步,這是他第一次踏入教會,剛搬來一年左右的時間,看著他穿著 YAMAHA 的制服,知道他是機車行老闆,在員東路上開店。向他問候也表達歡迎,剛好機車電池故障,請他協助,他很高興牽去修理,並說教會讓他感覺不錯。今天去牽車,他們全家很高興接待,我邀請他們來教會,老闆娘竟然好奇的問我說:不是信耶穌的,不是不能去教會嗎?我告訴他,不論是誰,都可以來教會,特別剛搬來這社區,教會就像自己的家,因為有你們教會才有它的意義與存在價值。他們說:原來教會我們也可以去喔!我在想什麼時候教會成為社區的精神指標或大家共同的家時, 或許另一個員林鎮的「桂花巷」意義就會產生。

「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 林前九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