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抱著自己的嬰孩來見耶穌,要他摸他們;門徒看見就責備那些人。耶穌卻叫他們來, 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 路十八 15-17)

某教會主日學老師的班上,有一位學生特別頑皮搗蛋,行為惡劣,時常欺負人,是一個小壞蛋,父母都不管教他。他有時來上課,有時又不來,不過他一出現,全體師生就頭痛不已,這位老師也真有點討厭他。有一次主日學校長為了鼓勵小朋友每週按時上主日學,訂做了一批T恤送給學生,這位老師遲疑著是否要送給這位小壞蛋,最後還是送了,因為她知道神愛世人, 我們也要學習去愛每一個人。

這位老師有次找機會和這學生談話,勸他過自新,按時回教會,聽聽神的話語,感受神的愛。後來他斷斷續續又來教會一、兩年,看來什麼也沒改變。直至他長大成人,從一個小壞蛋變成大壞蛋,販毒搶掠、打架、欺凌、拐騙等壞事做盡,看來那位愛他的老師真是白費心力了。

誰料有一天,這個壞蛋因販毒被警察逮捕,他拼命逃跑、死命地跑,經過一個墳場,覺得警察沒跟上,他便蹲在一個墓碑前面喘息,喘著喘著,看見墓碑上的照片,怎麼那麼熟悉?細想之下,原來是自己小時候的主日學老師。老師雖已去世,但這壞蛋在此刻卻想起老師以前如何悉心教導他和愛他,他想著想著,竟抱頭痛哭,覺得自己那麼壞,對不起老師,於是跪在墓碑前向老師道歉認錯後便到警察局自首,坐牢出來後重新做人,最後還成為一位牧師,他要像那位主日學老師一樣,透過福音影響世人。

福音就是好消息,更具體來說福音就是上帝沒有放棄對人的拯救態度。這幾天是大同國中的三十週年慶,學校邀請我們參與他們的活動,特別我們輔導得勝者多年,當中遇到一位現已是三年級的班導師,他告訴我,雖然孩子們已經是三年級了,但他們到現在還很懷念得勝課的感動與鼓勵,且深深影響他們,導師特別說,他到現在還常提到牧師在課程中說的話給學生提 醒。我說那些都是上帝的話語,出於上帝的話總是充滿生命的力量。我們只是真實的傳達。也邀請他來參加禮拜,感恩節的禮拜希望能看到他。

我一直相信,每一個生命都充滿無限的可能,我也認為若人願意用生命去影響生命,社會與世界就會不一樣。即使是一個小孩子!

今天聖經說到有人帶嬰孩來到耶穌面前,卻被門徒阻止責備,或許如同台灣人說「囡仔人有耳沒嘴」要他們離開,然而耶穌不但接納孩子,還告訴他們上帝國的人必須像孩子般的信心倚靠與赤子之心的態度。「讓小孩到我這裡來!」

我們的信仰,我們的教育或我們的社會必須明白這些孩子不但會影響我們的未來,也影響這個世界!絕不能輕忽一個最微小的人,特別是小孩子的信仰生命培育,讓他們到上帝面前是最大的祝福與恩典!

我小時候很喜歡參加主日學,四兄弟穿著媽媽預備與過年穿同樣的小西裝去教會,他要我們四兄弟慎重看待主日學,從家裡走到教會大約半小時的過程,印象中是邊走邊玩,那時中港路好像只有兩線道也沒很多車,我們就一路玩到教會。那時唱的詩歌都是聖詩,從「耶穌愛我我知明」到「一滴一滴的水」,從「細漢囝仔的朋友」到「我做耶穌的羊羔」,都令我們不自覺的吟唱,特別是「耶穌愛我我知明」,連我在晚上要上廁所(當時是土塊厝,廁所在戶外)害怕時都唱這首,有一次國小老師要我們班上每個小朋友表演節目,我就唱這首歌。

記得當時的主日學老師名字叫黃清標老師。他教了四十多年的主日學, 當我長大讀神學院,知道神學家卡爾巴特在一生的神學著作中,他說,如果用一句話來表他的神學結論,就是:耶穌愛我我知明,因為記載在聖經。

這首聖詩背後其實有它的典故。在 1860-1862 年代,有一個主日學的小孩,名叫 Johnny。他得了嚴重的心臟病,生命已經垂危了。他的主日學老師達力克(Faith Derrick) 和林丹盡一切的能力想要救這位孩子。但是,他們儘管盡所有的能力也是白費的。最後,林丹只能問 Johnny 還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Johnny 伸出他纖細的手說:「走走,和昨天晚上一樣。」林丹抱起發燒的Johnny,在房間內慢慢的走來走去。另一位的老師達力克站在一邊看。Johnny 說:「唱。」林丹就邊走邊搖,開始溫和的唱一首 Johnny 從來沒有聽過的新歌。「Jesus loves me( 耶穌愛我 )……」幾個小時後 Johnny 離開了人世間。「耶穌愛我」這首歌就是為這個小孩子所寫的。作者是Anna Bartlett Warner,被邀請為這垂死的孩子寫這首詩,後來 William B. Bradbury 為這首寶貴的詩歌譜曲。這個孩子有幸在生前可以聽到這首詩歌, 讓他知道耶穌確實愛他。這首詩歌今天遍佈世界各個角落,甚至可以說有主日學的地方,就有這首詩歌。它也被翻譯成各種不同的語言。不只小孩子喜歡,大人也非常喜歡這首詩歌。我很感動,因為它影響了許許多多的人,使他們認識主耶穌基督。也因為這個孩子,讓我在童年時,領受了這首歌的祝福。

敬愛的弟兄姐妹,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這麼重視兒童的信仰培育,從兒童主日學到夏令營,從週末品格營到親子活動,當中有很多人的付出與用心, 當中也有挫折與困難,但感謝神,上帝的恩典夠我們用,祂也在這當中告訴我們:「凡為我的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太十八5) 讓我們為下一代的孩子也為未來獻上你的禱告與行動。願上帝賜福你!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箴二十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