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 詩一一九 105)

今年青少年團契發起一項很有象徵性意義的手抄寫聖經活動,他們先以約翰福音為開始,每個人自由認領一章節,然後用稿紙回去書寫。寫字對於這世代的人來說,似乎越來越少,但是火星文卻是越來越多,能夠書寫本身是一項很好的學習,然而更重要的是──書寫聖經,對於基督徒特別是青少年,意義非凡。

當然,抄寫聖經,不可隨便,他們事先要用禱告的心預備,讀完這章節並熟悉這章節,然後在無干擾的情況下專心謄寫,如果當中有錯字,無法塗改,必須重來。其實,如此地提醒與預備,是要培育一個正確的態度。聖經既然是上帝的話語,態度就是很重要的關鍵。記得幾年前到以色列,在當地機場,我看到有幾位猶太的年輕人,當大家在東張西望等候飛機或閒逛的時候,他們卻拿著一種叫TOTAPOT 的小盒子,裡面全是經文,他們在那裡讀經文,有時把經文掛在手臂上,你很難想像,全世界的猶太人口與世界人口其實不過是 0.25%的比例,但是諾貝爾獎的得獎人竟然有 1/5 以上是由猶太人得到的。從 1901-1995 年,在 663 個諾貝爾得獎人中,有 140 個是猶太人, 或具有猶太血統的人。特別是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文學等領域上,猶太人比例偏高的情況更加明顯,這種情況從檢視授予諾貝爾獎的各大專業團體可見更明顯不相稱的比例,就以哈佛大學醫學院為例,估計約有三分之一的醫科學生是猶太人。此一成就十分驚人,這和猶太文化中十分重視信仰教育的傳統有莫大的關係。猶太人在孩子五歲時就開始背誦聖經、摩西律法。在七歲前他們必須背誦摩西五書當中的「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他們配合著旋律,反復地朗誦幾百遍。到了七歲則學習舊約聖經剩下的部分,以及猶太教法典。猶太人在滿十三歲接受成人典之前,就已經全部會背誦最基本的學問了。他們在生活的談論或是情境環境的塑造都沒有離開上帝的話。聖經說:「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 箴九 10) 他們敬畏神的態度,讓人深受啟發,傳統猶太人甚至都不會直接稱呼神的名字,當他們唸舊約遇到神的名字時,以「主」(Adonai) 為代號;另一個常用代號正是使徒行傳中常見論及耶穌的詞──「這名」, 希伯來文是 Ha Shem (The Name),是猶太人在談話間委婉地指耶和華神。他們不敢妄稱耶和華的名,這跟動不動就用玩笑話或誇大語法說:Jesus、My God,有天地之差的不同。

信仰是一生之久,救恩是永恆的祝福,生命是源自創造的主,我們豈敢輕忽?我們又何能隨便?抄寫聖經後,我們特別在聖餐後獻上,也為所有抄寫聖經的人與青少年獻上祝福的禱告。我聽到兄姐分享他們孩子抄寫聖經的態度,有人先用鉛筆先練習寫一遍再書寫,有人錯一個字「翰」,因為羽上加一橫,所以重寫,有人怕字不好看,一筆一畫慢慢寫得好像印刷體,連標點符號都講究大小位置一致。讓人非常感動與欣喜,但有的父母,卻會告訴孩子,有這麼嚴重嗎?我真的很想在主裡告訴你,有時是父母很嚴重!當基督信仰進入一個年輕的心,在赤子心的生命點燃世界未來的光,你的輕忽會影響子女這份屬靈的祝福。

先知阿摩司說:「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 摩八 11) 為這些孩子喝采,鼓勵他們,繼續在信仰的真理上站穩,每個人,包括你我,都必須在神的話語中建立,同時行出祂的話語。感謝主!員東路教會第一本手抄福音書能獻在主面前。特別是在青少年的當中 完成。願上帝賜福你!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詩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