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 可十二26)

禮拜四中午要到法院小組帶領查經時,我提早先到一家小餐館簡單用 餐。剛好沒有客人,老闆說現在是一人服務,員工晚點會到。他很熱心幫忙備餐,我隨口問候他的生意與工作。他很高興有人跟他談談話,特別我看起來像長輩又像同輩的弟兄。這位先生原來是個單親爸爸,帶著兩個小孩子, 一個小一,另一個還是幼稚園。三十多歲,卻好像歷經生命極大的起落與打擊。他語重心長地說:台灣很重視單親的媽媽與組織,而單親爸爸所受的壓力其實外人難以了解。一方面不願啟口求助,另一方面爸爸獨自一人帶小孩可能不比媽媽多。因為體會這種辛苦,所以他常常拿著餐館的免費餐卷給弱勢的單位,希望能幫助與他同樣困境的人。我建議他帶孩子到教會,在主日學或者週末品格營對孩子很有幫助。他還說很早就聽到員東路教會的活動對人幫助很大,很受社區肯定。我對他的作為與回應很感動也很欣慰。在時間有限下,我拿《蒲公英》與《耕心》週刊給他,歡迎他到教會來,看到他眼角的淚光,我知道他真的需要這份鼓勵與上帝的愛。

人人都需要主,在生命的起落,在人生的轉彎處,特別在黑暗的幽谷。12 月份我們為著聖誕節的活動在預備,其實所有的預備並不是在讓人們知道聖誕節慶到了,而是讓人知道為何會有聖誕節。也不是讓人認為這是教會的活動,而是讓所的人知道這個聖誕是為你我而來,且攸關每個人的永恆與盼望。

馬可福音一 1 就直接說:「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福音就是祂的故事,福音(Gospel)探究英文字源就是God 和Spell 兩個字, 後者就是故事,這是上帝的故事。而英語的History 是His Story,歷史就是 祂的故事(History is his-story)。一個人若有「上帝是歷史的主,上帝支配歷史」這種信仰,他就會在任何苦境中得以堅定不移。

因著祂,歷史分為主前(BC)和主後(AD),從基督為我們的降生到為我們的受難,救贖成就了恩典,主前六百多年,以賽亞書就指出基督的降生, 彌賽亞將來臨的信息。每個人都需要知道這段歷史,而且我們正參與這段歷史當中。希伯來書十三章說:耶穌基督,昨日今日直到永遠是一樣的。舊約聖經更多次指明祂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祂是世世代代 的神,是永恆的主。這些無非提醒我們歷史就是祂的故事。祂帶領摩西出埃及,祂讓約書亞進入迦南地,祂讓彼得充滿異象與力量,祂激勵保羅的心向著標竿直跑,祂使馬偕來台灣建立焚而不燬的人生,祂感動蘭大衛醫生在彰化醫療傳道,祂讓你成為新造人,領受平安與恩典,雲彩般的見證人不斷激勵你的生命。祂的故事不會停止。確實,每個世代都有那個世代的約書亞, 但也有那個世代的歌利亞存在。我們的力量因著基督而剛強壯膽,但我們的挑戰也不會因著時代而減少,上帝要我們在屬靈的爭戰中得勝,因為祂是得勝的主!祂也是行神蹟的主。

在 1940 年 5 月 28 日至 6 月 4 日發生了偉大的神蹟,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法聯軍全被擊敗,一千隻英法船隻載三十五萬英法軍,擠在法國北邊海岸叫丹克谷海濱(Dunkerque Beaches) 任由德軍擺佈。英法軍危在旦夕,就在完全絕望的時候,英國坎特布里 (Canterbury) 大主教廣播, 呼籲全英國人民同心迫切祈禱,使這海灘上的英法軍得以脫險。真的,整個英國都在祈禱,隔離丹克谷和英國海岸英吉利海峽絕不是一條安靜的水流, 可是那天記錄上寫著:「這條海峽的水面異常地平靜。」全世界都知道所發生的事,這是一次以信心得到勝利的軍事行動。英國人以祈禱救出他們的軍隊,使之免於被剿滅,英國人深深的體驗,當他們危急時,上帝就在那裡。於是邱吉爾在 1940 年 6 月 4 日向國會報告此事件的演說成為震撼人心的英文古典演講。

英國歷史家湯恩比 (Arnold Joseph Toynbee) 說:「相信神蹟是人類基本需要,神蹟今日也在發生已改變人類歷史和命運,除非相信超自然的力 量,世界歷史無法解釋。」

這是祂的故事,你我就在其中,你願意勇敢參與跟隨嗎?願上帝賜福您!

耶穌對他說:「你跟從我來。」他就撇下所有的,起來,跟從了耶穌。( 路五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