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
的。( 可四20)

上個月我們舉行兩場聖別禮拜,除了神明廳偶像處理的聖別禮拜外,另外也通過家族的祖譜代替公媽祖先牌位的問題。這兩戶家庭都讓人非常的感動。不只是信仰與生命的選擇,同時也是信心與盼望的展現。他們的心田領受那上好的生命祝福,為他們高興外,也對上帝充滿感恩。新生命的開始, 往往是願意渴慕真理,想要恢復與神的關係,並在基督裡領受祂的話語。上帝國就在他們的心中成長茁壯。

我想到耶穌常常就地取材的使用比喻,讓當時的人能明白上帝國的真理。但是人的想法卻都不一樣,即使耶穌比喻說明,但還是不明白,甚至轉身離開。偶而遇到耶穌行神蹟,除了驚呼外也不排除看熱鬧的心態,另外也想要身體得醫治,但卻不在意心靈得醫治的人。不過也有很多的是真的想要領受上帝,所以來聽祂講道。我常遇到很多人跟我分享說,以前他不明白這故事的意義,但現在他懂了。也有的是說「這故事很好,但似乎沒多大幫助」。當然更不用說聽聖經的內容卻耳朵發沉的人。

撒種的比喻似乎能說明這樣的情形,耶穌說:「你們聽啊!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長起來,把他擠住了,就不結實;又有落在好土裡的, 就發生長大,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又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某些人可能會回應「這教導太難了,誰聽的進去呢?」 (約六 60)耶穌的學生其實並不是很明白,後來耶穌說明了內容意義。落在路旁代表心裡剛硬的人,可能在驕傲與成見中讓種子下不去。另外一個是淺土石頭地,當然淺土石頭地是無法耕耘與鬆土,即使剛開始很快發芽但也很快枯萎。代表對福音有感受,但卻膚淺而短暫。另外是荊棘,土雖然夠厚, 但卻懶惰任其長荊棘,無法成長。原來心中有太多的思慮與雜物,把道擠住了。跟隨耶穌,你就不能再跟隨別的。全心全意何等重要。那好土的,就是領受且結實甚至豐收百倍。

重點在這裡,我們一直以為是農夫的問題,甚至是種子的問題,但真實的情況是:土壤的問題。你心田的土壤決定一切。傳福音就像一位農夫,讓上帝國的真理種子散播給每個人,不是真理有問題,而是人心田的土壤錯誤了。我常在想,為何同樣在聖經真理上的一席話,有的人生命轉變而改觀, 但有些人好像世界末日即使到了,種子仍下不去。1872 年馬偕來台灣,第一位信主的本地人是嚴清華先生,他也是北部第一位本地的傳道者,但卻影響到如今北部台灣,這豈是百倍成長而已?世世代代都因此蒙福,福音真的是上帝的大能!但你心田的狀況卻決定豐收或枯萎。

這個禮拜三的禱告會,一位姐妹帶了全家人包括爸爸媽媽都來參加禱告會,幾年前,她連來教會都很小心甚至隱瞞父母,因為怕他們生氣或誤會, 多年來的禱告與掙扎,後來決志洗禮。她知道上帝必開路,單純的信心竟然帶來想像不到的祝福。不但爸爸在上帝恩典中奇蹟快速恢復,連家人都驚喜這個信仰的真實與寶貴。見證了「在人是不能,但在神卻凡事都能。」

種子是有生命的,福音真理的種子更是上帝奇妙的大能,你能想像那種子因著在廣大的好土壤中成長的前景嗎?它會繁衍而且如同芥菜種子般超乎想像的茁壯如大樹。面對未來的可能性,你準備好了嗎?願上帝賜福你!

耶穌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可四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