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能說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 林前十三 1-2)

這是出自滿有恩膏且辯才無礙的保羅所說的一句信仰體驗。即使是豐盛的知識與全備的信心,保羅體會若沒有愛,仍是枉然。聽起來很自然,但其實它不只是道理,而是真理!

前不久一位同工傳來一段不算短的見證簡訊,看了非常的感動。這位同工在禮拜清晨時,進廚房預備事前工作,切菜時不小心切到手指,當時他不以為意,繼續完成接下來的工作,但因傷口稍大,流了些血,結果被其他同工發現,大家搶下來接替下面的工作。禮拜後瞬間來了很多人分別幫忙, 「命令」他,要休息!他分享的意義不是手受傷的事件,而是非常感動在這個廚房裡有上帝滿滿的愛與恩典。他訴說這份感動,並對他們表達深深的感謝。每個人平常都分攤這些事工,但碰到需要幫忙時,大家義不容辭搶先協助。不管別人的眼光如何,不在意是否麻煩,愛總是驅動人去行動協助,而不是指導的言語。當向他們表達感謝與辛苦時,他們總是推讓給別人,認為最辛苦的是別人,而不是自己。

這讓我回想在過去的年日中,真正讓我們在基督裡向前努力的關鍵其實就是基督生命的愛與疼。在台語的發音中,愛與疼是同音,提醒我們基督釘十字架上的疼背後的根源來自於祂奇妙的愛。聖經說:「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林前十三 13)

記得我們曾經有學生因騎車意外,教會很多弟兄姐妹就動員起來分工協助各項的幫忙,有緊急事件需幫忙,牧師一聯絡,全部都排除困難協助。剛化療後的長輩伯源姐說:「要去探訪別人,一定叫我一聲。」窮困的學生, 拿了第一筆工讀金,馬上拿一點經費要我轉達給更需要關心的人;因受傷無法行動的青年提醒我:「我可以幫忙電腦打字。」要協助課輔班家庭清潔居家環境,青少契馬上熱情響應;每次早禱會後,吉野兄常問的一句話:「今天哪裡探訪?」每個禮拜的愛餐,每次聚會的接送,每場大型活動的加班練唱,每位兄姐親切招呼新來的民眾,每次流淚的禱告,都讓我印象深刻,保羅說: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我們雖不完全,也絕非全能,更沒大型教會雄厚的組織背景,但我們學習基督的愛,有豐盛的喜樂與平安。

這幾天來我們當中的青年使命團的同工分享,我們教會很特別,大家都很親切熱誠,跑過很多地方,但在這裡,基督的愛特別濃厚!近幾天,身體沒留意,竟然感冒,聲音就變沙啞了,連歌都唱不出,但兄姐帶來的中藥, 有的提供「獨家」祕方,有的打電話「叮嚀」,真的感動莫名,也有無限的感謝,卻又很不好意思,讓大家擔心。我深深體會,原來保羅所說的真理, 是以愛為根基。

最近一位附近的牧師同工說:「劉牧師,聽說你娶媳婦了。」哈哈,我只有女兒(而且我還少年喔),怎會如此說,原來是教會青年結婚,他是這裡長大的青年,從大一開始到出社會工作,從參與團契到慕道友,從洗禮成為基督徒到教會的同工,他的婚禮大事,大家都參與,所以聖歌隊兄姐及車輛安排迎娶,都是大家一起熱鬧協助,就像自家在娶媳婦一樣,難怪別人會認為是我們家的喜事。教會像一家人,耶穌說:凡遵行我的話又去行的,就是我的弟兄姐妹。「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就因此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十三 35)感謝主,讓我們一間小小的教會卻擁有上帝大大的愛。即使剛進入教會的弟兄姐妹,我也常分享鼓勵提醒如同接待上帝天使一 樣熱誠的歡迎,教會像一個大家庭,或許仍有人的軟弱與不足,但又有何人是完全的呢?感謝奇妙的主,讓我們通過每一次的服事與同工明白,家最棒的不是建築與組織,而是上帝愛與恩典。願上帝賜福您!

「不是我們愛神, 乃是神愛我們,差他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 約壹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