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一句話:「分享的快樂特別多,分擔的苦難格外輕。」最近我們教會有三位媽媽生了四個可愛的小嬰兒,當中有一位是生雙胞胎。喜樂滿滿! 聖經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 ( 詩一二七 3)

在一次禮拜二教會早禱會結束後,大家去探訪一位新生兒母親,當中知道了他們的特殊狀況,可能無法很順利的坐月子,他們在苦惱與害怕之際, 結果一起前去探望的媽媽們,竟然高興的說大家可以幫他們。甚至當場說要吃什麼?注意事項是什麼?他們準備煮什麼?什麼最有幫助?孩子如何照 顧?嬰兒衣服如何穿?年長當阿嬤的阿盼姐還說出他們那時代的背景,月子是如何進行的……我跟吉野兄突然很安靜,因為除了完全外行以外,他們的熱誠討論,態度激昂,比手畫腳,興高采烈,彷彿是自己要做月子般,我想笑又不敢笑,真的完全插不上嘴。大家非常積極,突然間我深受感動,這當中有人與新生兒母親並不熟悉,也有自己在工作外特別安排要為她預備,也有的為她開始學做月子餐。我在想,是什麼力量,讓大家把他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不但願意來幫助這位新生兒媽媽,還把這嬰兒當成自己的孩子,把他們的擔子成為彼此分擔,也讓新生的喜悅成為大家的喜悅。

因著關懷鼓勵與基督的愛,我好像置身於上帝的國,充滿感動。他們甚至就這樣組成一個 LINE 族群,還安排日期輪流煮餐一個月。新生兒母親感動不已,原本因為環境與特殊因素讓她擔憂與不安的心靈,通過大家的扶持, 轉為激盪的眼淚。她告訴我,不知如何表達那種心境,她感謝大家,因著上帝的愛,她一生都難以回報。聖經說:「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 來十 24)「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太二十五 40)「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小子裡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 太十 42) 不是說每個新生兒父母我們都應如此幫忙,而是她的情況特別,在迫切微小的人身上,看到基督,大家心有所感,挺身而出。這 個世界,其實不是壞人太多,好人太少的問題,而是愛沒有活出來。愛能創造奇蹟,也成就基督的身體。我們雖不完全,或有缺乏,但若彼此分擔與分享,以基督的心為心,也能創造五餅二魚的奇蹟。

我想到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夢見耶穌,他向耶穌說:「天堂是什麼樣子的呢?天堂與地獄的差別在哪裡?」耶穌答應帶他去。結果他看到兩個大房間,一間是天堂,一間是地獄。兩個房間擺設都是一樣的,都是一間餐廳, 大家坐在那裡吃飯。無論天堂或是地獄桌上都有食物,但他們的手舔在比手還長的長湯匙上,而且不能拔下來。

地獄的人只想到自己,一直想把食物送到自己的嘴巴裡,可是卻吃不到,因為湯匙的柄實在太長了,每個人氣急敗壞,你爭我奪,互相謾罵,誰也不讓誰。但天堂就不一樣,大家學會把東西放到對方的嘴巴裡面,並且互相感謝,不但喜樂滿滿,還充足且美好。一邊學會自私,另一邊是學會照顧別人。這是天堂與地獄的不同。有愛就是天堂,若只顧自己,自私自利,那就是地獄了。

聖經說:「個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腓二 4) 這裡不是說不要顧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本來就要顧,而是指不要「只」顧,你不能「單」顧自己,也要顧到別人。所以在愛中須有前提,就是健全且生命 豐盛的自己。以弗所書提醒我們:「在愛中建立自己!」( 弗四 16) 願上帝賜福你!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林前十三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