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寶貴的

曾經在得勝者問題處理課程談到一個故事比喻,主要說到處理事情的先後次序與輕重緩急。這雖不是課本的內容,但我覺得可以發揮它的意義。故事說到一位國王對王宮裡所有的宮女說:「王宮中所有的東西,只要你們喜歡的都可以拿走一樣帶回去。」結果有的人拿著古董,有的人拿珠寶。就這樣整個王宮中的宮女都爭著拿東西,高興滿載地回家去。就在那時候,國王看到有一位宮女一直緊隨在他身邊,沒有跟著其他宮女拿東西。到了最後, 幾乎所有的宮女都拿走了王宮內一切東西離開時,國王看到這位宮女還是緊隨在他身邊,甚覺奇怪,就轉過身來問這位宮女說:「妳怎麼不拿東西呢? 妳看,她們都拿了她們認為最寶貴的東西走了,現在剩下的這些我全部都送給妳,妳也快走吧。以免遺憾終生。」 這位宮女就對國王說:「國王你不是說只要王宮中任何東西,只要喜歡的都可以拿走嗎?」國王回答說:「是啊,沒錯。」 這位宮女就告訴國王說:「我最喜歡的『東西』就是你啊,我就是要拿你,你就是我認為王宮中最貴重的『東西』,也是全國最尊貴的「東西」,所以,我只要你就好,其它的我都不要。」這國王一聽之後很感動,他告訴這位宮女說:「妳就是我長久以來一直在尋找的聰明女子。我要娶妳作為我的王后。」於是國王娶了這位宮女。其實擁有國王,就是擁有王宮中的一切,也是等於擁有整個國家。 聖經告訴我們:「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 33)生命有很多值得追求的事物,但寶貴也是最重要的,卻是被人們常常忽略或是輕忽的。短暫豈可取代永恆?金錢豈可取代健康?權 力豈可取代品格?我們一生常常在追求「暫時」的事物,不論是物質或者名利,在你看是最重要的卻不是生命的最主要。有人寧可用健康換取金錢,有人願意放棄品格卻謀取不當利益,有人得過且過,只因認為社會就是如此, 也有一生追求自認是夢想,但完成時,短暫的掌聲後換來的卻是茫然連連的空虛。甚至自詡為基督徒,但連基督所說愛與奉獻,犧牲與關懷都不實踐, 得到的也不過是空洞的宗教教條,無法成為生命的祝福。 曾經以捕魚為生的彼得,本認為一生與魚為伍,卻因得著基督,而得人如魚;曾經以稅吏謀益的撒該,因著遇見基督,而改變人生,成為窮人的幫助;曾經逃難躲藏的摩西,卻因著上帝的呼召,挺身而出而改變了世界的歷史;甚至以迫害基督徒為職志的保羅,因遇見基督而成為福音的使者。這些巨大的轉變,非因環境的變遷也非人為的因素,而是那創造人類生命的 Read More

要記得常常跟上帝保持聯絡

在查經禱告會,一位年長的姐妹分享孫子打電話回家報平安,她很高興的給孫子鼓勵還特別的叮嚀:「要記得,也要常常跟上帝保持聯絡喔。」 「阿嬤,好啦!你放心,上帝電話幾號?我再卡給祂。」祖孫有趣的對話, 卻看出阿嬤對後輩信仰的重視。 記得小時候四兄弟放學回家,常常看到阿嬤戴著老花眼鏡在門口光線充足的地方看聖經,她的聖經是白話字羅馬拼音,自從接觸英文字母學習,還認為阿嬤真厲害,聖經都看英文的。接下來,她常常教我們讀聖經,然後我們再念給她聽,詩篇二十三篇,一百二十一篇到主禱文,都是阿嬤在我們小時候教的。因為她年紀大重聽,我們的嗓門就越念越大聲,甚至覺得好玩, 都用喊的,如果沒記錯,那段時光是我有史以來讀聖經最大聲的時候。阿嬤跟母親很重視我們的信仰,不但每週教會的主日學,主日禮拜。每天晚上都還有一段家庭禮拜的時間,只記得輪到媽媽禱告,我們都自然「預備心」的打瞌睡,因為媽媽禱告都會每個人一一提名禱告,那段時間真的是「安息主懷」的好機會。有一次,因為跟鄰居撿拾台糖在家附近所種甘蔗園中車子載掉落的甘蔗來吃,被阿嬤知道後,手輕輕搖著並溫柔告訴我們:「咱毋通按呢,這不是咱的,上帝無歡喜。」即使一根掉落的甘蔗枝,她卻因為如此為我們安靜禁食禱告一整天。後來,看到蔗園收成時,鄰居小朋友招呼去撿拾車子或牛車掉下來的甘蔗,我們都不敢去,因為怕阿嬤又「枵肚腹」。這位慈祥卻又嚴謹以身作則的阿嬤給我們年幼的四兄弟很深遠的影響。 聖經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箴二十二 6) 每天我們面對那麼多的事,要處理那麼多的工作或學業,是否因為如此,而忘記那來自上帝起初的愛,疏忽力量的根源來自於神呢? 過年,很多人都會回家團圓,即使很遠的家人,也會想盡辦法買到車票或各種方法與家人聯絡;你若愛一個人,你會想念他,希望跟他聯絡,但關乎永恆,與我們每天息息相關,且不斷供應生命一切,愛我們的上帝,我們 豈能不跟祂聯絡?詩篇二十八 7 說:「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 我心裡倚靠他就得幫助,所以我心中歡樂,我必用詩歌頌讚他。」既然力量來自耶和華,幫助來自上帝,我們當與神親近並思考祂的話語,「我趁夜更未換,將眼睜開,為要思想你的話語。」( 詩一一九 148) 新的一年,我們彼此鼓勵,在神的話語上,在信仰的造就上,在主日的敬拜中,在事工的服事上,在每日的禱告裡,都能與神更親近。真的,你絕對難以 Read More

跳舞的主

在青少年時 期,很喜歡聽一首詩 歌「跳舞之主 」(Lord of the Dance),旋律帶著喜樂與盼望,非常輕快而活潑,特別歌詞內容以上帝為第一人稱:「我在世界初創的早晨跳著舞,繞著月伴著星也在大太陽裡跳,我從天而來到世界上,出生在伯利恆。盡情跳舞吧,不論你身在何處。祂說: 我是跳舞的主。無論在哪裡,我都會引導你,都會帶領你一起跳舞。」歌詞也提到被法利賽人或猶太人的攻擊時,甚至在被釘十字架當中,祂仍揮灑著希望的舞步,告訴你復活的盼望。因為祂是跳舞的主,意思是祂就是上帝, 能讓人生命的苦難與咒詛轉成喜樂與盼望。祂不是你一直認為像說教的「老師」,而是用「舞蹈」,極優美的生活帶出無限可能。喚醒沉睡的人們,基督是何等的鮮活。難能可貴的這首歌竟是在早期瀰漫消極沮喪困境的時期, 作者卡特帶出了一個強烈的信息:「當看完聖經合起來時,讓我們看到,你所說的基督是何等的活現在今天。」即將過年,回首這一切,基督豈不真實活現在我們當中嗎?即使如法利賽人的攻擊,甚至走在苦難的十字架上,如今我們豈不是在恩典中經歷祂的同在? 在 2010 年 1 月 12 日,海地發生毀滅性的大地震,有二十二萬人在當中喪生,三萬人受傷。經過幾個月,美國世界展望會的會長到當地探視,他們在海地的首都太子港外參加教會的禮拜,放眼望去,都是災後搭建的散亂帳篷,超過一萬的人在當地無家可歸。除了灰塵與泥土,他們一無所有。 當主日早晨來到,數百名男男女女穿著僅有最好的白襯衫和短上衣,穿越像迷宮的帳篷,來到一座較大型的帳篷。那是他們用破爛的木頭,瓦礫鐵和帆布所搭建的臨時教會,蓬內放著一個古舊的十字架。就在那次聚會,探視的展望會會長夫婦看見信心帶出力量的見證。教會裡面的災民,無不挖心掏肺的向上帝唱出心中的讚美和痛苦。他們知道上帝雖然允許災難發生,但是仍然愛著他們。 接下來的分享令我感動,他們說看到一位領唱詩班的婦女,那位婦女的堅毅高貴的生命震撼他們的心靈。她透過讚美歌唱表達出對基督的愛與熱 情。她只用一隻腳站立,一隻手拍擊。荻莫希在地震中失去了一隻腳和一隻手,但她竟然站立在那裡,帶領詩班唱歌敬拜讚美。她盡情自然流露出對上帝的讚美與感恩 荻莫希沒有問上帝:「為何是我?」「為什麼不幸發生在她的身上?」她心裡沒有苦毒怨懟,反而對上帝心存感激,感謝神保守她在大地震中倖 存。不僅讓她還有機會撫養女兒,還成為災區有力的見證,並且服事主 Read More

愛與疼的教會

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能說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 林前十三 1-2) 這是出自滿有恩膏且辯才無礙的保羅所說的一句信仰體驗。即使是豐盛的知識與全備的信心,保羅體會若沒有愛,仍是枉然。聽起來很自然,但其實它不只是道理,而是真理! 前不久一位同工傳來一段不算短的見證簡訊,看了非常的感動。這位同工在禮拜清晨時,進廚房預備事前工作,切菜時不小心切到手指,當時他不以為意,繼續完成接下來的工作,但因傷口稍大,流了些血,結果被其他同工發現,大家搶下來接替下面的工作。禮拜後瞬間來了很多人分別幫忙, 「命令」他,要休息!他分享的意義不是手受傷的事件,而是非常感動在這個廚房裡有上帝滿滿的愛與恩典。他訴說這份感動,並對他們表達深深的感謝。每個人平常都分攤這些事工,但碰到需要幫忙時,大家義不容辭搶先協助。不管別人的眼光如何,不在意是否麻煩,愛總是驅動人去行動協助,而不是指導的言語。當向他們表達感謝與辛苦時,他們總是推讓給別人,認為最辛苦的是別人,而不是自己。 這讓我回想在過去的年日中,真正讓我們在基督裡向前努力的關鍵其實就是基督生命的愛與疼。在台語的發音中,愛與疼是同音,提醒我們基督釘十字架上的疼背後的根源來自於祂奇妙的愛。聖經說:「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林前十三 13) 記得我們曾經有學生因騎車意外,教會很多弟兄姐妹就動員起來分工協助各項的幫忙,有緊急事件需幫忙,牧師一聯絡,全部都排除困難協助。剛化療後的長輩伯源姐說:「要去探訪別人,一定叫我一聲。」窮困的學生, 拿了第一筆工讀金,馬上拿一點經費要我轉達給更需要關心的人;因受傷無法行動的青年提醒我:「我可以幫忙電腦打字。」要協助課輔班家庭清潔居家環境,青少契馬上熱情響應;每次早禱會後,吉野兄常問的一句話:「今天哪裡探訪?」每個禮拜的愛餐,每次聚會的接送,每場大型活動的加班練唱,每位兄姐親切招呼新來的民眾,每次流淚的禱告,都讓我印象深刻,保羅說: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我們雖不完全,也絕非全能,更沒大型教會雄厚的組織背景,但我們學習基督的愛,有豐盛的喜樂與平安。 這幾天來我們當中的青年使命團的同工分享,我們教會很特別,大家都很親切熱誠,跑過很多地方,但在這裡,基督的愛特別濃厚 Read More

現在的你,最重要

聖經說:「每早晨,這都是新的;你的誠實極其廣大!」( 哀三 23) 生命的每一天,都是上帝更新你生命的機會,或許我們有傷痛苦毒的心靈, 甚至錯誤或難堪的過去,但是我們不需要因為這些而桎梏你的未來。你若不放開舊有的負面情感,就無法成就上帝新的祝福。保羅深深體會這件事,他說:「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稱為使徒,因為我從前逼迫神的教會。然而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並且他所賜給我的恩不是徒然的。……」( 林前十五 9-10)「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 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林後五 17) 最近去醫院參與一場門診佈道會,有三十多位義工參與,每場分享完後, 都會一同禱告,幾乎所有不同候診區的人,都喜歡領受禱告所帶來的平安與力量。 有一位女孩,推著坐在輪椅的阿公,希望能特別為她禱告,我注意到一位義工,很用心的傾聽她的聲音,熱誠的鼓勵安慰她,並發了《蒲公英》和 《耕心》週刊,那種誠懇而發自內心的態度讓人動容。 當活動結束後,這位義工媽媽特別跟我分享自己生命的故事。她在 87 年得到癌症,且發現時已是末期,醫生說現所有的化療是幫助延長一些時間,但身體會有不舒服狀況,生活也會受影響,要她預備心。她起初傷痛欲絕, 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她不知道為何會發生這種事,但當決定是否要做化療延長生命時,她在禱告中做了一個「勇敢」的抉擇。「不!如果只是延長一段時間,卻讓生活充滿苦痛,那沒有意義。」她勇敢的拒絕消沉沮喪影響她的生命,她勇敢的拒絕化療所帶來短暫延長生命卻換來生活品質的低落。她決定活出美好與盼望,在最後的時刻,她更珍惜每一天活著的時間。說起來真奇妙,她開始為別人禱告,她跟隨大家與牧師去探訪需要關心的人,她來醫院當義工,幫助不認識的患者,她唱詩歌鼓勵傷痛中的人,每個跟她服事的同工,都感染她的熱誠與活力;無形中激勵很多人學習付出與關懷。她把握現在活著的日子,每一天都是恩典,每一刻都值得感謝!結果如今過了十六年,是的!十六年,死亡的陰影離開了她,癌症的攻擊消失了,她越服事越甘甜,她不在意別人如何看,她把每一天當作最後一天的珍惜,哇!非常感動!我當場邀請她寫下這個見證,讓基督的醫治與恩典,激勵更多人領受上帝的愛與盼望。 敬愛的弟兄姐妹,你可以放下過去的重擔,上帝會賜給你全新的開始, 祂大過你的包袱,大過你所有的錯誤與困難,讓祂翻轉一切,讓今天成為新的開始,保羅說:「如今活 Read More

感恩為祭

上個禮拜日蘭嶼的弟兄姐妹來到我們教會,他們不但在青少年團契分享蘭嶼的青年事工,也在主日分享信息和難得的頭髮舞。周傳道師說他們頭髮舞代表豐收的慶祝和感恩,因著基督信仰,特別有段排列成十字架前彎後仰甩著頭髮代表向上帝獻上感謝。因為感恩,讓困頓艱難環境變成祝福與成長的力量。 之後趕回家去準備家庭禮拜,因為當天是 9 月 28 日,你可能會以為是教師節,但對我們來說那是奇異恩典的日子,是父親因意外被活埋二十六個小時奇蹟獲救的日子。全家大小一起敬拜獻上感恩,雖然我們卑微渺小,但上帝卻仍然眷顧帶領,雖然我們仍然軟弱有限,但上帝恩典絕對夠用。父母的分享,彷彿回到現場,見證上帝臨在的大能,父母通過這個聚會讓子孫明白 感謝上帝的重要。如同約書亞所記載:「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 二十四 15 ) 這種「態度」讓我們很受益,感恩的生命,真的是大有能力的生命。前不久一位家境不是很好的學生,他拿一點經費,希望能幫忙比他更需要幫忙的人,這個學生剛畢業,他感謝上帝讓他順利完成學業,如今第一筆的收入想拿一些回應上帝的愛,去幫助其他的人。他感恩的回應態度讓我很感動, 其實長久都有人在背後不定時的幫忙他讀書。如今的回應說明感恩的喜樂與力量。 以色列人是很特別的民族,長久以來在埃及當奴隸,上帝聽見他們的聲音,帶領他們出埃及來到曠野,準備進入那美好的應許之地。浩浩蕩蕩的隊伍,白天有雲柱,夜晚有火柱帶領,他們得到上帝所賜的嗎哪,他們也獲得肉類可食。甚至在磐石中流出水喝。他們四圍都有敵人,不論是赫人,耶布斯人,比利洗人或是迦南人,但上帝都有奇妙保守。然而他們卻一直埋怨摩西,他們身處曠野,就思念在埃及的食物:「我們記得,在埃及的時候, 不花錢就吃魚,也記得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現在我們的心血枯竭了,除這嗎哪以外,在我們眼前並沒有別的東西。」( 民十一 5-6) 這就是一個重點,以色列人認為敵人是他們前進的阻力,是他們進入迦南地的 障礙,但真正的阻礙不是敵人,不是那些迦南人,因為上帝為他們爭戰,他們真正的阻礙是自己的態度,一個不會感恩甚至忘恩負義的民族,不但埋怨沖天,還拿金牛祭拜,聖經說耶和華發怒,使火在他們中間焚燒,直燒到營邊界。百姓此時哀求摩西,摩西祈求耶和華,火才熄了。同樣我們以為生命的難題是環境,是攻擊我們的人,是困難,是生不逢時,一切問題都是仇敵引起的。但真正的問題是我們的態度! Read More

突破障礙,建立新標準

有一位姐妹,人高馬大,聲量也很宏偉,從外表看來,你會覺得她是很勇敢而且好像毫無所懼。但在幾年前,因著健康因素,到彰基抽血檢查,當時她竟然拉著幾位姐妹,一起陪她去醫院,幫她壯膽。理由只有一個:她怕打針!一點也不誇張,當醫療人員在例行的抽血中,準備器材時,針都還沒打,她的哭聲已「震撼」周圍所有來來往往的患者與家屬。讓那位針筒還懸在半空中的醫療人員錯愕驚嚇不已,無辜的表情彷彿告訴所有的人:此事與我無關,我針都還沒打!陪她去的同工也驚嚇的不知是該安慰還是大笑。 去年她難得幾天休假回員林來,特別跑來教會看看大家,她告訴我:「牧師!去年的生日,我跑去捐血中心捐血喔。」「啊?」我很驚訝,畢竟捐血一定要打針的,她決定每年的生日都要靠著神,突破一件她心裡害怕但卻很有意義挑戰的事。如今她的信心與勇敢從來沒有人懷疑。 我們心中常給自己設下很多的障礙。認為自己一生無法或不可能成就的事。如果你還記得,我們曾兩次邀請口足畫家楊恩典姐妹來分享她的故事, 她為了學畫,也為了生活,讓雙腳如同雙手般的靈活。我們也看到腦性麻痺的黃美廉博士,如何克服障礙,成為一位美術老師,畫出生命的色彩。其實無數的例子,很多你都耳熟能詳,也親眼見過,但碰到自己,卻來個:「我沒辦法!我不可能!」「那是別人,我就不行!」負面的思維與內心所設下的重重關卡,讓自己常原地踏步,無法前進。其實,如果你認真思想,身體的障礙能夠克服,並非只是一般的訓練或輔助,而是內心的想法與思維。他們突破不可能成為可能,是在基督裡重新設下了新的標準。如果我們身體健康無障礙時,你卻讓心靈障礙重重,這是很可惜的事。 改變想法,上帝就會改變我們的生命。這幾天,我們有一位年長姐妹前去化療,她說:「盼望上帝讓我還有一點點的小功用,能做上帝的工,多留些日子給我。」我鼓勵她,可以跟神求,但不是因為一點點的小功用,而是 大大地使用她,成為眾人的祝福與鼓勵!聖經裡面提到:「你求告我,我就應允你,並將你所不知道又大又難指示你。」( 耶三十三 3) 沒得著,往往是不求,若所求是極具意義且真實的心靈為神擺上,祂豈不垂聽? 聖經不斷鼓勵我們也見證這件事,約書亞即使年紀大了,上帝還呼召他說:「你年紀老邁了,還有許多未得之地。」接下來一大串的未得之地的名稱和地點,真讓我們嚇一跳,彷彿約書亞如鷹剛展翅,健壯剛起飛,我終於明白,上帝呼召我們,並不受限任何的事物與背景,只要你願意,那又 Read More

完成一件美好的事

每年的兒童夏令營都讓我非常的驚喜,不只是參與的小朋友,連參與的義工老師及協助兄姐都讓人驚訝。年年都有夏令營,但每年卻有不同的體會與收獲。有一位資深老師在第一天早上就擔心的說,今年很緊張,因為所有參與的義工竟然將近三分之一是國中生,一方面是他們經驗的不足,另一方面是年紀與學童差沒幾歲,「制得了嗎?」感謝主!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經過第一天後,這位老師驚訝說,人的潛能真大,上帝有聽我們的禱告! 其實,經過訓練與排演,他們的表現總是超乎預期。特別我們幾位已升級為高中生的青年們,他們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我們不是沒有青年,只是需要生命的舞台讓他們成長與服事。 記得還是國中生時,教會牧師就要我們國中生學習當主日學老師,從聖詩的歌曲到聖經故事的分享,從遊戲的構思到教材的預備,我發覺牧師不是給我們道路而已,而是給我們方向,從上帝而來的,也不只是知識,而是智慧。感謝神,這些青少年讓我看到更多的可能與祝福。而背後協助餐點的兄姐及打點外在一切事物的同工,更是這些環節的守護天使。讓人不得不獻上感恩,因為這不只是完成一件事,而是完成一件美事。事情可以是任務,然後完成它,但也可以是一件充滿美好的事,讓生命得著永恆的祝福。 聖經裡曾提到一位婦女,她帶著極珍貴的香膏來,打破玉瓶,澆在耶穌的頭上,這是她所能獻上最好且最珍貴的東西,雖然學生發出怨言,假意可賣錢賙濟窮人。耶穌卻說,不要為難她,因為她所做是一件美事。甚至普天之下傳福音也必提及這位婦人所作以為記念。這裡有幾個讓我們思考的地 方,首先她知道耶穌即將走上十字架的道路,這些香膏是人預備自己或家人過往時,膏抹大體用,這是使用昂貴物品的唯一理由。她打破玉瓶,代表將不再用,是全然的獻上。而它的香氣,充滿全屋。不但具體表達她比門徒更明白耶穌即將要走的道路,更重要的是她把握這個時間點,也就是她所做的正是時候,錯過將不再有,有些人常後悔當時沒把握機會,耶穌對她所做及其具體行動與信心表達很大的肯定:她做的是一件美事。 生命的每一天都是個機會,也是恩典。但某些時候,機會一過將不再有。看著這些夏令營的義工與孩子,我感觸很深,你知道嗎?這些義工學生竟然有高達一半的人是曾經參加過我們教會夏令營的孩子。有兩位協助中餐煮飯的青年大專生竟然曾經是我們課輔班與夏令營的小朋友,「我現讀餐飲科, 我要來幫忙煮飯。」他們長大了,「在那些年,我們一起參加員東路教會夏令營」的 Read More

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可四20) 上個月我們舉行兩場聖別禮拜,除了神明廳偶像處理的聖別禮拜外,另外也通過家族的祖譜代替公媽祖先牌位的問題。這兩戶家庭都讓人非常的感動。不只是信仰與生命的選擇,同時也是信心與盼望的展現。他們的心田領受那上好的生命祝福,為他們高興外,也對上帝充滿感恩。新生命的開始, 往往是願意渴慕真理,想要恢復與神的關係,並在基督裡領受祂的話語。上帝國就在他們的心中成長茁壯。 我想到耶穌常常就地取材的使用比喻,讓當時的人能明白上帝國的真理。但是人的想法卻都不一樣,即使耶穌比喻說明,但還是不明白,甚至轉身離開。偶而遇到耶穌行神蹟,除了驚呼外也不排除看熱鬧的心態,另外也想要身體得醫治,但卻不在意心靈得醫治的人。不過也有很多的是真的想要領受上帝,所以來聽祂講道。我常遇到很多人跟我分享說,以前他不明白這故事的意義,但現在他懂了。也有的是說「這故事很好,但似乎沒多大幫助」。當然更不用說聽聖經的內容卻耳朵發沉的人。 撒種的比喻似乎能說明這樣的情形,耶穌說:「你們聽啊!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長起來,把他擠住了,就不結實;又有落在好土裡的, 就發生長大,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又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某些人可能會回應「這教導太難了,誰聽的進去呢?」 (約六 60)耶穌的學生其實並不是很明白,後來耶穌說明了內容意義。落在路旁代表心裡剛硬的人,可能在驕傲與成見中讓種子下不去。另外一個是淺土石頭地,當然淺土石頭地是無法耕耘與鬆土,即使剛開始很快發芽但也很快枯萎。代表對福音有感受,但卻膚淺而短暫。另外是荊棘,土雖然夠厚, 但卻懶惰任其長荊棘,無法成長。原來心中有太多的思慮與雜物,把道擠住了。跟隨耶穌,你就不能再跟隨別的。全心全意何等重要。那好土的,就是領受且結實甚至豐收百倍。 重點在這裡,我們一直以為是農夫的問題,甚至是種子的問題,但真實的情況是:土壤的問題。你心田的土壤決定一切。傳福音就像一位農夫,讓上帝國的真理種子散播給每個人,不是真理有問題,而是人心田的土壤錯誤了。我常在想,為何同樣在聖經真理上的一席話,有的人生命轉變而改觀, 但有些人好像世界末日即使 Read More

KANO 與你

不信的人只看見困難,信的人卻看見他們與困難之間有上帝。 很少看電影,更別說是國片的電影,但自從《海角七號》後,就對魏德聖導演所參與的電影有相當的尊敬。從開拍歷程最久的《賽德克.巴萊》到現今上演的《KANO》,都讓我們深深體會「感動」的意義。今天去法院帶聖經班,問了大家,有沒有看過《KANO》這部影片,當中有一位法官竟然告訴我,他看了四次!我非常驚訝,接下來更有一位法官說他看魏導所拍的《賽德克.巴萊》,大概看了快二十多遍(DVD 片長共四個多小時),簡直可以號稱是粉絲團的團長,我不可置信的問,為什麼?他們說很好看,很感動! 其實,人生很多的故事,若缺乏感動,就難以帶來力量與生命。KANO 這部影片描述日據時代,一支由漢人,日本人與原住民所組成的嘉農棒球隊, 在幾乎一勝難求甚至全然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如何經由一個教練的鼓舞與嚴格訓練,帶出內心最美的夢想與生命的力量。從台灣拿下第一到進軍夢想的甲子園,其奮戰的過程與不放棄的精神,感動當時五萬多名的觀眾。 在 1929 年代,或許我們很多人都還沒出生,對這故事其實也很陌生。但重點不是這個,而是這故事所帶給我們生命一個很大的啟發:一個被輕視, 甚至連自己也不看好的團隊,卻因著一個失意的教練被激發出上帝所給予人最美的異象與夢想。我很感動的是,包括教練與隊員,沒有一個是完全的, 他們可能有傷痛的背景,散漫毫無目標,甚至有落魄難堪的人生。但卻在不同種族不同文化下,懷著共同的理想與目標,即使面對強大敵人或是手破血流,都沒放棄任何一顆別人認為不可能的球。可以淌血在球場上,也不要苟且偷生在外圍生存。可以生氣,但絕不能放棄;可以失望,但不能絕望;不要只想著贏,要想不能輸! 影片當中有提到木瓜樹的比喻,為了讓木瓜結果,生命更強韌,在木瓜當中釘下釘子,木瓜為了生存,所以義無反顧地開花結果。幾年前,我們在劍門生態農場,就聽聞農場主人說:木蘭花要讓他開更多花,生命更強,有時故意在樹幹用斧頭砍幾下,它的受傷帶來更大的危機意識與潛力。其實在牧會當中,也曾經在生命的挫折點上想放棄,太多的阻攔與困難,讓我自覺沒有這個能力,但更慘的是,你根本沒有放棄的權利。感謝主!曠野開道 路,沙漠開江河的上帝讓我們不斷經歷奇蹟與恩典,祂的話語更成為我們前進的力量,我彷彿聽見保羅在傳福音時鏗鏘有力的聲音:即使死,也要死在福音的戰場上! 在聖經裡面,你看到很多的人物,不論是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