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e been praying for我一直在虔誠祈禱
for the people to say 希望人們能大聲吶喊
that we don’t wanna fight no more 我們不想要彼此戰爭
there’ll be no more wars 這個世界再也不會戰火紛飛
and our children will play 我們的孩子會快樂遊玩
one day one day one day總有一天總有一天總有一天
one day this all will change總有一天一切都會改變
treat people the same對所有人一視同仁
stop with the violence停止一切暴力
down with the hate放下仇恨
one day we’ll all be free總有一天我們都會獲得自由
and proud to be under the same sun在同一片陽光下 我們都滿懷驕傲
singing songs of freedom like高唱自由之歌
one day 終有那一天
這是一首反戰歌曲,作者Matisyahu是一位美籍的猶太人,他的歌詞來自敬虔的猶太信仰,並且引用類似領唱的方式呈現。當三千多人在以色列海法城合唱這首歌時,震撼人心的聲音,帶出渴求和平的盼望。
在俄羅斯烏克蘭戰爭的時刻,人們看到孩子的傷亡,無數家庭的破碎,逃離的難民,這首歌確實給人對渴望平安有更深的體會。
沒有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戰爭,但當極權侵略,當自由被剝奪時,為了家園,爭戰卻成了平安的前鋒,勇敢就成為生存的希望。
聖經說到當亞瑪力人攻破洗革拉,用火焚燒那地並擄去所有的人,大衛及其跟隨的人回來一看,發現家園被毀,妻兒被擄,他們放聲大哭哀痛,大家怒氣轉向大衛,大衛面對危機及痛苦時刻,他單單倚靠上帝,心裡得以堅固。他求問上帝追趕敵軍,追得上追不上?上帝給他盼望的應許,不但追得上,而且都會救回來。於是這少數的六百個人前往追趕爭戰,終於擊滅敵人,救回所有的家人奪回被擄的財物,聖經說一個也沒有失落。
面對生命的圍困,艱難無以復加時,大衛仍然堅定對上帝的倚靠,他對上帝話語的『認知』非常清楚,毫不疑惑。上帝不但讓他得勝,而且大大的得勝!(撒母耳上三十章)。
馬丁路德金恩說: 『我們必須接受有限的失望,但絕不失去無限的希望。』
願上帝的國降臨每個人的心中,願祂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上帝賜福你!
『慈愛和誠實,彼此相遇,公義和平安,彼此相親。』~詩篇八十五: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