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 賽九 2)
在一個寒冷的聖誕節的冬天,一位從台灣來的傳道人夫婦牧養一間偏遠小島的教會,那是一間不到幾個人的小教會。他的孩子寫下了那一年聖誕節難忘的經歷 :
聖誕節快到時爸爸訂了一些聖誕糕,想為這個小島的第一個聖誕節,帶來一點歡慶的氣氛。聖誕糕,這是以往教會慶祝聖誕節時,不能免俗的一種傳統,將米研磨成粉,加糖炒熟,再壓製成一塊塊的糕餅。甜甜地一塊聖誕糕,可以吃上大半天,上面又有由模型印製上「聖誕快樂」的幾個字樣,讓人甜在口中,心裡也能感受到一種愉悅的過節氛圍。
只是,那一年的聖誕節異常地冷清淒涼,來參加聚會的人少得出奇,原本簡陋窄小的教堂顯得空空盪盪。相較往年熱鬧滾滾的景況,以及豐富多采的慶祝節目,簡直是天淵之別,這是我記事以來,一個最最無趣的聖誕節。記得那一天,除了從父親手中得到一塊聖誕糕,聊以安慰之外,我帶著意興闌珊的心情,早早上床睡覺。第二天,當我從睡夢中醒來,整個村莊已傳遍了一樁天大的事,一艘大輪船擱淺觸礁的消息。據說,這是一艘由香港出發的大貨輪,船艙裝滿了貨物,途經台灣海峽,要運往法國。興許是狂風巨浪的推波助瀾,也可能是掌舵者的粗心大意。昨天夜裡,在航行的途中,整艘船閃避不及,擱淺在離村莊約有幾哩遠的另一個小島。
在這個遺世獨立的偏遠小村莊,這可是件大事。全村子的人,老老少少,幾乎全跑出來看熱鬧。當天雲層很低,疾風加上驟雨,能見度低,但極目眺望,依稀可以看到一艘大船呈 45 度,傾斜在一堆亂石上,船的甲板上有許多瑟縮著身子的人群聚在一起。全村的人紛紛揚揚地議論著,有幸災樂禍的,有見義勇為的,為那些處在危險中的人感到焦慮憂心。
有人提議,組織義勇隊開船去救人,剛開始有不少人互相推薦承讓,但望著眼下波濤洶湧的巨浪,這一群成天靠海維生的討海人,個個都噤聲搖 頭,紛紛回家去了。
從第一天開始,每天即有許多人站在山丘上遠眺觀望,時不時搖頭嘆息或議論紛紛。但是凌厲的北風,卻依然持續地吹襲著,幾天下來,多架直昇機一直來回穿梭盤旋,卻因為風浪太大,始終無法靠近輪船,眼見船愈來愈傾斜,在甲板上的人,也愈來愈少。整個村子的人,看到這種景況,都處在一種愛莫能助的焦慮中。
到了第三天,天濛濛地亮,我被爸爸走動的聲響吵醒,只見爸爸穿上平時捨不得穿的大夾克,用報紙包了幾塊聖誕糕,急匆匆地走了。原來爸爸說服了教會幾位信徒,冒著生命危險,一起開船去救人。只見那一艘小漁船, 在濤天巨浪下,如一片小葉片忽隱忽現,危險萬狀。而爸爸從小就是個旱鴨子,不諳水性的他,自身都已難保,又如何能去救人呢?
我見媽媽跪在地上,迫切地為爸爸禱告,我也在等待的焦慮中,在心中默默地為爸爸祈禱。歷經幾個小時之後,爸爸全身濕透,疲憊地回到家裡。他等不及換掉濕衣褲,即興奮地對我們述說整個救人的經過。
當他們的小漁船好不容易靠近大貨輪時,瑟縮在甲板上的人如見到救星般,個個搶著要上船,他們拋繩索過去,讓待援的人抓住繩索,然後拉他們上船。十幾個人先後被救起,卻有兩位在援救的過程中,無力抓穩繩索,眼睜睜地被海浪衝走。
獲救的人上船後,一個個在等待援救、擔驚受怕的過程中,已瀕臨脫水休克的邊緣,爸爸見狀,從口袋裡拿出所帶去的聖誕糕,許多人立刻圍靠過來,有人從口袋掏出大把的美金,感謝他們的救命之恩,也有人在餓極的情況下,想用錢買聖誕糕,爸爸一一拒絕,將聖誕糕分給所有的人吃,這群飢寒交迫的人,狼吞虎嚥地一掃而空,彷彿那幾個聖誕糕,是一帖賴以維生的救命良藥,他們吃完了之後,一個個跪在地上叩頭答謝。
事隔多年,那個無趣的聖誕節,卻烙印在我心裡,成為我最深刻的記憶。( 郭恩愛) 我非常感動,它告訴我們聖誕節真實的意義,也告訴我們耶穌降生是如何展現在我們的生命中。愛,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基督用祂自己的生命贖回你的生命,我們的人生充滿許多的起落,但耶穌基督裡面我們有永遠的平安,在風浪中,祂是你的拯救更是你的力量。記得今年初教會舉辦除夕的圍爐,很多的弟兄姐妹準備菜餚拿來教會,也有兄姐預備過年小禮物,我們邀請從外地來台灣讀書的孩子,獨自生活的兄姐或是課輔班的孩子大家一起團圓。我發覺生命有愛真好! 一個課輔班的孩子說: 這是他第一次感到有家的除夕夜。我當下聽了很心酸,對這個孩子來說,完整的家是那麼的遙 遠。原來有愛的地方就有溫暖,有愛的教會就是一個家。
是的! 如果一塊廉價的聖誕糕,能成為那些危難中人們生存的糧食。那道成肉身的主耶穌基督,更在人生命最需要的時候,成為餵養人的生命之 糧。願上帝賜福你!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 約十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