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比利時九十歲的老奶奶霍伊特(Suzanne Hoylaerts)日前出現呼吸不順,且食慾不佳等症狀,經過篩檢後確診為新冠肺炎,並隔離治療。但比利時因為醫療資源不足,有將近一半的患者,無法入院治療而犧牲生命,這位老奶奶不想使用延續生命的呼吸器,並表示要將資源留給年輕人說:「我已經活得夠久,也過得相當幸福,把呼吸器留下來給年輕人吧!」說完兩天後就病逝。
義大利北部貝加莫省,一位七十二歲的神父貝拉德利(Giuseppe Berardelli)確診患上新冠肺炎,在當地極有限的資源下,雖然得到呼吸器,但第一時間不是為自己尋求急救,而是將最後的機會讓給一位年輕的患者,雖然他不久後過世,但卻拯救年輕患者的生命。
一位年輕的父親王文傑,錄下清晨返家不小心吵醒熟睡中孩子,孩子童言童語中吐露了心聲與思念,激勵了這位父親:
父親:「快結束了,怎麼了嗎?」
孩子:「你工作……」
父親:「是啊,爸爸工作快結束了。」
孩子:「我都沒有見到你。」
父親:「好啦,爸爸工作快結束了,好嗎?好不好?」
孩子:「好。」
這是台灣本土博士研究團隊於 2 月 24 日凌晨所發表合成成功瑞德西韋團隊之一。對治療新冠肺炎有很大的突破。王文傑,一位年輕的父親,就是四位團員中的召集人。他說:「這個任務是有時間迫切性的,我們帶著使命感!」沒有附帶任何獎金與獎勵機制,只因面對生命的重責大任,日以繼夜地奮戰研究實驗,王文傑說:「我們把它完成只為三個字,安民心。」為了你我,他們的犧牲與付出,讓台灣人深深感動。
這些事是眾多故事的一角,告訴我們,世界上有很多的因素會讓人與人, 國與國產生距離,但愛卻可以超越空間讓心靈零距離。花雖燦爛美麗,但明天或許枯萎,藍天雖美,但有時也烏雲密佈,生命雖好,但起落難免。留存且影響到永遠的絕對是愛。聖經說:「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 羅八 35) 保羅不是憑空說這些話,而是他親身經歷這些過程。如同瘟疫不是停留在歷史的詞彙,而是真實在我們現在生活所面對。 亂世不一定要出英雄,但愛卻可以讓平凡的生命有不平凡的偉大!
風雨過後,大地甦醒;經歷苦難,生命新生;瘟疫暫時,盼望仍在。 「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 羅八37) 願上帝賜福你!
「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這愛是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的。」( 羅八 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