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古老的成語故事,春秋時代魯國有位名叫曾參,他與母親同住在費邑的地方,有一個與曾參同名同姓的人殺了人,弄不清真相的鄰人跑到曾母前說:「曾參殺人了!」曾母當時正在織布,她搖搖頭,對鄰人說:「我兒子不會殺人。」如此堅定態度,鄰人也認為可能搞錯了,過了不久,又有人跑來大叫,「曾參殺人了!」曾母依舊埋頭織布,母親知道孩子的正直與為人,不可能殺人;第三次又有人跑來告訴她:「曾參殺了人,還被官府捉去了。」此時,她心裡很慌張,認為可能是真的,丟下織布機,迫切急尋孩子的狀況,直到孩子回來,才知道是同名所累,這是錯誤的訊息,後來人們就把以訛傳訛,流言可畏造成的誣枉災禍,演變成這句成語「曾孫殺人」的含義。

「訊息」的重點並不是好或壞的消息,而是在於是否「正確」。

近來看到「COVID-19 武漢肺炎」的報導,許多莫名的假訊息一大堆,包括疫情失控台北派軍隊鎮壓,甚至對岸媒體還說「冠狀病毒可能來自火星」? 離譜到難以想像。內政部警政署在 3 月 4 日前光是偵辦武漢肺炎的假訊息就高達一百七十八件,難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感嘆說「以假亂真是不好的事情」。

疫情中心其實有專一的正式窗口,甚至 LINE 有「疾管家」或防疫專線1922,各地衛生單位也可洽詢。這是最準確且具真實的管道,但若只聽信其他訊息,忽略真正的正確管道,恐怕被誤導的機會相當高。

相同的,我們可能喜歡閱讀信仰書籍或者熱心參加各種特會活動,也喜歡跑去醫治大會之類的大型活動,這些其實都很好,但如果不願意讀聖經, 不願意下功夫讓神話語成為你真實的訊息,是否被誤導的機會很大?難怪韓國新天地教會異端會崛起,也難怪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預言跑出來某一年的某時刻,就是世界末日來臨的日子。大家寧可探討這樣的論點,就是不願意認真探討聖經的話語,寧可聽名嘴的談論就是不願意看聖經前後文與內容怎麼說,這是很奇怪的現象。

我們教會一直推動讀聖經運動,每天的靈修內容不是「人話」為先,而是「上帝話語為首」,然後才回應分享感動與行動。我們有手抄寫聖經,青少年也錄過聖經閱讀,同時不斷在社區或者醫院,法院開了很多的聖經班, 逐章逐節的閱讀,重點不在什麼活動,而是提醒只有聖經才是我們第一手上帝話語的訊息。

我在想,如果世人對上帝話語的敬畏如同防疫的慎重,研讀聖經的認真如同研究股票的投入,產生異端,荒謬或錯誤的機會應該相對會減少,耶穌 說:「你們應當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 約五 39)

選擇正確的訊息,就會從正確的管道著手,讓我們天天領受祂的話語, 成為你腳前的燈,路上的光!願上帝賜福你!

「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 提後三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