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時刻,星光最燦爛

「當我們環顧四周,安全感分崩離析,有一群很棒的人,他們在黑暗中閃耀非常,他們嚴守前線,我們感謝他們。」這是一位英國的孩童,為了對前線的醫護人員表達感謝,所創作的一首歌,童稚的聲音,感動了千萬人。 英國在此次的疫情嚴重,但當英國政府向國民求助的聲明一出,大批英國人隨即回應,以每秒五人的速度,蜂擁報名志願參與義工,原本二十五萬人提升到七十五萬的義工。他們協助載送人員,運送物資,隔離者電話視訊陪伴與相關事物,分擔疲憊不堪的醫護人員協助非醫學相關的輔助崗位。 當人類因為武漢肺炎而驚恐時,世界各地不斷出現對第一線醫護人員的感謝與祝福。對比驚恐,感謝的力量消除了絕望,勇敢取代了沮喪。 發明N95 口罩核心技術的蔡秉燚,是出身於台中清水地區的農家,台北工專畢業後從事紡織工業研究,後來隻身用僅剩的七百元美金,前往美國攻讀博士,立志研究苦讀,成為一個科學家,他的多項技術研發,被讚譽拯救了全球十億人的健康,蔡秉燚不拿酬勞只是表示:「如果可以選擇,我會選擇去救一億人的生命,不會選擇去拿一億美元。」即使退休後,為了人類健康,他去年就一直研究口罩消毒後效果不減的技術。生命的存在,其實有更深的意義與價值。 美國目前可能是全球疫情最嚴峻的國家,感染人數不斷上升,復活節前幾天,長老教會幾位原住民同工與美國來台的宣教師馬約翰牧師一起錄製簡短影片鼓勵美國的弟兄姐妹,給他們打氣禱告,當地的兄姐備覺感動。我在想此時此刻除了代禱,我們還能做什麼?看到了經濟部的報導,發現可以寄布口罩到國外,期待能讓他們有多一層防護,而且在期限內免報關。聯繫了中會與同工,同工們馬上支持並著手進行,也與我們締結姐妹中會的美國肯塔基教會總幹事牧師聯絡,沒想到美國總幹事牧師立即來訊表達萬分的感謝與期待。他們雖然是美國最早警覺的州,但在訊息聯繫時已經有二千多人感染,一百多人死亡。對他們來說,此時的任何防疫物資特別是口罩,就無比的珍貴與重要。我們找了向日葵學園(協助中輟學生的單位)製作布口罩, 學園的莊牧師知道後,也傾盡全力幫忙完成,因為時間緊迫,他們製作主體送來,我們教會兄姐協助穿耳線,我們分三梯次的趕工,終於在今天全部寄出。看到兄姐參與的踴躍,看到長輩用老人年金為口罩布料費用奉獻,看到一位放下工作跑來協助的兄姐,戴上口罩,洗手並消毒,一起禱告後就專心幫忙,為了安全,不碰手機直到完成,這些生命的行動,真的是一件美事! 一位不認識字的 Read More

無法隔絕的愛

一位比利時九十歲的老奶奶霍伊特(Suzanne Hoylaerts)日前出現呼吸不順,且食慾不佳等症狀,經過篩檢後確診為新冠肺炎,並隔離治療。但比利時因為醫療資源不足,有將近一半的患者,無法入院治療而犧牲生命,這位老奶奶不想使用延續生命的呼吸器,並表示要將資源留給年輕人說:「我已經活得夠久,也過得相當幸福,把呼吸器留下來給年輕人吧!」說完兩天後就病逝。 義大利北部貝加莫省,一位七十二歲的神父貝拉德利(Giuseppe Berardelli)確診患上新冠肺炎,在當地極有限的資源下,雖然得到呼吸器,但第一時間不是為自己尋求急救,而是將最後的機會讓給一位年輕的患者,雖然他不久後過世,但卻拯救年輕患者的生命。 一位年輕的父親王文傑,錄下清晨返家不小心吵醒熟睡中孩子,孩子童言童語中吐露了心聲與思念,激勵了這位父親: 父親:「快結束了,怎麼了嗎?」 孩子:「你工作……」 父親:「是啊,爸爸工作快結束了。」 孩子:「我都沒有見到你。」 父親:「好啦,爸爸工作快結束了,好嗎?好不好?」 孩子:「好。」 這是台灣本土博士研究團隊於 2 月 24 日凌晨所發表合成成功瑞德西韋團隊之一。對治療新冠肺炎有很大的突破。王文傑,一位年輕的父親,就是四位團員中的召集人。他說:「這個任務是有時間迫切性的,我們帶著使命感!」沒有附帶任何獎金與獎勵機制,只因面對生命的重責大任,日以繼夜地奮戰研究實驗,王文傑說:「我們把它完成只為三個字,安民心。」為了你我,他們的犧牲與付出,讓台灣人深深感動。 這些事是眾多故事的一角,告訴我們,世界上有很多的因素會讓人與人, 國與國產生距離,但愛卻可以超越空間讓心靈零距離。花雖燦爛美麗,但明天或許枯萎,藍天雖美,但有時也烏雲密佈,生命雖好,但起落難免。留存且影響到永遠的絕對是愛。聖經說:「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 羅八 35) 保羅不是憑空說這些話,而是他親身經歷這些過程。如同瘟疫不是停留在歷史的詞彙,而是真實在我們現在生活所面對。 亂世不一定要出英雄,但愛卻可以讓平凡的生命有不平凡的偉大! 風雨過後,大地甦醒;經歷苦難,生命新生;瘟疫暫時,盼望仍在。 「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 羅八37) 願上帝賜福你! 「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 Read More

訊息

一個古老的成語故事,春秋時代魯國有位名叫曾參,他與母親同住在費邑的地方,有一個與曾參同名同姓的人殺了人,弄不清真相的鄰人跑到曾母前說:「曾參殺人了!」曾母當時正在織布,她搖搖頭,對鄰人說:「我兒子不會殺人。」如此堅定態度,鄰人也認為可能搞錯了,過了不久,又有人跑來大叫,「曾參殺人了!」曾母依舊埋頭織布,母親知道孩子的正直與為人,不可能殺人;第三次又有人跑來告訴她:「曾參殺了人,還被官府捉去了。」此時,她心裡很慌張,認為可能是真的,丟下織布機,迫切急尋孩子的狀況,直到孩子回來,才知道是同名所累,這是錯誤的訊息,後來人們就把以訛傳訛,流言可畏造成的誣枉災禍,演變成這句成語「曾孫殺人」的含義。 「訊息」的重點並不是好或壞的消息,而是在於是否「正確」。 近來看到「COVID-19 武漢肺炎」的報導,許多莫名的假訊息一大堆,包括疫情失控台北派軍隊鎮壓,甚至對岸媒體還說「冠狀病毒可能來自火星」? 離譜到難以想像。內政部警政署在 3 月 4 日前光是偵辦武漢肺炎的假訊息就高達一百七十八件,難怪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感嘆說「以假亂真是不好的事情」。 疫情中心其實有專一的正式窗口,甚至 LINE 有「疾管家」或防疫專線1922,各地衛生單位也可洽詢。這是最準確且具真實的管道,但若只聽信其他訊息,忽略真正的正確管道,恐怕被誤導的機會相當高。 相同的,我們可能喜歡閱讀信仰書籍或者熱心參加各種特會活動,也喜歡跑去醫治大會之類的大型活動,這些其實都很好,但如果不願意讀聖經, 不願意下功夫讓神話語成為你真實的訊息,是否被誤導的機會很大?難怪韓國新天地教會異端會崛起,也難怪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預言跑出來某一年的某時刻,就是世界末日來臨的日子。大家寧可探討這樣的論點,就是不願意認真探討聖經的話語,寧可聽名嘴的談論就是不願意看聖經前後文與內容怎麼說,這是很奇怪的現象。 我們教會一直推動讀聖經運動,每天的靈修內容不是「人話」為先,而是「上帝話語為首」,然後才回應分享感動與行動。我們有手抄寫聖經,青少年也錄過聖經閱讀,同時不斷在社區或者醫院,法院開了很多的聖經班, 逐章逐節的閱讀,重點不在什麼活動,而是提醒只有聖經才是我們第一手上帝話語的訊息。 我在想,如果世人對上帝話語的敬畏如同防疫的慎重,研讀聖經的認真如同研究股票的投入,產生異端,荒謬或錯誤的機會應該相對會減少,耶穌 說:「你們應當查考 Read More

生命說明書

一位年長阿嬤說:「我的耳鳴很嚴重,常常嗡嗡的響,牧師,可以幫我禱告嗎?」關心問了一些情況,鼓勵她保持正常作息並去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然後為她禱告,此時突然另一位阿嬤旁邊聽見就說:「我的耳朵有一耳是完全聽不見的。」平常實在是看不出來,所以我邀請大家也一起禱告祝 福,但禱告前,這位一耳聽不見的長輩突然說聽不見的原因,原來在很多年前,當時婆婆刻意造謠說她的壞話,導致很多人誤解,讓她非常生氣,直到有一天情緒爆發出來,她婆婆雖然當面道歉,但暴怒的情緒讓她失去控制, 不斷大聲吼叫謾罵,情緒過後,突然一邊耳朵不斷作響,不久,那個耳朵完全聽不見,直到今日她仍然只能用另外一耳聽聲音。 我想起小時候看連續劇時,總有一個橋段是有人碰到極為暴怒的事,讓他伸手舉高要打一個逆子,突然腦中風或心臟爆痛,瞬間倒下來,這個很八股的橋段你應該有點印象。其實很令人深思。暴漲起落的情緒真的有危險性! 你我皆知,每一個精密的儀器,都必須要熟悉操作方式,才能正常運作或是有效率順暢的運作,若把油門當煞車,煞車當油門,操作不只錯誤,簡直是危險甚至送命。身為「人」的我們,你知道如何正確的使用「生命」嗎? 先問一下,天地萬物是誰所設計?(上帝)答對了!人是誰所造?(上帝)完全正確!我們若知道此答案,接下來你想一想,創造者豈不比你更明白如何使用生命,更清楚什麼對你最有幫助? 有時你讀聖經,納悶為何聖經一直強調:「你們要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凡事謝恩!」「應當一無掛慮,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當高興歡喜。」「心中喜樂,面帶笑容,心裡憂愁,靈被損傷。」「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類似這樣的提醒與經文實在很多,重要的事,聖經真的不只是講三次!但這麼多的提醒,一定有原因! 上帝愛你,祂深知所造所愛的你,應當如何正確使用身心靈,所以不斷地提醒我們,只因為祂愛妳!尋找創造你的神,祂最了解你的身心靈結構, 祂的話最能幫助祢,不只是健康更是永恆的生命,「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凡聽見我話不去行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的很大。」( 太七 24-27) 面對多變的人生,起落的生 Read More

從一封感謝信說起

「『沒有任何一個人想要生病。』當我看到陳部長在新聞上哽咽落淚的那一刻,我忍不住心中滿滿的感慨,要向第一線的所有防疫人員說聲,『您辛苦了!謝謝你們!』」 「您試想:明明知道有被傳染、會有危險的事,你會去做嗎?但第一線的護士、防疫人員,為了要治療我,要幫助我,他們卻必須接觸我,面對我,甚至天冷了為我多拿一床被子,幫我拿熱水,飯冷了,微波了、熱了才為我送過來,我的嘴唇裂了,馬上幫我連絡醫生幫我拿藥、拿棉棒,醫生也不厭其煩的為我說明我的病情,給我鼓勵,真的、真的、真的非常、非常、非常謝謝你們。」 「在台灣真的很幸福,如果大家能抱怨少一點,快樂就會多一點,感恩多一點,相信我們的世界更美好,再次謝謝疾管署及所有的醫療團隊,謝謝你們,太感恩了!」 這是台灣第一位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的個案,也是首位獲得醫治康復者所寫的感謝信,再三細讀,總有那份的感動與甘甜。 經過死蔭的幽谷,對他而言,生命不只是得到醫治,而是體會到愛與感動,也不只有回到家人身邊,而是感受到台灣就是他的家。當他內心說出「在台灣真的很幸福」時,其實就是滿懷愛與感謝的時刻。 或許外在環境讓人恐懼害怕,新聞讓人心驚膽顫,但你有沒有發現,很多善與美一直在我們的周圍發生。當你願意用愛與關懷,感謝與團結,你必會體會平安取代恐懼,信心絕對大過困難。 聖經說:「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使徒保羅與西拉在被囚的時刻,禱告唱詩歌與讚美神,還鼓勵人要常常喜樂,結果地大震動,監門全開,鎖鏈也鬆開,禁卒以為人跑了,要拔刀自殺時,被保羅大聲制止,結果這個陰暗危險環境卻因著讚美與感謝,讓愛與恩典充滿,連禁卒和家人都受洗歸主名。 在此時刻,不管你心裡是如何想法,別忘了,感恩與讚美會將危機轉為祝福!這不是一般勵志的言語,而是聖經真理的提醒,我們可以選擇團結, 而不是攻擊,我們可以一起勇敢面對,而不是自私逃避,我們對第一線防疫人員獻上感恩與敬意,我們相信愛能克服恐懼,做好我們當做的,上帝就做我們所做不到的! 台灣不大,但愛絕對會讓台灣偉大!願上帝賜福你! 「所以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 來十35)

一切痛苦都值得

不知道你對疼痛的了解有多少,我們聽聽一些人的現身說法:「像是被一萬台拖拉庫撞的咪咪冒冒( 台語)」「把你的上嘴唇一直往上拉到額頭最上面,就知道有多痛了。」「像拿一顆芭樂塞到鼻孔裡這麼痛。」「像五馬分屍的痛,是最貼切的一句。」「痛到都可以把病床的欄杆給拆了。」不要懷疑,這是很多身為母親對她們生產陣痛時的形容詞。 有人說疼痛指數共分 1-10 分,而自然生產的疼痛是 10 分,也是最高等級的重度疼痛,這也就是人類為什麼對母親有特別的尊敬與感動。雖然現代醫學發達,產程中也有許多可以協助減痛的方式,但生產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聖誕節 25 日的當天,教會一位姐妹當媽媽了,新手爸爸是慌張加驚喜附帶覺得不捨,他的母親特別要兒子陪太太生產,讓兒子知道,太太生產的痛,要好好地記得! 大家一起感謝禱告祝福,這位姐妹回應說:「聽到孩子的哭聲時很感動, 終於看到孩子,一切痛苦都值得!」短短一句話,讓愛的真諦更加彰顯。 基督道成肉身在我們當中,不惜十字架的苦痛,頭上荊棘的刺,鞭打的傷痕,眾人的攻擊,拈鬮祂的衣服,極盡所有的凌辱,卻因著拯救,替我們承受這一切苦痛。 「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 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賽五十三 5) 這一切的痛苦雖然難以承受,但是基督都接受了,因為對基督而言,你值得祂願意如此犧 牲,而根本的理由竟然只有一個:「耶穌愛你!」 想到這裡,深深一呼吸,難免激動,這種愛,豈是人能用文字完整表達呢? 當一個人悔改,來到基督的面前,神國的那份喜樂是難以形容的,當人願意回應上帝的愛,將如同陣痛後的母親,聽到孩子的聲音,用喜樂的淚水 說:「這一切的痛苦都值得!」「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 路十五 10) 敬愛的弟兄姐妹,當你說「耶穌愛你」時,它可不是一句禮貌或口頭禪,更不是宗教語言,而是真理的宣告,是基督用所有痛苦的總結來見證這句話!當你聽見「耶穌愛你」時,它不是問候或請安儀式,而是呼召你回到基督的懷抱,回應祂無以倫比的愛。 你是否聽見祂呼喚的聲音呢?你願意回應祂對你的愛嗎?「十字架的苦痛一切都值得,只因你回應接受祂的救恩。」耶穌愛你!願上帝賜福你! 「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差他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 約壹四 10)

羅倫佐的油

「一個人如果不能聽,一個人如果不能說,一個人如果不能看,那我們如何知道他的靈魂存在?我唯一的希望就是盼望你能重獲健康。」──羅倫佐的母親 禮拜六一位剛當祖母的姐妹來到教會,拿了幾盒的滿月蛋糕分享給弟兄姐妹。雖然孫兒的滿月是喜悅的,但內心仍掩不住的擔憂與期盼。 上個月中,接到一位母親的訊息,她懇請我幫她的孩子禱告,因為她的孩子在篩檢ALD 數值沒有過,初判可能是一種罕見的特殊疾病「腎上腺腦白質失養症」,就是一部真實故事所拍成電影《羅倫佐的油》內所稱的疾病。 對一位新生兒的母親及一個剛有第一個孩子的家庭來說,打擊是多麼的大。電話中激動崩潰哭喊著:「牧師!我的孩子怎麼辦?懇求你們幫我孩子禱告。」我雖不了解這個疾病的狀況,但我知道此時的母親實在難以承受, 任何的安慰無濟於事,人的話不比神的話,人的安慰也不比神的安慰,當下在電話中就一起禱告呼求,我知道,神的靈親自會動工在母親的心中。 禱告後,她心平靜下來。也提醒她在沒有確定之前不要下任何定論,也不要放棄!我馬上通知長執同工,並發起教會內的代禱網一起守望。很快 的,大家立即協助並回應,一位當醫生的弟兄馬上聯繫並以臨床小兒所知專業資訊分享,提醒她先不要過度擔憂,同工也紛紛給予訊息鼓舞及陪伴。 前幾天她來電說,雖然第二次的檢測仍沒有過,但她卻有信心的說,不管如何,她仍相信上帝有奇妙安排,她相信在黑暗的隧道有光明在等待著。她請媽媽拿彌月的蛋糕來,也感激教會兄姐一直為他們禱告,讓他們不孤單。 「我們全家還有女婿家人都配合去抽血檢查,了解是否遺傳上的關係, 包括女婿的父母,兄弟及孩子也去抽血,大家都願意,只要對這孩子有幫助的話,醫生說再一段時間確定的報告才會出來。」剛當祖母的姐妹分享這段歷程。是的!他們都「願意」,只要對孩子有幫助。簡短的一句話,說明我們為何存在的原因。當愛彰顯,生命就會有力量!當愛有連結,生命就更有勇氣! 有人說十字架的道路是苦路,每一站都有它的意義與痛苦,耶穌走在其中每一步的血與艱難,都是訴說祂對你的愛,祂願意,因為祂愛你!願上帝賜福你!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 約十 11)

教會有在收驚嗎?

「牧師!教會有在收驚嗎?」一位福音朋友來電問我,他的朋友常年跑宮廟,因為心中不平安,到處去收驚,為了更有效果不惜奔波到南部或北部更大的廟宇收驚,但是仍舊沒有平安,特別是遇到喪家或路過的喪禮靈車, 他幾乎會恐懼到無法正常生活。我們告訴他,基督信仰是平安的信仰,我們不但會為他「收驚」也會為他作「祝福」的禱告! 「收驚」原本就是上帝給他兒女的權柄,上帝的慈愛去除人心中的恐懼, 祂的大能讓人生命有真實的平安!聖經說:「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 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  約壹四 18) 重點是接下來的一句話:「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 約壹四 19) 突然有個想法,或許可以在教會大門口掛著「免費收驚」的牌子,因為上帝才有「正港」的平安!當上帝的愛充滿你的生命,當聖靈進入你心,生命的勇氣與力量自然就來到,也因愛的激勵,你可以勇敢的面對每一天! 聖誕是愛的日子,更是傳遞愛的時刻,上帝與牧羊人分享第一手的好消息,也會通過天使天軍揚聲高唱:「在至高之處榮耀歸於神,地上平安歸於祂所喜悅的人。」目的就是讓人知道,耶穌基督降生是關於萬民,祂為愛而生,為你而來,帶來拯救的好消息。 最近的禱告會,有一位姐妹突然提出感動的禱告,她懇求上帝給我們向眾人傳福音的機會,不用挨家挨戶,是全部一起聽見福音!這是多麼美的禱告,傳福音報喜信的人何等佳美。結果隔天一大早,整個市鎮裡面最大的賣場突然來電,希望我們教會能到他們的廣場舉行報佳音唱詩歌活動,時序是11 月份初,離聖誕節還有一個月,這通電話不但來的奇妙,也來的好!我們需要聖誕小禮物給大眾,他們說會幫我們免費預備二百份(他們本來就是賣禮物的),我們需要一點設備,他們也預備妥當,甚至為參加報佳音的兄姐準備點心。讓我不得不說,幾乎是上帝安排好的,照祂意旨而行,祂豈不成就這事? 當天大賣場建起高達十公尺的聖誕樹,晚上的點燈配合聖誕佳音確實很吸引附近跟採買的民眾,一下子圍滿眾人,大大小小,幾乎都是家庭一起 來,教會兄姐及青少年與熱情眾人一同高唱聖誕,看著高大聖誕樹,突然想到一個母愛營救孩子的信息,稍微涼氣的夜晚,卻看到有幾位擦拭感動淚水的溫暖。我相信福音的種子在詩歌與信息,祝福單張與溫暖的雙手,傳遞出盼望的力量! 當天曲子當中有一首〈聖誕老公公〉,是青少年他們自己選的,很輕快活潑,剛開始你會以為是講聖誕老公公,歌詞前面 Read More

從你身上看到上帝的存在

上禮拜我們為每位幼兒祝福禱告,每一年都會特別安排舉行,讓下一代的孩子與現代的父母一起在上帝面前領受恩典成為蒙福的生命! 看重並相信上帝的應許不只是信心的表達,更是信仰的彰顯。 台灣在今年(2019)上半年的出生率及人口首見負成長,孩子越來越少, 不過很奇妙,我們自從看重幼兒並舉行祝福禮拜禱告後,每年新生兒出生率卻一年比一年多,聖經提到「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也提醒「不要為明天憂慮,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很多年輕夫婦可能先預期未來養孩子的壓力,卻忘了上帝有更美的應許及可能。 這禮拜到慕義團契帶聖經班,當談到幼兒的祝福時,一位法官分享他奇妙的見證,他的孩子因為身體特殊健康因素,常常擔憂哭泣難過,好幾次他不明白上帝的意思,但他相信上帝一定有美好的旨意!在孩子幼小的時候, 即使醫生的說法不樂觀,他仍持守信心,常常為孩子祝福禱告,好幾次我 們為這孩子禱告祝福,很奇妙的,這孩子不但多年來沒有發病,而且順利成長,最近在員林所有的國小學生脫穎而出,竟然還代表員林市參加全彰化縣市的田徑比賽,他的導師也驚訝他的生命力;雖然這孩子個子比人小一個 頭,看起來也不是很強壯,但跑步及體能是最快最好的人!老師用相機記錄他跑步及比賽的點滴,但唯一不解的是,這孩子為何每次比賽前,都會有一個動作「手放額頭,閉上眼睛,頭稍上仰」,相機照出來時,老師傳給父母,好奇的問這是什麼意思,父母告訴老師:「這是孩子的禱告,他每次參與比賽,都會這樣禱告。」老師除了驚訝外也非常感動!這位法官母親泛著淚見證說:「我們為人父母,面對這麼艱難的挑戰,只有為他禱告,堅定信心,交給上帝,上帝的美好應許必帶領我們!」 在母親的身上,我看到上帝的力量,在孩子身上,我看到上帝的存在! 母親曾因孩子的特殊疾病而苦痛難當,因著上帝再站起來,領受奇異的恩 典,他相信上帝的應許,他相信禱告的力量,他相信祝福的意義。孩子因著母親及眾人的禱告,看見這一切烙印在心中,效法信心的腳蹤,相信上帝的醫治,相信恩典的價值,相信眼淚背後的力量。 一位牧者同工分享的一句話:「一個未曾品嚐過主恩滋味的父母,很難激勵孩子死心塌地的仰望上帝。」禮拜四一位剛剛「被動手術」的醫生說: 「牧師!雖然我是外科醫生,也為別人動了很多手術,但當自己進入手術檯前時,我才深深體會,即使每個人的器官相同功用,但其實它都是上帝獨特 Read More

中秋月圓與主團圓

「再幾天,就滿三年,很感恩,上帝多給我們三年。」一位阿嬤在早禱會上分享她的感動。 三年前,她先生被醫生宣布最快應該二個禮拜,最慢四個月內就會離開, 並提醒家人要預備後事。在極度失望時刻,上帝安排信主的女兒並教會的兄姐關心,慢慢的,他們來到教會並參加長照高齡關懷班,甚至洗禮接受耶穌成為救主,是的,再幾天就離醫生所宣布的那時刻即將滿三年。對這位阿嬤來說,當接受耶穌的那時開始,他們夫婦就不再以悲情為中心,而是認為每一天都是恩典,每一天都是上帝多給我們的,即使現在仍有困境,但心懷意念都是感恩。當有上帝在他們當中,團圓就深具意義。 有位長跑運動員阿梅丹(Salah Ameidan)每年都到同一場馬拉松比賽報到,這是在阿爾及利亞西南部,與摩洛哥交界處舉辦的撒哈拉沙漠馬拉松 (Sahara Marathon),這場賽事被視為地表以雙腳參與的最艱困比賽,但為何阿梅丹年年不缺席?吸引他的不是勝利的獎盃,也不是挑戰的快感,更不是旁人的掌聲,而是因為他的家人居住在沙漠中一堵分界牆背後,牆的另一面是摩洛哥佔領的西撒哈拉地區,而這是他一年一度最親近家人的時刻。因為戰爭與政治因素,讓他無法與家人團聚,但比賽經過的那堵分界牆是讓他與家人最近的距離,彷彿過世的父親在旁陪他一起參賽。當愛帶來盼望時,團圓就深具力量。 聖經說到一位浪子的父親,如何天天期待孩子回家團圓,我們重點常在那個浪子身上,分析經歷,探討過程,但其實,真正的重點主角不是那個浪子,而是那個父親。我們很難理解,一位主人父親,擁有尊貴的身分,卻願意「跑」去擁抱那個全身髒汙發臭,歷經滄桑滿面憔悴的浪子。他什麼成就也沒有,對人來說,他該付出代價,罪有應得,浪子也覺得如此,說出「爸, 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我不配……」但父親回應的是擁抱和新的衣服、戒指及上好的牛犢。還叫眾人一起歡慶快樂這孩子回來了! 一個沒有盼望的人,一個一塌糊塗的生命,竟因著這位父親,未來仍舊充滿希望,讓人難以置信,這是真的嗎?當上帝擁抱你生命的時候,團圓就是恩典的彰顯。 中秋月圓,不管你身在何處,心靈處在何狀況,經歷什麼困境,面對什麼人生,別忘了,上帝一直等待著你,那位尊貴美好的主,願意趨近你,降生為人的樣式,甚至為你而釘十字架上,只為與你團圓!因為你,祂願意捨棄祂自己!中秋月圓與主團圓!願上帝賜福你! 「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