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真是美好

『生命真是美好!』這句話是出自剛經歷癌症,無數化療並手術切除身體器官,同時又因諾羅病毒侵襲,胃吐血到穿孔急診住院,後來接連自己和全家都得新冠肺炎,不但自己要醫療並且還要照顧孩子家人,才剛恢復出關,又因血管必需手術,手術後竟然立即跑來教會,跟我說:『牧師!生命真是美好!』。真情流露,話中帶淚,任何人都很難不受感動。              他因化療光著頭,告訴我很多的『好消息』,他的頭髮長出一些了,前幾天的下雨,他看著雨,然後跑到下雨處,讓雨水滴落在身上,感受水滴在手上的觸感,他激動落淚說每一滴的雨水都是那麼美好,他看到街上買賣菜販和水果的人,那個畫面讓他感動,他看到路上的人,看到眼前的一切大地,看到天空的雲朵,他說『生命真是美好!』,弟兄姐妹,這是真實的對話,是真實的故事,曾幾何時,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日常事物,在他眼中卻珍貴的像奢侈,這些你認為平凡的景象,在他眼中卻是美好的不得了。      他曾經怨恨父親,對一切事物本是漠然而冷漠,講語更是急性子得罪一大堆人,卻在這二年來全然改變,帶著上帝的愛,他擁抱父親,他接納不完全的自己,他看見世界變了,變得非常不一樣,變得非常美好,不斷的逆境與重大苦難,雖然打擊身體的樣貌,卻更新他的心靈,看見生命的美好!      這幾天上午,常常是陽光燦爛,下午,就會烏雲籠罩,霎那間下起陣雨,隨後會有陽光再次露臉照耀,有時彩虹突然出現,七彩光圈高掛天空。如果你正在為生活忙碌,也為工作壓得很辛苦,或許正為瑣事煩憂,甚至憤恨遭遇的處境時,別忘了,抬頭看一下彩虹,省視內心的聲音,聽聽永恆的上帝對你說的話:『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我的恩典夠你用,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神的應許沒有改變,風雨過後,陽光輝映出彩虹,應許其實就在眼前。是的!『生命真是美好!』  願上帝賜福你! 『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裡都是是的,所以藉著祂也都是實在的。叫神因我們得榮耀。』哥林多後書一:20

特別的日子

劉牧師        中文卡內基教育訓練的創辦人黑幼龍曾經說到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多年前我跟高雄的一位同學談話,那時他太太剛去世不久,他告訴我說,他在整理他太太的東西的時候,發現了一條絲質的圍巾,那是他們去紐約旅遊時,在一家名牌店買的。那是一條雅致、漂亮的名牌圍巾,高昂的價格標籤還掛在上面。他太太一直捨不得用,她想等一個特別的日子才用。講到這裡,他停住了,我也沒接話。好一會後他說,再也不要把好東西留到特別的日子才用,你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特別的日子。』       最近有人分享,他很想帶家人長輩來教會認識主,長輩也欣然願意,但是必須要等到以後某個時刻才來,或許那個日子比較方便,也或許那個特別的日子來教會,計畫上比較方便。但是~那個特別的日子還沒有來,長輩已經離開了。有一首詩歌:『每一天』。這首詩歌作者莉娜.桑德爾(Lina Sandell)因為父親突發意外的去世,讓他生命產生極大的衝擊,經歷喪骨之痛的她寫下這首詩歌。傾述了自己在失去了地上的慈父後如何依靠天父的憐憫、保護和慈愛度過難熬的每一天、甚至每一刻的心情。   1. 每一天所度過的每一刻,我得著能力勝過試練;      我倚靠天父週詳的供應,我不用再恐慌與掛念。      祂的心極仁慈無可測度,祂每天都有最好安排,      不論憂或喜祂慈愛顯明,勞苦中祂賜安泰       2. 每一天主自己與我相親,每時刻賜下格外憐憫;      我掛慮主願安慰與擔當,祂的名為策士與權能。      祂保護祂的兒女與珍寶,祂熱心必要成全這事,      「你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這是祂向我應許。 聖經說:『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每一天都是極其珍貴,因為我們不知道明日將如何。「將來」、「總有一天」、『找機會』,我們常會這樣期待,但也總是期待,轉 Read More

不足卻有餘

劉牧師          每天的清晨,一位獨居的八十多歲阿嬤總會來教會清掃廣場的葉子,數年如一日,說身體硬朗,健步如飛,一點也不誇張。她說這裡是自己的家,每天生活的兩個地點就是樂齡班上課和回家睡覺。所以現在能上學真的很快樂!那一年,她報名洗禮,因為沒上過學,不認識字,不太會寫名字,同工幫她預備,她說『信耶穌尚好,不要黑白拜那些神明。』單純有力,卻也不知怎麼表達,但行動做了最佳的解釋。 這禮拜教會開工感恩禮拜,一位姐妹非常期待能為教會開工做些什麼,除了來協助搬運桌椅,得知禮拜後接近中午教會有預備簡餐麵包,在麵包店工作的她內心盼望能為此奉獻,雖然不多,但對有限資源的她來說,是一項挑戰,於是私下向上帝禱告,沒想到麵包店做了有史以來連員工也沒有的特別優惠,而搬運的同仁得知教會要用,突然說要出一半來幫忙。一連串的組合,神蹟連連,直呼上帝真是奇妙。         前幾天有機會代表教會去探望因為之前意外跌倒受傷的黃美廉博士。她是1993十大傑出青年,2010獲得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幾年前來我們當中分享她的故事激勵很多人的心,雖然沒有辦法完整講話,但筆談揮灑的力量實在讓人震撼。新聞曾報導有小朋友問她:「妳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麼看你自己?妳都沒有怨恨嗎?」無心卻尖銳的問題讓演講現場捏一把冷汗,深怕刺傷她的心,只見她回頭,寫上『我怎麼看自己?』回頭一笑,然後寫上:一.我很可愛。二.我的腿很長很美。三.爸爸媽媽這麼愛我。四.上帝這麼愛我。五.我會畫畫,我會寫稿。……寫完後看著大家,全場鴉雀無聲,再回頭大字寫上:『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霎那間全場響起掌聲和無數感動的淚水。 我們有一段時間的分享,助理一直幫她拿紙張筆談,她非常熱誠與高興。會後,她特別寫了一段祝福的話給員東路教會的弟兄姐妹。同時表達如果可以,想來中部為教會的建築事工開畫展奉獻,我有點受寵若驚般的感動,不敢接下話,因她每一揮的畫筆,都是用生命最大的力量與愛去完成。  有一句名言說:『人,不一定要長得漂亮,但一定要活得漂亮!』。生命雖然看似不足,但卻是豐盛而有餘。願上帝賜福你! 『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 Read More

當我清楚知道我所信的我才能知道該如何活

  有一天下班,一樣忙碌的日常,但這是台北難得晴朗的夜晚,我索性撇下機車,慢慢走路回到租屋處。我嘗試放慢步伐,享受這難得的時刻,雖然穿梭在車水馬龍的街道,麻木的喇叭聲與行人急促的腳步聲不斷的交錯,但我內心感到無比的寧靜,感謝神的恩典,內心的寧靜不是人能營造出來的,同時,這時刻亦是赤裸的來到上帝面前。        曾經我還沒辦法清楚知道我信的是甚麼,家庭的文化讓我對信仰有了大概的輪廓,但始終就是個輪廓,所以我很希望上帝可以讓我遇見一個特定事件,讓我可以感受到祂真的存在,甚至可以有很大的改變,如同保羅在大馬士革路上被神的大光所照,一夕之間,自高自大的他俯伏在神的面前,從迫害基督徒的人變為福音廣傳重要的門徒之一。然而,神似乎不是這樣帶領我,我好像在跑馬拉松,沿路起伏不定,有時順風,有時逆風;有時清楚跑往何處,有時跑錯方向,過程中毅力不斷地被考驗,逐漸能體會保羅說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這個獎賞對我來說,就是跟神緊密的關係。這也不是說信靠上帝好像需要努力練功,通過層層關卡,上帝才會愛我,而是,一段永恆的關係,禁得起各樣的考驗,只要單純相信這位永恆的神,最重要的是,神永遠都是主動一方,把九十九隻羊留在山上,去找迷失的那一隻,並且歡歡喜喜地把牠帶回來。生命就是不斷地破碎與重建,驕傲敗壞後重重摔跤、憂傷痛悔中再次被扶起,上帝就是在當中修剪我的生命,同時破碎的關係得到修復,而我越來清楚我所信的,也對於上帝賞賜給我的家庭、教會及周遭的環境,我的內心充滿無比的感激。 這晚大約是到職新工作一年左右的時間,這年當中我不斷的思考工作對於基督徒的意義,上帝如何使用我,以及我該如何在這個新環境實踐我所信的。當世界的價值觀給予工作的目標在於財富、權力與名譽的追求時,前奧美集團董事長白崇亮在「樂於委身」一書中寫道:「工作其實是一種生命表現的狀態,是內在生命的長期表示。對基督徒來說,工作帶給我們的東西往往不見得是工作內容的本身,而是我們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神怎樣與我們同在。」 感謝神的帶領,遇到願意栽培我的主管與前輩,讓我更可以用工作的態度與積極來傳福音,而這個福音就是上帝的愛在我生命的彰顯,不只可以在職場,更可以在家庭以及所有跟生命連結之處產生無比的影響,這是上帝的工作,而我只是小小見證人與器皿,正在期待上帝令人歎為觀止的作為。        哥林多後書12章9 Read More

永不放棄

賜杰兄見證          朋友說:「你最神勇,倒在床上6年,還能夠起來行走!」   我曾在台北開麵食餐廳賣豬腳麵、雞盅麵、丁骨牛肉麵、雜醬麵,工作至少一天16小時,一天400碗,就想服務客人,不是為了賺錢,賺的錢是為了我能繼續服務客人。有一天太累,我突然倒在廚房,昏迷兩天,被每天會來吃丁骨牛肉麵的科技老闆發現,被送到國泰醫院由腦神經權威醫師手術治療。        後來我被送回員林,曾經無法呼吸、喘不過氣,常送急診,醫生說要開刀,媽說不要再開刀,已經開三次了,醫師說,那妳就帶回去,媽媽就帶我回家照顧,本來有請工讀生幫忙,工讀生做不來就走了,媽媽沒有放棄,媽媽每天幫我抽痰、換尿布、翻身、餵食,那時候家裡的東西很少,沒有熱水器,她要燒水幫我擦澡,我躺在床上沒有意識6年,一路走來,感謝媽媽沒有放棄我。   媽媽陪我運動走遍社區大街小巷,走到大家都認識我們,有一天媽媽被鄰居的狗撞倒骨折,開始坐輪椅,已經3年,換我幫媽媽煮三餐、幫媽媽手腳活動復健、給媽吃藥,最主要是讓她開心,每個早晨,我餵狗會叫狗來窗戶邊,媽媽就會離開輪椅走些路到窗戶摸摸狗的頭,開心地叫牠去運動,我特意讓媽媽多走些路。 我的狗名叫阿肥,吃肥肥結傻傻(台語是開心的意思),牠陪伴我從癱瘓到自由行走,醫師要我恢復聲音練「嘻嘿后哈」開嗓,我就丟球叫阿肥「去」「回來」 喊來喊去,有了狗兒陪伴,鄰居不會覺得我很奇怪。我的腦有裝引流管,開腦容易癲癇,要引流,吃的藥會讓我急躁,我用運動幫忙新陳代謝、紓解情緒,我也有褥瘡過,媽媽最辛苦,我比不上她,她很有毅力,癱瘓起來邁開的第一步是艱難的,我想我這一步如果沒踏出去,我沒辦法走第二步,最主要能夠恢復的動力是我感受到媽媽的愛!        牧師到家中探訪,他講我們是一家人,送毛巾等等日用品、送十字架。媽被狗咬,在彰化一個養護中心靜養,在彰化秀傳回診,我2個月以來每天早晨煮好吃的,8點多從員林騎摩托車到彰化陪媽媽到下午4點多,再騎車回家,我時常去看媽媽前,先到教會,牧師為我祈禱後出發,一切交給神幫我安排,我就撐回來了,我想如果我倒下去,媽媽怎麼辦?有時,半路上我吃提神助氣的中藥再繼續騎,還是上帝最有用,讓我回到家,有時我會迷路,上帝像曙光引導我回來,記得有一天,天氣太冷,我的眼 Read More

你願意讓神使用你嗎?

    那一年他在當兵,分發的部隊非常嚴格,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而他似乎經歷了兩年的磨練,卻也認識了耶穌。      有一次,他的槍枝零件不見了,這對一個當兵的人來說,是難以言喻的嚴重,特別在這個部隊。他心慌恐懼不已,到處尋找,所有的人也知道事態嚴重,但還是找不到,他的心既痛苦又沮喪,同當兵的一位基督徒學長鼓勵幫助他,告訴他要禱告,也為他祝福。他描述當時就像落入大海,幾乎溺死,突然抓住一個浮板求生,就禱告那位學長介紹的耶穌,很神奇的事發生了,禱告後心突然平靜下來,更神奇的是~他找到了槍枝的零件了!     這是他認識耶穌的開始,無法磨滅的深刻經歷,從此專一心志跟隨主!更重要的是他將信仰實踐在生活中,與他一同共事的夥伴或朋友,都說基督改變了他的生命也影響了周圍的人。     另外一位姐妹分享到當初進入某個團體,持續上了很多的課程,但心沒有開,加上親人的離世和破碎的經歷,心中仍舊憂鬱痛苦難當。     一位姐妹朋友帶領並陪伴她到教會來試試,她禱告,期待真的有一位真神來對她內心說話,結果當天她來教會參加青少年團契,竟然讓她和朋友驚訝不已。她說:『太震撼了!這個簡直是對我說話一樣。』,後來她致意追求真理,脫離幽暗的深谷,不久後就堅定要報名洗禮,她說像是新造的人,有新生的盼望。     這些都是在聚會時,弟兄姐妹分享的真實見證經歷,對當事人來說,故事歷歷在目,如同回到當初的感動;對現場聽見的人來說,上帝的帶領真是奇妙;那對你來說呢?     故事重點不是精彩或是轟動,而是真實的述說那位又真又活的神一直都在。     『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繞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希伯來十二:1。     你願意說說你的故事嗎?那位曾經觸動你生命的上帝,保守你的神,甚至陪伴你經過死蔭幽谷的上帝。或許~你幾乎要忘記了,但上帝沒有忘記你,見證不是讓上帝得榮耀,而是讓你得幫助!神不會因你是否有見證而折損榮美,卻因你見證感恩而繼續走在恩典中,祂要使用你 Read More

一位年輕媽咪分享

信安姐妹     遲來的第一個母親節感想。感謝上帝,賜給我一個健康可愛的兒子—上恩。懷孕前我和史丹利 一起向上帝禱告,求神賜給我們健康的小孩,在懷孕過程中,很恩典的都幾乎沒有不適感,生產過程也很感謝上帝的保守,雖然出生那剎那沒有聽到任何哭聲,把我們和醫護人員嚇著了,當下我很清醒,內心一直向上帝禱告,求神帶領讓我們期待十個月的牛牛不要有什麼意外,感謝主,後來很順利,經過各種檢查後也很平安!     牛牛已經來到這個世界上八個多月,開始對於各種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我們也在嘗試著如何為人父母,養兒方知父母恩,過程中雖然很辛苦,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很感謝上帝,牛牛是個天使牛,沒有太多網路上述說那些想像的困難,即便任何的困難都會在看到孩子純真的笑容後,瞬間消失無蹤影。     求主繼續保守帶領牛牛未來的腳步,不偏移主的道路,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微小卻偉大

    禱告會剛結束,一位姐妹分享在職場上的故事,雖然他只是一個小小的工作人員,但對人對事非常謙和且願意幫助人,也常跟同事分享福音,全體上下也都尊敬他,有些人甚至主動跑來教會參加過禱告會,想知道改變他的耶穌是何許人也。     當大家肯定讚美他時,他卻反而極力跟大家說自己是軟弱不足的人,『教會中的弟兄姐妹都讓我感動,也比我還要好,我跟弟兄姐妹學習,我在當中是最微小連一根小指頭都不是,但上帝憐憫接納我,給我有機會來服事上帝。』     謙和的態度,剛開始讓我覺得有點過頭,但他認真誠懇的說明,卻讓我看到他真的是看見我們教會每個弟兄姐妹的美好與感恩。     有人說,心美,所以看見的都是美,倒不如說他因著基督聖靈的同在,看見上帝兒女有無比的寶貴與美好。     生命影響生命,絕對比外在的言語更有力量!     最近大家一直關注疫情,有幾位兄姐或遠居外地的同工傳出染疫的消息,當下我看見大家的反應是想到對方的身體健康狀況與食物是否充足?物質採買是否方便?幾位同工兄姐就低調的去準備必要的東西給不太方便或是有需要的人,並送到家門口外,雖然是微小的舉動,但相對於貼標籤,產生恐懼和心靈距離感的作法,或許這樣會比較有『溫度』。     聖經記載有一位士師叫做基甸,上帝呼召他來拯救以色列人脫離米甸人的迫害和攻擊。但他明白自己的有限與軟弱:『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雖然如此,但耶和華神卻對他說:『我與你同在!』(士師記六:16)。     結果基甸和三百個勇士打敗了米甸人、亞瑪利人和東方來的軍隊,聖經說:那些敵人及駱駝的數量如同蝗蟲之多也如同海邊的沙。上帝讓基甸得勝,只因上帝與他同在。      是的,上帝說:『我與你同在!』代表一種無以倫比的力量與平安!只要上帝與我們同在,生命就會得勝。即使是微小或看似卑微,以馬內利的上帝就是我們生命最大的力量。     前不久與一位同學也是同工的牧者分享教會生活點滴,多年的牧養生命經歷,讓他對很多事物有更深的謙和與看見,我問他,這一生對他最大的欣慰與感動是什麼?     Read More

得勝者志工老師分享

翠琦姐妹     我今天結業式用黃美廉博士的書《心靈的顏色—看見我所有》跟學生分享;另外有一首歌〈如果我能唱〉,是由她本人填詞,寫出她的心聲,因為她無法開口唱歌,用歌詞說出她對上帝的感謝。這首歌在YouTube上可以找得到,而且有MV版本。     我就把這首歌以MP4格式download下來,在大同國中教學中播放。並且用教材第十課〈珍惜生命——自殺防治法則〉這個主題,來說明像黃美廉博士她的生命雖然有一些殘缺不足,但是她的人生色彩是多麼豐富的。我跟學生問說,「你知道你是獨一無二的嗎?你很寶貴的嗎?」結果,每個學生跟我搖頭,他們好像在告訴我他們不知道要做什麼,我聽了很難過。我把〈如果我能唱〉播放了兩遍,他們似乎有所感動。     我參與得勝者課程擔任義工20多年,我們的志工服務雖然渺小,但長期下來接觸了許多的人,讓我覺得我們的工作很神聖,充滿榮耀,感謝神!一切由神而來。

得勝者志工老師分享

靖薇姐妹      感恩員東教會劉牧師的引領與佳音姊的帶領下,有這個機會服事青少年,感謝「得勝者協會」所創辦的理念讓我有這個舞台傳遞、分享、愛。        成長的環境塑造了我有許多特別的經歷,學生也特別喜歡聽我的分享,課堂中常常看見孩子們紅了眼眶,內心的悸動與我交會時,反而讓我自問我的人生真有這麼悲慘嗎?我告訴我的學生們!我不是來分享我的悲苦人生耶!我是來分享如何運用智慧用對的方法從苦難當中「得勝」,這才是我站在得勝講台的最主要原因。       我教的班級也很特別,在進班前,總能讓我碰到他們在講台前打架,一次是男男對打,一次是男女對打,各種亂象都有。上帝給我使命就來了,感謝上帝給我題材,課堂中我就融入時下情境,實際操練與孩子們溝通與示範,如何應對問題處理和情緒如何管理,當然我一定得來段飆演技戲碼…哈哈!讓孩子們哄堂大笑,解除尷尬緊張氣氛,從中進入主題讓孩子們留下深刻印象機會教育。想跟孩子們敞開心房與交通還真需要一點故事帶領…記得有一次要進班前的下課時間,導師突然換座位,把一位男孩子的座位調整到講台並列的位置,男同學長得又特別高大在同儕中非常突兀,現場很混亂每個孩子都在找新的座位,沒有人發現這個孩子忽然情緒失控推倒他的桌子,也抓起旁邊的椅子轉向導師的方向奮力從高處砸下,椅子落地時當下瞬間大家安靜下來,全都愣呆站在原地,此時上課鐘聲剛好響起,主場換我上場,安撫孩子願意平靜下來坐在位置上後,他一語不發低頭趴著,下課我跟他約在走廊上,我說你是不是受委屈了,是不是感受到自己很受傷?失控的情緒會後悔跟自責不安嗎?他點點頭或許是認同我們的互動,下一週這個又高又壯的男同學哭著跟我說:老師,謝謝您!我所有的壓力都解除了,一個孩子之所以有情緒,不單單是同儕關係,也可能來自家庭的壓力,父母的期待,一時之間所有壓力情緒不知如何宣洩一觸即發,感謝協會的精髓引導下,讓孩子認識自己、面對自己、挑戰自己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得勝者。       在教學中,我不認為自己只是一位指導者的角色,我更覺得我是受惠者,與孩子的教學相長下,神醫治了我的軟弱,苦難成為滋養的養分,用愛來分享及感動。       有一個學年,我教的班級很複雜狀況特別多,孩子把自殺當口頭禪,整個班上孩子壓抑不敢反抗、幾位同學暴動不受控制,老師的教育方式孩子們又無法認同,好爭戰的一年,終於到我可以下台一鞠躬的結業式,我開著車準備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