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清楚知道我所信的我才能知道該如何活

  有一天下班,一樣忙碌的日常,但這是台北難得晴朗的夜晚,我索性撇下機車,慢慢走路回到租屋處。我嘗試放慢步伐,享受這難得的時刻,雖然穿梭在車水馬龍的街道,麻木的喇叭聲與行人急促的腳步聲不斷的交錯,但我內心感到無比的寧靜,感謝神的恩典,內心的寧靜不是人能營造出來的,同時,這時刻亦是赤裸的來到上帝面前。        曾經我還沒辦法清楚知道我信的是甚麼,家庭的文化讓我對信仰有了大概的輪廓,但始終就是個輪廓,所以我很希望上帝可以讓我遇見一個特定事件,讓我可以感受到祂真的存在,甚至可以有很大的改變,如同保羅在大馬士革路上被神的大光所照,一夕之間,自高自大的他俯伏在神的面前,從迫害基督徒的人變為福音廣傳重要的門徒之一。然而,神似乎不是這樣帶領我,我好像在跑馬拉松,沿路起伏不定,有時順風,有時逆風;有時清楚跑往何處,有時跑錯方向,過程中毅力不斷地被考驗,逐漸能體會保羅說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這個獎賞對我來說,就是跟神緊密的關係。這也不是說信靠上帝好像需要努力練功,通過層層關卡,上帝才會愛我,而是,一段永恆的關係,禁得起各樣的考驗,只要單純相信這位永恆的神,最重要的是,神永遠都是主動一方,把九十九隻羊留在山上,去找迷失的那一隻,並且歡歡喜喜地把牠帶回來。生命就是不斷地破碎與重建,驕傲敗壞後重重摔跤、憂傷痛悔中再次被扶起,上帝就是在當中修剪我的生命,同時破碎的關係得到修復,而我越來清楚我所信的,也對於上帝賞賜給我的家庭、教會及周遭的環境,我的內心充滿無比的感激。 這晚大約是到職新工作一年左右的時間,這年當中我不斷的思考工作對於基督徒的意義,上帝如何使用我,以及我該如何在這個新環境實踐我所信的。當世界的價值觀給予工作的目標在於財富、權力與名譽的追求時,前奧美集團董事長白崇亮在「樂於委身」一書中寫道:「工作其實是一種生命表現的狀態,是內在生命的長期表示。對基督徒來說,工作帶給我們的東西往往不見得是工作內容的本身,而是我們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神怎樣與我們同在。」 感謝神的帶領,遇到願意栽培我的主管與前輩,讓我更可以用工作的態度與積極來傳福音,而這個福音就是上帝的愛在我生命的彰顯,不只可以在職場,更可以在家庭以及所有跟生命連結之處產生無比的影響,這是上帝的工作,而我只是小小見證人與器皿,正在期待上帝令人歎為觀止的作為。        哥林多後書12章9 Read More

永不放棄

賜杰兄見證          朋友說:「你最神勇,倒在床上6年,還能夠起來行走!」   我曾在台北開麵食餐廳賣豬腳麵、雞盅麵、丁骨牛肉麵、雜醬麵,工作至少一天16小時,一天400碗,就想服務客人,不是為了賺錢,賺的錢是為了我能繼續服務客人。有一天太累,我突然倒在廚房,昏迷兩天,被每天會來吃丁骨牛肉麵的科技老闆發現,被送到國泰醫院由腦神經權威醫師手術治療。        後來我被送回員林,曾經無法呼吸、喘不過氣,常送急診,醫生說要開刀,媽說不要再開刀,已經開三次了,醫師說,那妳就帶回去,媽媽就帶我回家照顧,本來有請工讀生幫忙,工讀生做不來就走了,媽媽沒有放棄,媽媽每天幫我抽痰、換尿布、翻身、餵食,那時候家裡的東西很少,沒有熱水器,她要燒水幫我擦澡,我躺在床上沒有意識6年,一路走來,感謝媽媽沒有放棄我。   媽媽陪我運動走遍社區大街小巷,走到大家都認識我們,有一天媽媽被鄰居的狗撞倒骨折,開始坐輪椅,已經3年,換我幫媽媽煮三餐、幫媽媽手腳活動復健、給媽吃藥,最主要是讓她開心,每個早晨,我餵狗會叫狗來窗戶邊,媽媽就會離開輪椅走些路到窗戶摸摸狗的頭,開心地叫牠去運動,我特意讓媽媽多走些路。 我的狗名叫阿肥,吃肥肥結傻傻(台語是開心的意思),牠陪伴我從癱瘓到自由行走,醫師要我恢復聲音練「嘻嘿后哈」開嗓,我就丟球叫阿肥「去」「回來」 喊來喊去,有了狗兒陪伴,鄰居不會覺得我很奇怪。我的腦有裝引流管,開腦容易癲癇,要引流,吃的藥會讓我急躁,我用運動幫忙新陳代謝、紓解情緒,我也有褥瘡過,媽媽最辛苦,我比不上她,她很有毅力,癱瘓起來邁開的第一步是艱難的,我想我這一步如果沒踏出去,我沒辦法走第二步,最主要能夠恢復的動力是我感受到媽媽的愛!        牧師到家中探訪,他講我們是一家人,送毛巾等等日用品、送十字架。媽被狗咬,在彰化一個養護中心靜養,在彰化秀傳回診,我2個月以來每天早晨煮好吃的,8點多從員林騎摩托車到彰化陪媽媽到下午4點多,再騎車回家,我時常去看媽媽前,先到教會,牧師為我祈禱後出發,一切交給神幫我安排,我就撐回來了,我想如果我倒下去,媽媽怎麼辦?有時,半路上我吃提神助氣的中藥再繼續騎,還是上帝最有用,讓我回到家,有時我會迷路,上帝像曙光引導我回來,記得有一天,天氣太冷,我的眼 Read More

你願意讓神使用你嗎?

    那一年他在當兵,分發的部隊非常嚴格,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而他似乎經歷了兩年的磨練,卻也認識了耶穌。      有一次,他的槍枝零件不見了,這對一個當兵的人來說,是難以言喻的嚴重,特別在這個部隊。他心慌恐懼不已,到處尋找,所有的人也知道事態嚴重,但還是找不到,他的心既痛苦又沮喪,同當兵的一位基督徒學長鼓勵幫助他,告訴他要禱告,也為他祝福。他描述當時就像落入大海,幾乎溺死,突然抓住一個浮板求生,就禱告那位學長介紹的耶穌,很神奇的事發生了,禱告後心突然平靜下來,更神奇的是~他找到了槍枝的零件了!     這是他認識耶穌的開始,無法磨滅的深刻經歷,從此專一心志跟隨主!更重要的是他將信仰實踐在生活中,與他一同共事的夥伴或朋友,都說基督改變了他的生命也影響了周圍的人。     另外一位姐妹分享到當初進入某個團體,持續上了很多的課程,但心沒有開,加上親人的離世和破碎的經歷,心中仍舊憂鬱痛苦難當。     一位姐妹朋友帶領並陪伴她到教會來試試,她禱告,期待真的有一位真神來對她內心說話,結果當天她來教會參加青少年團契,竟然讓她和朋友驚訝不已。她說:『太震撼了!這個簡直是對我說話一樣。』,後來她致意追求真理,脫離幽暗的深谷,不久後就堅定要報名洗禮,她說像是新造的人,有新生的盼望。     這些都是在聚會時,弟兄姐妹分享的真實見證經歷,對當事人來說,故事歷歷在目,如同回到當初的感動;對現場聽見的人來說,上帝的帶領真是奇妙;那對你來說呢?     故事重點不是精彩或是轟動,而是真實的述說那位又真又活的神一直都在。     『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繞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希伯來十二:1。     你願意說說你的故事嗎?那位曾經觸動你生命的上帝,保守你的神,甚至陪伴你經過死蔭幽谷的上帝。或許~你幾乎要忘記了,但上帝沒有忘記你,見證不是讓上帝得榮耀,而是讓你得幫助!神不會因你是否有見證而折損榮美,卻因你見證感恩而繼續走在恩典中,祂要使用你 Read More

一位年輕媽咪分享

信安姐妹     遲來的第一個母親節感想。感謝上帝,賜給我一個健康可愛的兒子—上恩。懷孕前我和史丹利 一起向上帝禱告,求神賜給我們健康的小孩,在懷孕過程中,很恩典的都幾乎沒有不適感,生產過程也很感謝上帝的保守,雖然出生那剎那沒有聽到任何哭聲,把我們和醫護人員嚇著了,當下我很清醒,內心一直向上帝禱告,求神帶領讓我們期待十個月的牛牛不要有什麼意外,感謝主,後來很順利,經過各種檢查後也很平安!     牛牛已經來到這個世界上八個多月,開始對於各種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我們也在嘗試著如何為人父母,養兒方知父母恩,過程中雖然很辛苦,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很感謝上帝,牛牛是個天使牛,沒有太多網路上述說那些想像的困難,即便任何的困難都會在看到孩子純真的笑容後,瞬間消失無蹤影。     求主繼續保守帶領牛牛未來的腳步,不偏移主的道路,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微小卻偉大

    禱告會剛結束,一位姐妹分享在職場上的故事,雖然他只是一個小小的工作人員,但對人對事非常謙和且願意幫助人,也常跟同事分享福音,全體上下也都尊敬他,有些人甚至主動跑來教會參加過禱告會,想知道改變他的耶穌是何許人也。     當大家肯定讚美他時,他卻反而極力跟大家說自己是軟弱不足的人,『教會中的弟兄姐妹都讓我感動,也比我還要好,我跟弟兄姐妹學習,我在當中是最微小連一根小指頭都不是,但上帝憐憫接納我,給我有機會來服事上帝。』     謙和的態度,剛開始讓我覺得有點過頭,但他認真誠懇的說明,卻讓我看到他真的是看見我們教會每個弟兄姐妹的美好與感恩。     有人說,心美,所以看見的都是美,倒不如說他因著基督聖靈的同在,看見上帝兒女有無比的寶貴與美好。     生命影響生命,絕對比外在的言語更有力量!     最近大家一直關注疫情,有幾位兄姐或遠居外地的同工傳出染疫的消息,當下我看見大家的反應是想到對方的身體健康狀況與食物是否充足?物質採買是否方便?幾位同工兄姐就低調的去準備必要的東西給不太方便或是有需要的人,並送到家門口外,雖然是微小的舉動,但相對於貼標籤,產生恐懼和心靈距離感的作法,或許這樣會比較有『溫度』。     聖經記載有一位士師叫做基甸,上帝呼召他來拯救以色列人脫離米甸人的迫害和攻擊。但他明白自己的有限與軟弱:『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雖然如此,但耶和華神卻對他說:『我與你同在!』(士師記六:16)。     結果基甸和三百個勇士打敗了米甸人、亞瑪利人和東方來的軍隊,聖經說:那些敵人及駱駝的數量如同蝗蟲之多也如同海邊的沙。上帝讓基甸得勝,只因上帝與他同在。      是的,上帝說:『我與你同在!』代表一種無以倫比的力量與平安!只要上帝與我們同在,生命就會得勝。即使是微小或看似卑微,以馬內利的上帝就是我們生命最大的力量。     前不久與一位同學也是同工的牧者分享教會生活點滴,多年的牧養生命經歷,讓他對很多事物有更深的謙和與看見,我問他,這一生對他最大的欣慰與感動是什麼?     Read More

得勝者志工老師分享

翠琦姐妹     我今天結業式用黃美廉博士的書《心靈的顏色—看見我所有》跟學生分享;另外有一首歌〈如果我能唱〉,是由她本人填詞,寫出她的心聲,因為她無法開口唱歌,用歌詞說出她對上帝的感謝。這首歌在YouTube上可以找得到,而且有MV版本。     我就把這首歌以MP4格式download下來,在大同國中教學中播放。並且用教材第十課〈珍惜生命——自殺防治法則〉這個主題,來說明像黃美廉博士她的生命雖然有一些殘缺不足,但是她的人生色彩是多麼豐富的。我跟學生問說,「你知道你是獨一無二的嗎?你很寶貴的嗎?」結果,每個學生跟我搖頭,他們好像在告訴我他們不知道要做什麼,我聽了很難過。我把〈如果我能唱〉播放了兩遍,他們似乎有所感動。     我參與得勝者課程擔任義工20多年,我們的志工服務雖然渺小,但長期下來接觸了許多的人,讓我覺得我們的工作很神聖,充滿榮耀,感謝神!一切由神而來。

得勝者志工老師分享

靖薇姐妹      感恩員東教會劉牧師的引領與佳音姊的帶領下,有這個機會服事青少年,感謝「得勝者協會」所創辦的理念讓我有這個舞台傳遞、分享、愛。        成長的環境塑造了我有許多特別的經歷,學生也特別喜歡聽我的分享,課堂中常常看見孩子們紅了眼眶,內心的悸動與我交會時,反而讓我自問我的人生真有這麼悲慘嗎?我告訴我的學生們!我不是來分享我的悲苦人生耶!我是來分享如何運用智慧用對的方法從苦難當中「得勝」,這才是我站在得勝講台的最主要原因。       我教的班級也很特別,在進班前,總能讓我碰到他們在講台前打架,一次是男男對打,一次是男女對打,各種亂象都有。上帝給我使命就來了,感謝上帝給我題材,課堂中我就融入時下情境,實際操練與孩子們溝通與示範,如何應對問題處理和情緒如何管理,當然我一定得來段飆演技戲碼…哈哈!讓孩子們哄堂大笑,解除尷尬緊張氣氛,從中進入主題讓孩子們留下深刻印象機會教育。想跟孩子們敞開心房與交通還真需要一點故事帶領…記得有一次要進班前的下課時間,導師突然換座位,把一位男孩子的座位調整到講台並列的位置,男同學長得又特別高大在同儕中非常突兀,現場很混亂每個孩子都在找新的座位,沒有人發現這個孩子忽然情緒失控推倒他的桌子,也抓起旁邊的椅子轉向導師的方向奮力從高處砸下,椅子落地時當下瞬間大家安靜下來,全都愣呆站在原地,此時上課鐘聲剛好響起,主場換我上場,安撫孩子願意平靜下來坐在位置上後,他一語不發低頭趴著,下課我跟他約在走廊上,我說你是不是受委屈了,是不是感受到自己很受傷?失控的情緒會後悔跟自責不安嗎?他點點頭或許是認同我們的互動,下一週這個又高又壯的男同學哭著跟我說:老師,謝謝您!我所有的壓力都解除了,一個孩子之所以有情緒,不單單是同儕關係,也可能來自家庭的壓力,父母的期待,一時之間所有壓力情緒不知如何宣洩一觸即發,感謝協會的精髓引導下,讓孩子認識自己、面對自己、挑戰自己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得勝者。       在教學中,我不認為自己只是一位指導者的角色,我更覺得我是受惠者,與孩子的教學相長下,神醫治了我的軟弱,苦難成為滋養的養分,用愛來分享及感動。       有一個學年,我教的班級很複雜狀況特別多,孩子把自殺當口頭禪,整個班上孩子壓抑不敢反抗、幾位同學暴動不受控制,老師的教育方式孩子們又無法認同,好爭戰的一年,終於到我可以下台一鞠躬的結業式,我開著車準備離 Read More

時時信靠主

玉新姊妹 牧師、各位兄姐,平安!           感謝主!我懷孕時,發現甲狀腺結節,因懷孕未手術。生產後才開刀,化驗報告是良性的,但是開完刀才知道我的甲狀腺剩下一半。手術後不久,自己有摸到甲狀腺有不正常組織,我拖了幾年都不敢去檢查,心情常常不好;直到認識主,藉著禱告、讀經,我才敢去看醫師。       這二十年來,每隔三個月到半年,都要去醫院複檢,我害怕第二次開刀,如果開刀失敗傷到聲帶,就不能繼續工作,還要吃一輩子的甲狀腺素。有醫師告訴我說,我把一顆炸彈放在脖子上,萬一惡化會很嚴重;還有醫師告訴我說,出門走在馬路上也有風險,那為什麼我要出門?       直到2017年,我的脖子腫瘤變很大了,壓迫到不舒服,工作上又碰到瓶頸,我就決定退休。退休後,我想趕快開刀,但主刀的醫師說在彰基的手術要等兩個月,後來他就安排我到雲基,由原本的醫師開刀。第一次到雲基時,我跟我老公說怎麼到這麼偏遠的地方,話一剛講完,一踏入醫院大門,竟然看到當天早上抄寫的經文,好像主在對我說話。感謝主一路的保守看顧,開刀後化驗是良性的,我也順利退休了。        我當年發現甲狀腺有問題而生下的孩子——鎮宇,高中畢業那一年,他參加教會青少契淡水介紹馬偕的行旅活動,他深受感動,回來後在教會受洗。前年,他說要換工作,他原本想到一間有名的公司,但面試的主管跟他說大學成績不夠理想,所以沒被錄取。我們覺得很奇怪,面試還會看大學成績,事後想想還好沒去那間公司。後來他錄取了這間公司,我跟他說住的地方沒想好怎麼就答應了。後來,我住三重的妹妹有一間房子,本來要租的人忽然不租了,兒子就去三重住,租金便宜很多,又有我妹妹幫忙照應。鎮宇工作三個月後,他們公司安排體檢,有照腹部超音波,超音波醫師說長了不正常的組織,有問題要趕快去大醫院檢查。到了長庚醫院要複檢,說要體檢的片子拿到才能檢查。第二次去長庚門診,片子卻不能讀取,後來我妹妹說他們家都到馬偕醫院看病,就安排到馬偕檢查。越檢查越害怕,心想我以前甲狀腺的煩惱簡直小題大作了,人生好難!我們只能全家一起求主的幫忙和醫治。很感謝牧師、長執和兄姐急迫的代禱與安慰,後來鎮宇決定說要在馬偕開刀,他因馬偕行旅而受洗,在馬偕手術,我相信主一直都在,一切有最好的安排。在台北有台北的牧師和團契的朋友陪他給他安慰。我們問了該科的親戚醫師,他說時間緊迫,而且是主任醫師可以動手術的。深深經歷了主 Read More

對新聞的想像:是祂的真實與公義吸引我

敬慧     自小喜歡讀小說的我,總能在字裡行間,憑想像力找到閱讀的樂趣。但長大後發現,虛構的故事再也無法滿足我想了解世界的欲望,進而將注意力放在紀實文學或紀錄片上。讀高中後,因為在網路上發現《報導者》等新興媒體,開始對長篇深度報導感到著迷。這些為弱勢群體發聲的媒體,總能生動描述一場事件,以誠實完整的脈絡帶領閱聽人探究當事者經歷的事,其背後結構性問題為何、他們所經歷的如何反映出社會哪些面向的不公義…。       在閱讀報導時,我看到文字的影響力不只在於勾勒出動人的故事情節,而是可以強而有力地替公義發聲,並有機會讓社會造成正面的改變;同時,當我越認識福音、厭惡罪,對真相與正義也越感到有負擔,想要將事實紀錄下來並告訴他人。       很不幸(回頭看,非常感恩)大學沒考好,我去到一間沒有任何傳播資源的學校。在北大這幾年,心中偶有「是否該放下新聞夢?」的念頭,畢竟我所在的環境,不可能讓我學習新聞專業。直到升大三的暑假,透過介紹,我開始與台灣教會公報社的一位編輯合作。那位編輯曾是名記者,她很想栽培新一代的寫手。我們通了一次電話,她就放心地給我題目,讓我自行去採訪。那年暑假起,我開始累積採訪經驗,書寫不同人的故事,平均每個月產出一篇有關弱勢族群的報導。這正是我想做的事。       去年暑假,我花很多時間想,也禱告是否申請新聞所,即便擁有一點經歷,仍不確定自己是否適合讀新聞。感謝上帝,最後讓我進了新聞所,但我想,這也與祂之前的帶領有關。是祂完美的安排,讓我進入傳播領域前,能在廣闊的學科中自由地學習,豐富我的視野。       英文系給我宏大的世界觀,訓練我語言上的邏輯,也讓我有能力成為譯者、溝通及傳播的人;教育學程喚起我的社會責任,使我看見實踐「讓人有知的權利」的急迫性;歷史系及社科院的課,則教我重視不同文化、族群的存在,隨時反思基督徒如何接待並敬重與我不同,卻同樣被上帝視為寶貝的他者。一路上總有一些痕跡可看出上帝的帶領不是偶然,是這些學經歷,讓我有想從新聞的角度,實踐社會關懷的想法。       雖然現今媒體環境看似糟糕、新聞工作者甚至被視為社會亂源,我也不敢說自己未來能當個多好的記者,但謝謝上帝,祂聽見我想替底層族群說話的小小禱告,為我開了門。不論會有哪些掙扎,期盼上帝能繼續在我心中顯明祂的旨意,幫助我帶著教育社會大眾的責任,在訊息與訊息之間當一名忠實的傳譯者,使人有 Read More

我 要 回 家

    這個禮拜三也就是受難週晚上的禱告會,社區聖經班的弟兄第一次來這裡參加聚會,他是一位外科的醫生,幫助很多人,在醫院中擔任重要的職分,他很早就來到教會預備心。家住在台中,也在台中的教會,因為疫情半年來只參加線上的聚會,看診完想來這裡參加聖經禱告會並請牧師為他禱告。     因為健康的關係,明天即將住院準備一項手術,雖然是醫生,但難免擔憂,因為這是同樣況狀的第二次手術。     他藉著早到的機會,請牧師為他禱告,今天其實是他的生日,他說一整天吃了不少的蛋糕,晚上有很多同事要請他聚餐,慶祝他的生日。但他全部婉謝,並且說,我今天一定要去教會參加禱告會;雖然大家覺得他錯失大餐的機會,但他卻想要抓住上帝的機會。     他談到生命的各種挑戰與困境,此時話鋒一轉,他突然哽咽的說:『我覺得自己好像離開上帝很久了……,我要回家!』他眼淚潰堤,真情流露出對上帝迫切的渴望,我從教室後方拿出面紙讓他擦拭淚水,或許失去才知道擁有是何等的寶貴。我屈身為他禱告,我深信此時上帝憐憫的眼目在看著他,聖經說:『憂傷痛悔的心,祢必不輕看。』詩51:17。     對一個位高權重的長者,對一位備受尊崇的人,此時再次回到上帝面前是他最寶貴的渴望。耶穌曾說到浪子的比喻,小兒子曾經悖逆離開並浪蕩貲財,當一無所有;當生命走到盡頭,此時他想到父親,這位愛他的父親,即使他覺得不配再當兒子身份,也沒資格為自己說什麼,但『我要回家』的渴望,讓他生命有活下去的盼望。結果,父親竟然是天天盼望孩子的歸來,這愛與接納讓人感動莫名,也讓這位悔改的浪子成為新造的兒子。     今天我們慶祝復活節,復活節彩蛋是象徵新生命,歡慶救恩是我們被贖回。但復活節的重點不只是彩蛋或是慶祝,而是回到上帝懷抱,接受基督救恩,走向真理,領受上帝國的喜樂──歡迎回家! 願上帝賜福你!   『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到我這裏來的,我總不丟棄他。』~約翰福音六:37